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1280 公开目录:财政预决算报告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08-10-23 09:50:00 文  号:
标 题:
楚雄彝族自治州2006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楚雄彝族自治州2006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楚雄彝族自治州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楚雄彝族自治州2006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州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并请州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 2006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五年财政工作简要回顾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级财税部门严格依法治税理财,狠抓增收节支,扎实推进财税改革,不断加强财政监管,圆满完成了州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财政收支任务。

2006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394,407万元,为年初任务数的111.4 %,比上年增长18.9%。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245,685万元,为年初任务数的114.3 %,比上年增长2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8,722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07%,比上年增长15.6%。全州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3,191万元,为年初任务数的107.8%,比上年增长16.5%;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531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89.1%,比上年下降4.1%。

全州地方财政支出完成445,065万元(不含列省级支出的国债和扶贫等直汇资金37,745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州级支出114,128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县市级支出330,937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全州地方财政支出中,一般预算支出434,625万元,比上年增长22%,基金预算支出10,440万元,比上年下降36.6%。

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143,19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88,320万元,上年结余9,873万元,调入资金5,797万元,收入总计447,181万元;一般预算支出434,625万元,上解支出7,043万元,支出总计441,66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5,513万元。结余资金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省以上部分专款下达较晚,当年难以形成支出,需结转2007年按规定用途安排使用。

全州地方财政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5,53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594万元,上年结余1,657万元,收入总计13,782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0,440万元,调出资金595万元,支出总计11,03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2,747万元。

州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40,08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88,32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1,659万元,上年结余7,300万元,调入资金5,000万元,收入总计352,361万元;一般预算支出111,334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31,261万元,上解支出7,043万元,支出总计349,63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2,723万元。

州级地方财政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1,65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594万元,上年结余1,071万元,收入总计 9,317万元;基金预算支出2,794万元,补助下级支出4,340万元,支出总计7,13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2,183万元。

以上数字均为州内汇总数,待与省结算后,部分数字还会有变动,届时再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

围绕2006年的财政工作目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依法加强征收管理,超额完成收入任务

针对全州经济持续增长的实际情况,各级财税部门在州县(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抓征管、促增收的积极性,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的征管工作,挖掘增收潜力。税务机关充分发挥“金税工程”等现代化征管手段的作用,加强税收稽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保持了税收稳定增长;财政部门按照把非税收入的增加体现到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上来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省出台的加强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对探矿权和采矿权实行有偿使用等增收措施,进一步挖掘潜力,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本处置收益、各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及时清缴入库,拓宽了财政增收路子。由于征管有力、措施到位,2006年尽管存在取消农业税、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政策性减收因素,我州财政收入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超额完成了州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年度收入任务。

(二)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支持经济加快发展

只有改善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经济才能快速发展。全州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综合运用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投入交通、水利、教科文卫、城镇建设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大幅增长,有效地拉动了投资增长,进一步改善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大对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投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8,636万元,用于支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全州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夯实全州经济增长的基础。

(三)认真落实惠农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继续保持支持“三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在全州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直接减轻农民负担4,548万元;二是及时下达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4,196万元,保障了基层政权运转,促进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三是全州投入支农资金59,163万元,比上年增长15.8%,主要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大了对村容村貌整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培训农村劳动力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落实;切实兑现涉农补贴,全年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495万元,兑现了粮食综合补贴1,391万元,减轻了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负担;在严格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兑付退耕还林还草资金10,485万元,确保了退耕还林工作顺利开展;加大扶贫投入力度,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168万元,实施了“整村推进”重点扶贫村251个,使全州5万多人脱贫;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投入农村能源建设资金2,313万元,用于支持农村沼气池建设和节柴灶改造,年内新增沼气池20,310口,节柴灶5,902眼;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4,406万元,主要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农业水利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等,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各项涉农政策的落实和财政投入的增加,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四)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2006年,继续把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缩小县域间公共服务能力差距作为财政工作重点,努力确保县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经费基本需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继续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合理划分和规范财权、事权,制定出台了《楚雄州州对县“十一五”财政管理体制》;二是推进乡镇财政改革试点,在部分县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三是加强对县乡财政收支管理的监督,促进县乡财政狠抓增收节支,不断改善县乡财政状况;四是加大了对县的转移支付力度,2006年州以上对县的转移支付和财力性补助达130,646万元,比上年增加29,401 万元,进一步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提高了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区间的财力差距。

(五)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6年全州教育支出84,972万元,比上年增长22.3%,占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9.6%,重点用于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州对306,384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向109,469名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对75,996名贫困生提供了生活补助;全州科技支出2,437万元,增长32.8%,支持了全州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建设;全州文体广播事业支出8,800万元,增长1.8%,重点支持改善城乡群众文化活动条件,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州计划生育支出4,098万元,重点用于落实“奖优免补”政策;全州社会保障支出89,309万元,增长15.8%,保证了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发放,促进了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安排资金855万元,将全州11,872名农村“五保户”全部纳入财政供养,并提高了补助标准;全州医疗卫生支出34,568万元,重点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乡镇卫生院改造和村卫生室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州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15,911万元,确保了灾区和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稳定;全州公检法司支出24,096万元,增长16.7 %,有力地支持了政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经费保障水平,进一步改善了办案条件和装备水平;按照中央、省关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的要求,扎实做好数据测算和核对工作,及时安排资金20,008万元,用于确保公务员增资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顺利发放,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补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农村“五保户”补助标准等多项政策,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了社会公平,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六)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管理

从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和规范操作入手,着眼于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一是在全州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全州财政干部和预算单位会计进行了培训,完成了预算数据新旧科目的转换,为2007年全面启用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做好准备;二是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部门预算编制架构初步形成,预算约束力明显增强。三是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范围。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初步建立,对财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实行财政监督,提高了预算执行的透明度,提高了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四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对政府采购实行了“采管分离”,并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作,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五是构建非税收入征管新体系。强化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继续完善以“收支脱钩”和“票款分离”为核心的管理办法。对非税收入实行月报制度,规范了非税收入的管理和监督;六是坚持实行财政督导制度。通过对预算单位的督促指导,加强了对预算单位的监督管理,及时纠正了存在的问题,规范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七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新会计准则,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促进会计行业的诚信建设和会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2006年,全州财税部门狠抓增收节支工作,财政收入迈上了新台阶,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管理取得新的成效,圆满完成了州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收支目标。在充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全州财政改革与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由于县域经济总量偏小、发展不平衡,县乡财政自我发展、自我平衡的能力还比较弱;受历史欠账和当期刚性支出大幅增长的双重影响,基层财政运转还较为困难,县乡财政尚未从根本上摆脱困境,财政收支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部分财政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督工作还需加强。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改进和解决。

各位代表!2006年是州九届人民政府任期内的最后一个财政年度,五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的依法监督、支持和帮助下,全州各级财政部门认真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财政规划目标,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作为解决财政困难的根本出路,认真履行财政职能,深化和推进财政改革,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理财水平,支持和促进全州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州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过去的五年我州财政实力明显增强。五年来,在全州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4年全州财政总收入登上30亿元台阶,2006年达到394,407万元,比“十五”初期的2001年增长94.4%,年均增长14.2%。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43,191万元,比“十五”初期的2001年增长76.5%,年均增长12.1%。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使得财政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2006年全州财政支出达到445,065万元,比“十五”初期的2001年增长83.2%,年均增长12.9%。财政支出的高速增长,确保了全州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全州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了全州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过去的五年我州财政改革稳步推进。一是推进了部门预算改革。2003年在州级5个部门33个单位进行部门预算试点,2005年已涵盖州级所有预算单位,县市级也有选择地进行部门预算试点工作。部门预算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的制度逐步得到完善。部门预算的实施细化了预算编制,增加了资金分配透明度,强化了预算约束力;二是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从实行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统一发放入手,到2006年,全州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试点的预算单位757个,国库直接支付资金173,016万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39.8%,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简化了财政资金拨付的环节,提高了预算执行的透明度,提高了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三是完善了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从单纯的办公用品、公务用车扩展到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公务用车保险、信息系统开发、修缮和绿化等几十个门类,州级政府采购“采管分离”已付诸实施;四是构建了非税收入征管新体系。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行政性收费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得到较好落实。

———过去的五年我州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实施。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从2003年起,在全州范围内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在改革推进过程中,通过重新核查农业税计税面积和确认计税产量,规范了农村税费制度。同时,取消了乡统筹、屠宰税和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停止征收除烤烟外的农业特产税,建立了村内公益事业筹资投劳“一事一议”制度,健全了涉农收费公示制度、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和农民负担责任追究制度。2005年,对七个贫困县免征了农业税,三个县市的农业税税率降至2%,直接减轻农民负担4,434万元。2006年,全州已全面停止征收农业税,与2002年相比,年度内共减轻农民负担14,311万元,农民人均减负65.41元。在主体改革有效推进的同时,农村教育配套改革、适度撤并乡镇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也得到有序推进。

———过去的五年我州县乡财政困难逐步缓解。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和调整州级支出结构,州以上对县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财力性补助逐年增加。2006年,州财政对县乡财政的财力性补助达130,646万元,为2001年40,997万元的2.79倍,五年间年平均增长22.8%,其中:对8个财政困难县的财力性补助101,967万元,为2001年的2.49倍,年平均增长20%。财力性补助的逐年增加,增加了县乡可用财力,增强了县乡财政的支出保障能力,县乡财政困难得到明显缓解。

———过去的五年我州财政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把依法理财、规范管理、严格监督贯穿到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不断强化财政监督工作。从加强基础工作入手,加强了财政收支进度管理,加大对州、县、乡三级财政支出的监控和考核力度,通过合理调度资金,减轻县级财政因季节性收入不平衡造成的资金拨付困难。实行了专项资金拨付定期对账制度,加强了对专项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的监控,专项资金拨付率逐年提高;制定出台了《楚雄州财政督导暂行办法》,通过督导工作,加强了对预算单位的监督指导,及时纠正了存在的问题,规范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开展《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加强了会计诚信建设,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过去的五年,彝州财政在开拓创新、深化改革中前进,在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中发展。全州广大财税干部职工,通过自己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谱写了彝州财政历史上又一辉煌的篇章。

二、 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州委的总体部署和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2007年全州财政工作和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州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财政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切实完善财政收入管理体系,努力做大财政蛋糕,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着力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努力增加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科学技术、公共卫生、社会稳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投入,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完善财政资金全程监督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全州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建议2007年全州和州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如下:

(一)全州地方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07年,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58,272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10.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469,443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8%。

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158,272万元,税收返还收入86,752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133,01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85,9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513万元,调入资金7,226万元,收入总计476,678万元;一般预算支出469,443万元,上解支出7,235万元,支出总计476,678万元。收支平衡。

全州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收入安排7,020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26.9%;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3,454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28.9%。

全州地方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7,020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4,5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747万元,基金收入总计14,267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3,454万元,调出资金813万元,基金支出总计14,267万元。收支平衡。

(二)州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07年,州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40,599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16,686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4.8%。

州本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40,599万元,税收返还收入86,752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140,42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92,19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723万元,调入资金6,000万元,收入总计368,687万元;一般预算支出116,686万元,返还性支出25,633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支出143,33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83,035万元,支出总计368,687万元。收支平衡。

州本级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650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60.4%;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支出安排4,893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75.1%。

州本级地方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2,650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4,5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183万元,基金收入总计9,333万元;基金预算支出4,893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4,440万元,基金支出总计9,333万元。收支平衡。

2007年全州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既充分考虑了我州国民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和财政增收机制不断完善等有利条件,也充分考虑了我州经济发展中尚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以州委七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南,着眼发展,有保有压,统筹兼顾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力求体现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三、 突出重点,真抓实干,确保完成2007年财政工作任务

2007年,是全面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第一年,也是十届州人民政府履职的第一年。做好2007年的财政工作,对于保持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实施好“十一五”规划至关重要。全州各级财税部门要扎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完成州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财政工作目标。

(一) 以促进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调节经济杠杆作用,促进我州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要积极支持重点产业项目的推进和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完善扶持措施,用好扶持政策,促进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打牢全州经济持续增长和财政持续增收的基础;二是要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我州交通、水利、市镇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加快发展的条件,进一步增强全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三是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目标,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努力筹措资金,支持扶贫整村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节柴改灶、安全饮水、农民科技培训和村容村貌整治项目的实施;认真落实国家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在全州全面推行“一折通”,确保各项涉农补贴及时、便捷、准确地兑付给农户,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二) 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努力壮大财政实力

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级财税部门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工作,围绕确保完成年度财政收入目标,认真分析税源形势,努力克服影响收入增长的不利因素,推动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金税工程”、“金财工程”的资源优势,做好重点税源、重点税种的动态监控工作,强化税源管理,规范税收秩序,坚持依法征税,努力做到应收尽收;构建非税收入征管新体系,加快征收管理制度建设,加大对各项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落实征管措施,依法组织收入,努力壮大财政实力,确保2007年收入任务的完成。

(三) 以保障民生支出为重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要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为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供财力保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投入长效机制,继续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困难家庭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增加享受补助的人数,切实缓解农村学生“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二是要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抓好农村卫生室建设,逐步建立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救助体系,逐步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要结合扶贫整村推进,加大对州内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努力改善这些村组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要在健全和完善城镇低保的基础上,建立对农村特困户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是继续支持广播电视“村村通”、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的落实,积极支持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继续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知识普及,引导科学技术服务企业、服务农业生产;加大政法经费投入,健全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支持禁毒和艾滋病防治工作,支持“平安楚雄”、“和谐楚雄”建设。

(四)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要求,以深化财政改革为动力,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提高财政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一是推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创造条件;二是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质量和预算管理水平;三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国库直接支付的比例,扩大直接支付范围,继续清理归并银行账户,从严控制新开账户,努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四是大力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加大对财政收支的监控力度,提高财政信息的准确性,强化对预算执行的跟踪监督,提高资金拨付的及时性,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五是加快财政信息化步伐,积极推进“金财工程”建设,着力加强财政系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系统的推广应用,为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五) 以强化监督为切入点,推进勤俭节约办事业

当前,我州财政形势较好,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都需要财政加大支持保障力度,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因此必须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突出重点,确保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资金需要,确保州委、州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的资金需要。同时,树立勤俭节约办事业的思想,加强财政监督,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安排支出;完善差旅费、会议费和公务接待费的管理,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加强重点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努力杜绝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现象;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实行“采管分离”,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探索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督管理新机制,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家底,建立资产动态管理制度;强化政府债务管理,严格审批权限和程序,明确清偿责任,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增强防范债务风险的能力;继续开展《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规范会计秩序,提高各行业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的监督帮助下,认真执行州人代会的决议,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今年财政工作目标,为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