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0-06110018 公开目录:财政预决算报告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0-06-11 15:38:18 文  号:
标 题:
楚雄彝族自治州200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楚雄彝族自治州200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楚雄州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楚雄彝族自治州200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在州委的正确领导和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支持下,全州各级各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克服和战胜国际金融危机、“7·09”姚安地震等困难与挑战,全州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财政收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733,014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10,569万元,比上年增长30.0%,分别迈上70亿元和90亿元台阶,超额完成州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任务。

(一)全州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5,832万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6,119万元,增长2.5%,比上年决算数增加28,820万元,增长12.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09,474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12.5%;非税收入完成46,358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1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10,569万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140,099万元,增长18.2%,比上年决算数增加210,142万元,增长30.0%。

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平衡情况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5,832万元,转移性收入690,27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1,927万元,调入资金3,808万元,收入总计991,839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10,569万元,转移性支出13,049万元,年终结余68,221万元,其中项目结余结转63,634万元。结余结转资金的形成,主要是部分中央和省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下达较晚,部分项目跨年度实施,当年难以形成支出,需结转下年按规定用途使用。

全州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9,822万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23,291万元,增长30.4%,比上年决算数增加19,111万元,增长23.7%;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21,361万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17,952万元,增长17.4%,比上年决算数增加36,024万元,增长42.2%。

全州地方财政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收入99,822万元,转移性收入19,25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4,866万元,收入总计133,943万元。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支出121,36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2,582万元。结余资金的形成,主要是列收列支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尚未结算相应成本费用和提取跨年度使用的专项基金。

(二)州本级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州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1,024万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712万元,增长1.2%,比上年决算数增加4,024万元,增长7.1%。州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28,681万元,比年初预算数减少29,563万元,下降18.7%,比上年决算数减少10,033万元,下降7.2%。州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一是青山嘴水库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支出比上年减少7,124万元。二是师院经费上划省级财政,州本级财政相应减少支出1,516万元。三是随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全面实施,省财政进一步规范财政专户管理和财政支出列报级次,由县级实施使用的财政资金原则上列报县级财政支出,相应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5,004万元、退耕还林补助4,175万元、农业综合开发支出5,058万元等,由过去通过州级财政专户拨付县市变为直接下达县市并由县市财政列报支出。四是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压缩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出国(境)经费、公务接待费、会议费等规定,控制了支出。

州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平衡情况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024万元,转移性收入715,73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2,401万元,调入资金3,130万元,收入总计802,287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8,681万元,转移性支出629,97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43,630万元,其中项目结余结转40,441万元。主要是由于部分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预算下达较晚和少数项目跨年度实施形成结余结转。

州本级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1,669万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5,544万元,增长90.5%,比上年决算数增加382万元,增长3.4%;州本级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0,161万元,比年初预算数减少2,331万元,下降18.7%,比上年决算数增加5,498万元,增长117.9%。

州本级地方财政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收入11,669万元,转移性收入19,25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0,377万元,收入总计41,301万元。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支出10,161万元,转移性支出23,32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7,812万元,主要为提取跨年度实施的专项基金。

以上均为州内决算数,待省财政厅批复我州年度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09年全州财政工作情况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工业企业开工不足、国家实施一系列减收增支政策和物价持续走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州财政形势最为复杂和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的形势,全州各级财税部门坚决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依法强化收入征管,科学安排支出预算,全面加强财政监管,继续深化财税改革,全州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财税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全州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

(一)坚决贯彻积极财政政策,全力促进经济发展

2008年底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全州各级财税部门坚定不移地把全面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作为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一是全力抓好扩大内需政策落实。2009年初,州财政在2008年底追加1,000万元的基础上,又安排了3,00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支持各级各部门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扩大内需项目。1~4批中央扩大内需通过州财政下达我州项目413个,投资计划186,26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99,415万元、省财政配套14,067万元、州财政配套9,545万元、县市财政配套22,522万元,州县财政承担的资金已全部配套落实到位,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对全州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二是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共兑付家电下乡补贴829万元,兑付率为98%,在全省排名第3位,兑付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4,077万元,兑付率为100%,两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共拉动销售47,926万元,在确保农民得到实惠的同时,有效刺激了农村消费。三是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发展困境。全面贯彻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和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全年共减免企业税收49,977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州财政安排下达工业结构调整扶持资金3,000万元,比上年增加2000万元,对技改投资较大和纳税增幅较高的企业实行以奖代补和贴息。同时,积极争取省以上财政企业扶持资金1.25亿元,支持企业走出困境。四是积极做好金融协调服务工作。支持成立了富滇银行楚雄分行、禄丰村镇银行和4家小额贷款公司;通过盘活和划拨州级现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产权,壮大州开发投资公司融资能力;完成政府融资12.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小(一)型水库、州职教中心、州医院新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把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至40万元,并允许提取个人当年公积金余额用于还贷付息,促进房地产业发展。五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科学编制预算,实行“文件不过夜”,规定预算下达时限,加大县市往来款资金调度力度,按工程进度提前拨付资金,努力加快财政支出,增强财政支出的均衡性。通过抓支出进度,促进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

(二)千方百计组织收入,进一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牢固树立“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强化收入组织,越要增强财力保障”的思想,果断采取一系列措施,扭转财政收入下滑势头,争取上级支持,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明确落实收入责任。年初,在深入细致分析测算各项税费政策调整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编制2009年收入预算。州人民政府及时把人代会批准的收入任务分解到各征收部门和十县市,把任务目标落到实处。二是抓细抓实税收征管。面对严峻的收入形势,税务部门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强化税务稽查,通过对全州税源进行拉网式清查、推行“一窗通办”综合便民服务等措施,确保税款及时足额清缴入库。财税部门通力协作,强化征管合力,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财税运行分析会,及时跟踪收入动态,发现并解决收入组织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次联合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强化重点税源监管,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下发实施《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明确州本级非税收入缓减免审批管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理顺非税收入征管体制,对州级执收单位的非税收缴和财政票据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全面集中稽查,促进非税收入征缴。四是多方争取上级支持。积极向上级反映我州财政困难,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共争取上级财政各项转移支付资金612,966万元(未含直汇资金85,308万元),比上年增加181,835万元,增长42.2%。同时,多次到省政府和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红塔集团等部门和单位汇报协商,反映红塔集团二次重组财政利益分配问题,争取到红塔集团二次重组给予我州0.4个百分点的税收利益照顾,当年增加地方财政总收入6,802万元。

(三)科学安排预算支出,大幅增加民生投入

按照公共财政建设要求,坚持“有保有压”的方针,科学合理安排预算支出,做到既全面保障各项重点支出,又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一是确保人员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合理安排基本支出,保障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筹集资金2.28亿元,及时兑现全州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增加退休教师生活补贴;10月1日起,对其他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发300元临时补贴。二是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州财政支农支出362,066万元,同比增长20.8%,通过州政府信用合作统贷统还贷款安排农村公路、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等农业投入24,836万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5.35万亩,兴建“五小水利”工程2万件,解决了25.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0平方公里,组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611个。投入农业产业化资金2,577万元,支持了核桃、葡萄、蔬菜和畜牧等优势特色农产业发展。及时足额兑现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和生态效益补偿等18项惠农补贴政策,共兑现资金89,066万元,增长24.7%,全州农民人均获得补贴402元,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大幅增加民生投入,切实加快和谐彝州构建步伐。完成教育支出149,570万元,增长27.7%,州政府贷款融资累计投入州职教中心建设资金41,000万元、投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26,013万元。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完成农村中小学校D级危房改造14.6万平方米。完成医疗卫生支出92,391万元,增长54.7%。实施了一批县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提高和增加乡村卫生院(所)和城市社区医疗服务经费。全州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205.51万人,参保率为92.5%。完成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896万元。建设了一批乡村文化活动室和61个乡文化站设备配套,完成1,796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8,361万元,增长41.9%。全州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20.84万人和17.81万人,参保率达99%和100%;纳入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的人数分别达到7.15万人和12.9万人;确保了全州企业离退休职工待遇及时足额支付;对31,366名80岁以上老人发放健康和长寿生活补贴;制定实施《楚雄州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915笔,资金9,498万元,累计拨付财政贴息资金209万元;发放廉租住房补贴672万元,惠及住户3,978户。四是认真做好“7·09”姚安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保障。中央、省、州共安排下达救灾恢复重建资金51,405万元,帮助灾区群众战胜困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五是积极支持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成公共安全支出47,512万元,增长44.7%,提高政法部门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改善公检法系统的装备和办案条件,实施政法系统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支持基层政权和“平安楚雄”建设。六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相关规定,努力压缩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出国(境)经费、公务接待费和会议费。全州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9,811万元,增长8.8%,增幅比上年回落7.6个百分点,低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幅21.2个百分点。

(四)深化财税改革,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调高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税率、取消和停止征收国家规定的100项和云南省规定的1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二是不断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办法。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原则,鼓励保护发展快的县市,照顾保障困难大的县,调整完善州对县市转移支付办法,增加财政困难县补助。州对困难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增至7,192万元,增长248%,增强了县乡财政保障能力。三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全州1,463个单位纳入部门预算编制,按照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要求,细化了基本支出分类分档标准,规范了常规办公用品购置标准。四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在州级全面实行了预算内外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结算制度,全州有664个部门1,184个预算单位纳入改革,财政国库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资金547,806万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0.2%;发行公务卡3,383张,较上年增加3,097张。五是制定实施了《楚雄州实施〈云南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实施细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稳步推进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积极研究制定《楚雄州县域经济合作税收利益分享实施细则》,努力探索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新机制。六是不断完善政府采购监管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着力推行信息公开,构建公平竞争平台,完成采购金额23,480万元,较预算节约资金2,467万元,节约率为9.51%。七是扎实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完成761个自然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硬化村内主干道路1,643条549公里,完成投资16,634万元,受益农户5.59万户22.8万人。我州的试点工作荣获全省考核评比第一名,并得到了中央农办、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和省人民政府的肯定。孔垂柱副省长批示:楚雄州行动快、措施硬,抢时间、抓机遇的做法很好,值得充分肯定;利用中央和省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机遇,切实抓住农闲旱季施工的有利时机,创造条件,促进农村村内户外环境及条件的改善是为民着想、替民解难的具体行动,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八是全面启动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全州103个乡镇全部成立了村级会计代理服务机构,1,091个村(居)委会、8,931个村民小组纳入村级会计代理服务, 代管集体资金95,528万元,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夯实了农村经济基础。

(五)加强财政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转

强化基础,狠抓根本,全面提升财政监督管理水平。一是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执行《预算法》,强化和规范预算约束,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严格支出预算追加审批程序,千方百计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同时,高度重视并认真整改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二是切实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下发实施了《楚雄州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意见》,对县乡财政部门人员配备、岗位设置、会计帐套、会计制度、帐户开设、印鉴与票据管理、定期对帐、内控制度和信息系统等作统一明确规定;开展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检查,清理撤销帐户188个,减少帐套173套,处理沉淀资金3,921万元,财政管理更加规范,财政资金安全得到保障。三是对扩大内需项目和“7·09”姚安地震恢复建设等重点项目资金进行了专项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2009年,各县市累计欠拨上级财政专款由2008年的17,931万元减少至10,151万元,减少7,780万元。四是充分发挥财政监管职能。全面加强财政票据、国有土地出让金、彩票公益金、住房公积金等资金的监管。五是规范和强化债务的审批和日常监管。实行预算科与具体科室政府债务双重建帐建档管理,确保债务“数量清、去向明、可知可控”。对政府股权,由国库总会计建帐建档,防止流失。积极筹集安排偿债准备金28,135万元,及时安排拨付财政资金27,544万元用于还本付息, 保持了政府良好的偿债信誉。六是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制定实施了《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健全国资监管机构,理顺国资监管职能,加大国有资产监管力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09年末,州级监管的10户企业国有资本总额由年初的112,652万元增加至116,643万元,保值增值率为103.54%;完成了州级国有资产产权划拨州开发投资公司工作,共划拨资产128,016万元。七是全面推进法制财政、责任财政和阳光财政建设。不断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扩大财政信息公开,公开服务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定期向州人大报告工作,认真负责地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

总结回顾2009年的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全州财政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源结构单一,财政快速增收的后劲不足。“两烟”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59.9%,“两烟”收入增量占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量的65.3%,财政增收对“两烟”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凸现。与此同时,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冶金矿产业税收急剧减少,导致全州财政增收极为困难,甚至出现连续几个月的负增长。从今后情况看,“两烟”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国际金融危机对冶金矿产业的冲击和影响短期之内难以消除,财政快速增收的后劲不足。二是财政收入结构不尽合理,财政自给能力低。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34.9%;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8.1%,有的县非税收入占到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一半以上;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28.1%,有71.9%的财政支出需要靠上级补助来解决。三是刚性财政支出增长较快,收支矛盾突出。随着公共财政建设的推进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工资性和民生等刚性支出迅猛增长,扩大内需配套及政府性债务增加,建设及偿债利息支出也不断快速增长,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四是预算约束力不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少数县和单位“平衡”意识与节俭意识较弱,超出财力新增和追加支出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专项活动及大额工作经费仍然较多,形成挤占或欠拨上级专款。少数县和单位财政资金管理水平较低,使用效率不高;有的项目由于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导致迟迟不能开工或进度缓慢,造成一方面有的项目没有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有的项目却有钱用不出去,降低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以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三、201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0年,我州财政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有利因素包括:一是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制定新一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加强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省委、省政府已把我州纳入滇中城市经济圈进行规划发展,这些都为我州继续争取中央和省的资金支持,加快科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2010年全州GDP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为财政增收奠定了基础。三是2010年红塔集团预计税利增长7.2%左右,我州从中分享的税收利益也会随之增加。不利因素包括:一是全球经济回升的基础比较脆弱,需求不足的问题仍较突出,通胀预期不断加剧,外需恢复艰难,部分行业过剩产能增加,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和不确定。二是财政收入减收因素较多。2009年丰产烟将抵2010年的收购计划,收购单价不再提高,烟叶税预计减收1,300万元左右;2009年路桥四公司一次性入库多年欠缴的企业所得税3,481万元,2010年无此项收入;结构性减税政策,工业企业增值税设备购置进项税抵扣,形成企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增加,但不能带来相应的税收增加;红塔集团税价改革,增值税转移为消费税,2009年从5月1日起执行,2010年从1月1日执行,将导致烟厂增值税翘尾减收。三是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2009年扩内需、保增长中出台的许多增支政策在今年仍需保持投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和乡镇及其以下医改全面实施,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民生和扩大内需政策也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作保障,加之政府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到期本金和利息增多,财政支出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全州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收支平衡难度仍然很大。

基于全州财政形势,2010年我州财政预算编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全省财税工作会和州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继续狠抓积极财政政策落实,推进财税制度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加快结构调整,推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全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

(一)全州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0年,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276,330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20,498万元,增长8.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983,415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72,846万元,增长8.0 %。

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平衡情况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6,330万元,转移性收入648,85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68,221万元,调入资金6,556万元,收入总计999,964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83,415万元,转移性支出13,74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2,809万元。

全州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收入安排77,221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少22,601万元,下降22.6%。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支出安排99,667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少21,694万元,下降17.9%。

全州地方财政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收入77,221万元,转移性收入21,02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2,582万元,收入总计110,829万元。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支出99,667万元,调出资金4,00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7,162万元。

(二)州本级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0年,州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62,967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1,943万元,增长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38,975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10,294万元,增长8.0%。

州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平衡情况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967万元,转移性收入672,63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3,630万元,调入资金1,200万元,收入总计780,427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8,975万元,转移性支出640,872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580万元。

州本级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收入安排7,177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少4,492万元,下降38.5%。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支出安排7,657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少2,504万元,下降24.6%。

州本级地方财政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收入7,177万元,转移性收入21,02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812万元,收入总计36,015万元。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支出7,657万元,转移性支出22,649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5,709万元。

2010年,全州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增幅均按增长8.0%安排,已充分考虑了影响财政收支的各种因素,是按照积极稳妥、全面完整、量入为出、确保平衡的原则来安排的,充分体现了有保有压、统筹兼顾、确保民生、力保重点、支持改革与发展和扩大内需的方针。

四、2010年主要财政工作及措施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2010年的财政工作,对于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全面完成好“十一五”财政发展目标、打好“十二五”财政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州各级财税部门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继续抓好积极财政政策落实,注重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调整经济结构、防止通货膨胀的关系,着力提高生财、聚财和理财能力,全力支持全州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一)继续抢抓积极财政政策机遇,打牢经济发展基础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抓住中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机遇,继续把支持项目建设、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作为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一是继续支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安排力度,支持各级各部门抓准中央项目投向,做细、做实、做精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上级更多支持,促使项目争得来、实施快、见效早。二是着力保障重点。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拓宽政府信贷融资渠道等措施,多方筹集资金,努力支持中央、省新增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地方配套和州委、州政府确定的20个重大建设项目、20项重要工作和20个重大前期项目的资金需要。三是进一步做好融资服务工作。树立“财政保吃饭,发展靠融资”的理念,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支持各级各部门加强政府信用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到我州的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中来。四是进一步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确保按照序时进度和工程进度供应资金,增强资金供应的时效性;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杜绝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等现象;加强资金调度,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不因资金问题受影响。

(二)加大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培植财源

企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和载体,企业活则财源丰。要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以优势资源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集中力量支持和扶植一批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牵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强财政增收后劲。一是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巩固增值税转型以及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成果,认真落实已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取消和停止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营造企业良好发展环境,帮助企业及早度过金融危机难关。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州县财政投入、协调金融部门扶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等方式,形成企业发展多元扶持机制,积极探索实施项目资本金制度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方式由财政贴息改为提供担保等办法,着力帮助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题。三是推进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继续安排工业结构调整扶持资金,增加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减排工程建设,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扶持重点产业发展,巩固提升烟草、冶金矿产等支柱产业。同时,切实加大对绿色食品、生物产业等绿色产业和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扶持力度,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财税增收点。五是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认真抓好《楚雄州县域经济合作利益分享指导意见》和《楚雄州县域经济合作税收利益分享实施细则》的实施,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资源整合,优化生产力布局,培强壮大我州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三)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收入预算

一是科学编制收入预算。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和与2010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社会主要增长指标相适应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2010年收入预算,提高收入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强化税源监管,应收尽收。在全面贯彻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的基础上,坚持依法征管,既监控重点税源,确保重点税源及时足额入库,又抓大不放小,对全州中小企业进行摸底排查,规范财务管理,健全账务,拓宽征收范围,强化对零散税、小税种的征收,聚少成多,应收尽收。三是加强税源分析和部门配合。及时跟踪分析税源动态,发现征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收入组织措施;加强部门配合,实现信息交流和部门协作,推进财税库银电子缴库横向联网,降低征收成本,提高征收效能,堵塞征收漏洞;严厉打击偷税漏税,坚决制止和纠正越权减免和乱收乱罚等行为。四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执行收缴分离,规范票据管理,实行票款同步,加大督查力度,完善约束机制,确保非税收入及时入库。五是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强化税收收入主渠道作用,努力提高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

(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加大支农投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落实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涉农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及时兑现“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继续推动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繁荣和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继续增加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二是增加教育投入,继续支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善助学体系,确保贫困家庭学生助学资金落实到位。三是增加医疗卫生投入,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四是增加社会保障投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补助水平,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城乡低收入群体、农村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等的基本生活,支持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安排好各项就业补助资金,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群体就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五是积极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继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部门预算约束,从严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坚持机构编制与经费预算相衔接,严格依照定员定额等标准编制、核定单位人员和公用经费支出预算,加强项目评估、论证,整合财政资源,防止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继续实行公务用车购置经费和出国(境)经费零增长,将会议、庆典、论坛、专项活动、会议和出省考察等经费压缩20%。州级除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外的会议,一律不发文件包(袋)、笔记本、书写笔,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网络和视频会议系统,应用电子政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严禁超面积、超标准装修,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扎实开展效能财政建设。

(五)推进财税改革,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认真实施税费制度改革。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原则,继续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制度,改革完善资源税制度,完善消费税制度,抓好增值税转型、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续工作;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按照“正税清费”原则,全面规范各类非税收入,建立健全非税收入政策体系。二是完善财政体制改革。在总结“十一五”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要求,调研制定“十二五”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县乡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强对县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监督和绩效评价,完善对县转移支付补助与欠拨专款、民生支出等重点支出保障情况的挂钩考核。三是规范和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调研指导,规范和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提高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准确性。积极探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编制工作,逐步建立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四是认真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健全部门预算责任,增强部门和基层预算单位的编制执行主体责任。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建立和完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标准体系,促进预算分配规范、透明、公开、公平。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建立重大项目支出预算事前评审机制,使项目预算做到实、细、准。加强支出绩效评价,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跟踪问效机制,积极推动绩效评价结果公开。五是建立健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和国库集中收缴改革,建立健全一体化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全面推进公务卡改革和实施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六是推进财政法制建设,提高财政监管水平。认真执行《楚雄州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意见》,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和监督,确保账务核算规范有序;继续抓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对部分单位财务会计与资金使用、扩大内需、产业发展投入和民生等重点项目的资金使用,开展检查监督和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转移支付补助挂钩,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七是加强调查研究,提前谋划,调研编制“十二五”州县财政发展规划。

各位代表,2010年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财政工作保运转、保民生和促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全州各级财税部门将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州纪委,以及社会各界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抓好各项财税工作,为开创我州改革开放新局面,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良好、活力涌现、和谐平安的楚雄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