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21-1106005 公开目录: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1-11-06 08:35:51 文  号:楚政办函〔2021〕45号
标 题: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楚雄州深化体育改革加快推进高原特色体育强州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文日期:2021-11-05 08:39:26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楚雄州深化体育改革加快推进高原特色体育强州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楚雄开发区管委会:

《楚雄州深化体育改革加快推进高原特色体育强州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实施。

2021年11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楚雄州深化体育改革加快推进高原特色体育强州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国办发〔2019〕40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意见》(云政办发〔2020〕47号)精神,深化新时代体育改革,加快推进高原特色体育强州建设,特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体育强国建设,聚焦竞技体育争金夺银、群众体育惠民利民、体育产业加快发展、繁荣体育文化,提升体育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助推“滇中崛起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新征程。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立与楚雄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群众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显著增强,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9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8%,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达2.9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平方米。竞技运动水平稳步提高,高原特色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智慧化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完备、规范有效的现代体育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体育领域治理能力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到2035年,系统完备、规范有效的现代体育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体育领域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全民健身活动更加便利普及,各项体育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传统优势项目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体育产业强势发展,高原特色体育训练成效显著;体育文化繁荣发展,体育交流更加活跃,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原特色体育强州。

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原特色体育强州,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体育成为楚雄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事业。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科学的体育发展体制机制

1.健全完善制度。制定国家和省体育改革顶层设计的实施方案,加快体育领域综合改革步伐,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管办分离、内外联动、各司其职、灵活高效的体育发展新模式,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创新工作机制。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各级政府定期研究体育工作机制,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巩固和完善体育社会组织脱钩成果,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3.推进依法治体。落实体育行政执法改革,构建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加强对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的监管,规范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行为,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服务体系,实现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

4.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推进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全覆盖,提升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实施县级 “2馆1场(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和乡镇、村委会健身场地全覆盖工程,加快推进全民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会足球场地建设,新增1000个以上体育设施。拟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000亩—1200亩新的楚雄州体育中心,并使之成为集市民健身、休闲、消费、体育竞赛、高原训练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5.加快场地设施提质增效。鼓励民间和社会各界投资体育,兴建体育设施,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结合美丽县城、文明城市创建,构建城市“15分钟健身圈”、智慧体育社区和联通城乡的全民健身步道网络。落实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有序促进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

6.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建设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智慧服务平台,及时公开发布科学健身指导,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体育场馆、赛事活动、健身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信息,实现全民健身工作管理和服务方式的根本改变,大幅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

7.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培育和规范体育类社会组织,提升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成立州、县市两级体育总会,推动体育总会全覆盖。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实现全民健身各领域社会体育指导员全覆盖。建设1个州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0个县级国民体质监测站,实现体育健身服务规范化、经常化。

8.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举办好州残运会、民运会、老运会,做好“一州一品牌”“一县市一特色”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打造新年健身跑、三人篮球赛、周末足球业余联赛、青少年校园三大球二小球联赛、大众篮球争霸赛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赛事活动,每年开展100人以上的健身活动达到150次以上。

9.发展民族民间体育。推广陀螺、磨秋、射弩、秋千、摔跤、少数民族健身操(舞)、珍珠球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创建一批省级民族体育示范基地,将优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鼓励和支持在民族节庆期间举办内容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打造一批具有楚雄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全民健身活动品牌。

10.促进全民健身多元化发展。加强体育与教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的深度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康体运动、康体医疗、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旅游等体育服务业,建设新的楚雄州体育中心,打造高原特色体育训练竞赛基地。合理引导高、中、低收入群体的体育消费行为,积极扩大中低收入群体体育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要。

(三)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11.理顺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机制。夯实以楚雄技师学院体育运动系(体育中学)为龙头,县市业余少体校、运动项目训练单位(学校)为支柱,体育特色学校、各级网点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基础的业余训练体制建设。加大对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球类集体项目的研究,推动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巩固发展体操、足球等楚雄传统优势项目,充分挖掘皮划艇、射箭、射击、拳击、柔道、摔跤等新兴优势项目的后劲,支持和鼓励各县市重点发展符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运动项目。

12.完善训练管理及激励机制。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研究制定教练员准入制度,细化教练员从业标准和要求,鼓励、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教练员或体育教师工作。完善教练员任期目标、职称评定、竞争择优、绩效考核及有关待遇等具体实施办法,建立教练员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制定《楚雄州参加重大体育比赛奖励办法》,建立符合训练、竞赛、运动员培养输送、教练员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激励制度。

13.建立健全竞赛制度。在已形成四年一届的州运会、三年一届的州中学生运动会、每年一届的青少年校园三大球二小球联赛基础上,合理确定每年举办1项至2项全州年度锦标赛,每年申请承办2个—3个项目的省级及以上单项比赛。

14.实施竞技体育人才强体战略。制定实施高水平体育教练员人才引进计划和政府购买服务计划,做好体育招才引智工作。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创办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构,将其纳入全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享受同等注册、参赛、输送、激励政策。高度重视体育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运用,不断提高选材成功率和训练参赛的科技水平。

(四)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夯实高原特色体育强州基础

15.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贯彻落实好《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深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学校要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切实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每个学生掌握1项—2项体育技能。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全面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

16.完善青少年学校体育赛事体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做到“校校有队伍,班班有活动,人人有技能”,实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目标,加大体育运动项目进入校园力度,创建命名一批体育特色学校,加大体育教练员进入学校带队训练参赛力度,健全青少年校园三大球二小球联赛机制。

17.完善学校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校体育师资建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鼓励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校园兼任、担任体育教师,鼓励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置体育副校长。学校必须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课程课时量与其他课程课时量等同核算,将体育教师课余指导学生勤练、常赛以及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外服务、指导参赛计入工作量。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职称晋升、绩效工资分配时给予倾斜。结合现行招生政策,完善体育特长生就学政策,普通高中依据体育专项成绩和文化课考试成绩择优进入体育特色学校就读。

(五)培育市场主体,推动体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8.拓展新业态,完善体育产业体系。打造提升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健身服务等传统体育产业;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技能培训、体育旅游、运动康复等生活性服务业;支持发展体育策划咨询、体育中介服务、体育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和健身活动。打造城市“体育+”综合体,加快推进新的楚雄州体育中心建设和创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19.发挥新优势,培强地方特色体育产业。发挥楚雄独特的高原、气候和民族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跨界融合的发展模式,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引进或申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发挥楚雄州“足球之乡”“体操之乡”优势,积极组织开展省、州级区域性足球、体操、篮球、拳击等赛事交流活动;扶持陀螺、秋千、摔跤、舞龙、珍珠球、彝族广场舞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

20.推进融合发展,加强市场监督。推进体育与文化旅游、传媒、康养等产业深入融合发展。积极融入云南省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群,打造适宜在楚雄开展的田径、足球等项目高原训练和竞赛品牌;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完善行业自律、公众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的体育市场监管体系,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繁荣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21.发展体育文化。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工作全过程,精心培育和发展体育公益、慈善、志愿服务文化,倡导勤俭办赛、文明观赛、文明健身等体育文明礼仪,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健身科普知识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2.弘扬体育精神。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讲好祖国至上、拼搏奉献的楚雄体育故事,以各类赛事为平台,举办以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展示、文化活动,发挥公共体育场馆主阵地作用,展示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鼓励媒体增加或开辟体育节目、专栏,宣传普及健身知识。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体育发展工作机制,加强体育与发改、科技、工信、民政、财政、公安、人社、市场监管、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自然资源规划、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的沟通,积极推动建立跨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

(二)强化体育政策供给

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乡建设规划,落实项目用地和建设资金,加大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对提供体育服务的各类企业和组织,根据其经营性质,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和组织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加体育市场供给。

(三)优化消费政策

创新健身休闲消费引导机制,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建立扶持公共体育设施开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健身休闲产业机制。加大政府采购健身休闲产品服务的范围和力度。

(四)强化督查考核

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推进《楚雄州深化体育改革加快推进高原特色体育强州建设实施方案》的细化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推动责任落实。州教育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对推进落实情况实施跟踪督查,制定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

附件:1.楚雄州深化体育改革加快推进高原特色体育强州

建设实施方案工作任务分解表

2.楚雄州深化体育改革加快推进高原特色体育强州

建设实施方案主要定量指标

附件1

楚雄州深化体育改革加快推进高原特色体育强州建设实施方案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 号

工作任务

责任单位

协办单位

工作举措一:全面提升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构建城市“15分钟健身圈”、智慧体育社区和联通城乡的全民健身步道网络,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提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众开放,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努力建设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智慧服务平台,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定期培训和推进州、县市、乡村科学健身指导站点提质升级。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好“一州一品牌”“一县市一特色”体育健身赛事活动,打造一批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促进体育与教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深度融合发展

州教育体育局、州发展改革委、州财政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住房城乡建设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民族宗教委、州卫生健康委、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农业农村局、州乡村振兴局、州残联、州民政局

工作举措二:打造高原特色体育训练基地建设

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和健身品牌,打造集体育赛事、体育消费、体育旅游、体育服务、全民健身为一体的楚雄高原特色城市“体育+”综合体,加快推进新的楚雄州体育中心建设和创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积极融入云南省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群,打造适宜在楚雄开展的田径、足球等项目高原训练和竞赛品牌,助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州教育体育局、州发展改革委、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财政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州卫生健康委、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州文化和旅游局、楚雄技师学院

工作举措三:推动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提升

完善教练员任期目标、职称评定、竞争择优、绩效考核及相关待遇等具体实施办法,完善薪酬奖励分配制度,建立教练员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制定《楚雄州参加重大体育比赛奖励办法》;建立健全竞赛制度;制定实施高水平体育教练员(含残疾人体育、民族体育)人才引进计划和政府购买人才服务计划,高度重视体育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运用,系统运用新科学、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提高选材成功率和训练参赛的科技水平。建立医疗绿色通道,提高训练监测、运动创伤防治和营养恢复的水平。

州委编办、州教育体育局、州财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楚雄技师学院、各县市人民政府

州卫生健康委、州公安局、州民族宗教委、州残联

工作举措四: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

完善高原特色体育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强体育市场监管,营造良好体育产业发展环境;创新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打造高原特色体育产业综合体;完善体育消费政策,促进体育消费。

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教育体育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州市场监管局、州税务局、州财政局、州公安局、州司法局

工作举措五:推进教育体育融合发展

深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学校要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切实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使每个学生掌握1项—2项体育技能。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育模式,加大体育运动项目进入校园和项目教练员进入学校带队训练力度,创建命名一批体育特色学校,加强学校体育师资建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体育课程课时量与其他课程课时量等同核算,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职称晋升、绩效工资分配时给予倾斜。

州教育体育局、楚雄技师学院、各县市人民政府

州委编办、州财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工作举措六:弘扬体育文化

精心培育和发展体育公益、慈善、志愿服务文化,倡导勤俭办赛、文明观赛、文明健身等体育文明礼仪,推动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健身科普知识进家庭、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讲好祖国至上、拼搏奉献的楚雄体育故事,以各类赛事为平台,举办以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展示、文化活动,发挥公共体育场馆主阵地作用,展示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鼓励媒体增加或开辟体育节目、专栏,宣传普及健身知识。

州文化和旅游局、州教育体育局、州民族宗教委、州残联、各县市人民政府

州财政局、州广电局、州文联、州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