讲述-我身边的变化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讲述-我身边的变化 >> 正文

我的彝乡 我的家

发布日期:2018-03-30 09:29:34 来源:云南楚雄网 作者:文 马忠芬 图 本网通讯员 点击:[]

“种一山坡,收一土锅”,这是永仁县莲池乡大多数村民小组几年前的真实写照。如今,当我们走进永仁县莲池乡,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近年来,莲池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金丝小枣、芒果、葡萄、油橄榄等产业,有效促进了群众的增收致富。

70129_500x500

在采访中,我们不断感受着千里彝乡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变化。

莲池乡查利么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李云燕告诉我们:“通过发展产业,农民致富的路子宽了,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了,盖新房、买轿车的人也多了起来。”

一个村庄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沉浮,一个民族可以反映出一个村庄的兴衰。

我的老家,距离楚雄城117公里的楚雄市树苴乡马家村,曾经同众多的少数民族地区一样,交通不便,贫穷落后。如今,这个有着127户人家570人的回族聚集村,经济发展、宗教和顺。民族文化综合楼,民族文化广场,塑胶篮球场、综合停车场、太阳能路灯,应有尽有。每一次回老家,看着亲人们洋溢在脸上的幸福,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激,心里总是暖暖的。

8月的楚雄市吕合镇干田村委会,绿意盎然,硕果满枝,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村委会主任起和坤告诉我们:“我们干田小组从九龙甸水库移民搬迁来这里以后,发展了红梨,种梨户达到了480多户,收入相当可观,我家一年红梨的收入有八万块钱左右,我们村里收入在三十多万的就有好几家,我们是真心感谢国家、感谢党,还有那些辛辛苦苦为我们着想,为我们办实事的干部。”

n102730_1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千富万富,希望百姓致富。

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生存环境尤为艰苦而被戏称为“这里草帽大的地都算田,捧一把土来都算扶贫”的大姚县铁锁乡七棵树村,因建设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搬迁到大姚县赵家店镇紫丘移民新村后,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

村民李香美告诉我们:“我们从七棵树村搬出来以后,各方面的条件比原来好多了,政府还帮我们盖了一个粉丝加工厂,我们40多个妇女就来粉丝厂里扎粉丝,在家门前打工,又可以照顾老人还能赚钱,心里实在是高兴。”

71157_500x500

大姚县赵家店镇紫丘移民新村。

在一片长势喜人的蔬菜地里,杨永祥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他跟我们侃侃而谈:“我们一家是2014年从铁锁七棵树那里搬迁到赵家店团塘村委会的,在七棵树那里,任凭我们怎样从早到晚辛辛苦苦没日没夜地干,还是穷得一石头打进去都砸不到一个破土锅,现在可好了,来这里后我租了一百多亩土地,主要种植绿色蔬菜,成立了紫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年的产值在七十万左右,实际收入也有十多万。”

国强千秋盛,家和万事兴。无论山野乡村,还是繁华都市,我们随处可感受彝乡楚雄的发展变化,也能感受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名列全省第二位,楚雄州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连续5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州(市)”称号,连续3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最高荣誉奖“长安杯”,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

牟定县腊湾村委会白沙河村与姚安县新民村委会大平地村,山水相连,隔河相望。可从清朝起,因田地、山林、水源等纠纷,导致两村互不往来,互不通婚。通过各级各部门长期政策宣传,矛盾调处,历经百年纷争的两村村民,如今亲如一家。从1992年起,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成了两个村的特殊节日——“民族团结日”。如今,双方轮流主办,已连续25年组织举办了“民族团结日”活动,并建起了一座民族团结桥,成为民族关系和谐,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见证。

QQ图片20180316095127

民族团结桥。

筚路蓝缕六十年,砥砺奋进一甲子。一项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个个数字的不断刷新,一张张笑脸的幸福绽放,折射出彝乡楚雄60年来的辉煌巨变。

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拍片,无论在高原还是河谷采访,我们处处能感受到千里彝乡的勃勃生机和老百姓在勤勉的劳作中,心有所依,劳有所获的喜悦,也常常听到百姓的由衷赞叹与感激。我们尽可能用用一次次变焦,一个个直抵内心的故事,记录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昂扬向上的力量和喜人的变化,在光影交错的路上,传递那一份份温暖。

站在时间的节点,当历史的刻度记录彝州新的光亮,楚雄26个民族273.9万各族人民,在彝乡这个美丽的家园,分享这份光亮,续写崭新篇章。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