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22-0210005 公开目录:州级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2-02-10 08:48:32 文  号:楚志编委〔2021〕4 号
标 题:
楚雄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印发《楚雄州地方志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楚雄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印发《楚雄州地方志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楚雄高新区管委会:

《楚雄州地方志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楚雄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审定,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楚雄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21年12月15日

 

楚雄州地方志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为推进楚雄州新时代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云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楚雄彝族自治州地方志工作规定》和《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云南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三五”主要成就

“十三五”以来,在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楚雄州地方志事业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楚雄行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楚雄实践,扎实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切实履行修志编鉴办刊职责,“两全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乡土志丛书编纂开创全省先例,年鉴编纂取得成功打造“中国精品年鉴”并获全国特等奖的历史性成就,方志馆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依法治志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四五”时期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盛世修志、志载盛世”的共识蔚然成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厚实的物质基础,一、二轮修志圆满完成积累了丰富经验,地方志事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地方志要践行“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初心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开创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和州委州政府具体要求,进一步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云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楚雄彝族自治州地方志工作规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利益、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三大主题开拓创新,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提出的把楚雄建设成为“滇中崛起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推动实施地方志工作“155”楚雄实践,实现州、县(市)、乡(镇)、重点村史志全覆盖,实施精品化志鉴工程、乡土志丛书工程、方志馆建设工程、数字化方志工程、特色化打造工程,推动地方志工作向精品化方向迈进、向乡土志领域拓展、向方志馆建设跃进、向信息化方志提升、向地情资源利用发力,扎实推进全州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作出新的贡献,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行动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地方志工作的体制机制,确保党在地方志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指导、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

2.坚持正确方向。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编修和开发利用史志成果,讲述楚雄故事、传播楚雄州情,以权威、大众、丰富、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服务人民。

3.坚持依法治志。全面推进依法治志,州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依法编修地方志,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检查全州地方志工作;县(市)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依法履行组织、编纂、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职责。

4.坚持守正创新。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地方志事业发展全过程,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理论方法,创新传播手段,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存真求实,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确保地方志客观真实、传承发展;严把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保密关、出版关,编纂出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地方志成果。

5.坚持修志为用。围绕党和国家利益、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拓宽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领域,提升服务大局能力,展示方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基本素材和丰厚滋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

三、2035 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 年,楚雄州地方志事业发展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州地方志工作实施精品化志鉴工程、乡土志丛书工程、方志馆建设工程、数字化方志工程、特色化打造工程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历史性成就,地方志事业发展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并立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第一方阵;州、县(市)、乡(镇)、重点村史志实现全覆盖,“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宏伟气象初具规模;精品志鉴机制全面发挥作用,州、县(市)、乡(镇)志书、年鉴全面入选中国名镇(村)志、中国精品年鉴;地方志编修体系、理论研究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工作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地方志事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构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地方志工作重大项目得到落实,推动地方志工作向精品化方向迈进、向乡土志领域拓展、向方志馆建设跃进、向信息化方志提升、向地情资源利用发力的崭新局面全面形成,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发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十四五”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面启动第三轮修志工作,持续巩固州、县(市)两级综合年鉴编纂出版全覆盖成果;推动实施地方志工作“155”楚雄实践,打造一批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志鉴精品,建设一批展示地方文化、留得住乡愁的方志馆、村史馆,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志书编修、年鉴编纂、地方史编写、方志馆建设、数据库建设、地情网建设、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地方志期刊编辑、地方志理论研究、地方志文化宣传普及“十业并举”的地方志事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健全;地方志编修体系、理论研究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工作保障体系“五位一体”的地方志事业发展综合体系进一步完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把楚雄建设成为“滇中崛起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贡献地方志力量。

五、主要任务

(一)巩固“两全目标”成果,实现州、县(市)、乡(镇)、重点村史志全覆盖。按照全国全省统一部署,全面启动第三轮州、县(市)两级地方志书编纂工作。精准科学编制楚雄州第三轮修志工作规划,认真研究第三轮修志的组织管理、运作模式、编修方式、记述时限、体例内容等,推动州、县(市)、乡(镇)、重点村史志编纂实现全覆盖。

(二)实施精品化志鉴工程,推动志鉴编纂向精品化迈进。坚持州、县(市)两级综合年鉴编纂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全覆盖。加强地方志编纂业务指导和审查验收工作,推动部门、单位、行业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地方志编纂工作,组织编纂一批特色鲜明、特点突出、亮点纷呈的部门(专业)志、乡(镇、街道)志、村(社区)志、特色志、专业志。实施精品志鉴工程,建立打造精品志书、年鉴机制,开展精品志书、年鉴评选,积极申报“中国名志文化工程丛书”,取得一批“名”“特”优秀地方志成果,力争入选中国名镇(村)志;积极组织推荐优秀年鉴参加全省、全国评比,全力指导支持县(市)打造“中国精品年鉴”。

(三)实施乡土志丛书工程,推动地方志工作向乡土志领域拓展。“楚雄州乡土志丛书”编纂出版工程是楚雄州的创新性文化工程。持续推动第二批30 部乡土志的编纂出版工作,全面完成50 部“楚雄州乡土志丛书”编纂出版工程。坚持质量优先、打造精品原则,力争实现“中国名镇(村)志”零的突破。做好乡土志丛书编纂出版经验总结,推动志书编纂从单一通志向乡村特色志书领域拓展。按照国家、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同步启动脱贫攻坚志、全面小康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等重大题材专题志书编纂工作。

(四)实施方志馆建设工程,推动方志馆建设向规范化跃进。落实“城镇以方志馆建设为主、农村以特色精品村史馆建设为要”的方志馆建设思路,将方志馆建设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

设规划,实现州、县(市)两级方志馆建设全覆盖。推进云南省方志馆(南华)野生菌分馆建设。加强对建成方志馆的管理,出台《楚雄州方志馆建设管理办法》。发挥方志馆收藏保护、开发利用、研究咨询、文化交流、展览展示、宣传教育的作用,使之成为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爱党、爱国、爱乡教育基地。加强对乡(镇)、村(居)史志馆建设的指导,积极参与乡(镇)情馆、村史馆、乡村博物馆等项目建设。

(五)实施数字化方志工程,推动方志资源向信息化提升。加大方志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推动“互联网+”地方志工程建设,依托全国、全省信息化系统,推进楚雄州方志大数据中心建设。管理维护好“方志楚雄”微信公众号、楚雄州地情网,鼓励各县(市)开通公众号,全方位宣传和展示方志文化。建设网上方志馆、数字方志馆,实现方志成果和地情资料在线阅读、网上移动视听。积极开发地方志资源全文检索数据库、影像资料数据库、在线修志编鉴系统、地方志资料年报系统和地方志全媒体展示平台,用现代化工具推动楚雄州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继续办好季刊《楚州今古》,充分发挥地方志期刊弘扬地方历史文化、服务现实修志工作的作用。

(六)实施特色化打造工程,推动方志工作向地情资源开发利用发力。存史为根、资政为要、育人为先。持续深化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为城市规划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塑造灵魂、再造文化、提升城市乡村规划建设品质,为“三品一标”品牌创建提供历史注脚、历史溯源和史实论证,为知家乡、爱祖国培育乡土情怀、留下乡愁、凝聚民心民意贡献力量。实施谱牒文化抢救工程,制订实施旧方志保护计划,开展旧志谱牒整理出版和开发利用。编纂出版优秀家风家教读本、地方史志通俗读物和乡土教材。开展地方史志研究,适时开展楚雄州简史编纂出版工作。组织编写志鉴简本、乡土教材、专题资料、地方史普及读物等各类地情书籍,编纂出版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普及性史志读物。健全和完善地情资料收(征)集及管理制度,运用广泛征集、社会调查、口述史等方法,拓展资料收(征)集范围和渠道,建立与全国各地地方志工作机构或方志馆(库、室)资料共享机制,不断拓宽方志馆(库、室)馆藏范围和服务空间。加强资料安全和保密工作,严防失泄密事件发生。鼓励和倡导全社会读志、用志、传志,推动方志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讲好楚雄故事,传承楚雄文脉,彰显楚雄风尚。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保障和支持地方志工作机构有效履行职能、顺利开展工作,配齐配强地方志工作机构领导班子,配足配优工作人员。州、县(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地方志工作,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全州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对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本规划纲要的实施。楚雄州地方志办公室要切实加强分类指导,对本规划纲要落实和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通报情况,推广各地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州地方志事业健康繁荣发展。

(二)加强法治保障。推动《楚雄彝族自治州地方志工作规定》贯彻落实,依法加强对区域内地方志编纂出版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严格执行地方志审查验收制度,健全完善地方志工作备案制度。面向社会宣传地方志法规规章,强化依法治志意识,完善依法治志的制度机制,依法履行好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职责,依法纠正、处置执行不力和违法行为,不断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机制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将地方志工作纳入政府工作任务,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的“一纳入八到位”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州、县(市)两级地方志工作协调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地方志工作。

(四)加强经费保障。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将地方志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大对地方志项目经费的支持力度,保障修志、编鉴、著史、方志馆建设、信息化建设、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经费保障机制。

(五)加强人才保障。探索建立全州地方志专家库,广泛吸纳各类专家学者和熟悉地情的各界人士参与地方志工作,着力培养一批省内知名的地方志专业人才、州级地方志专家、地方志编修业务骨干。制定地方志人才培养、引进等政策和措施,将地方志人才培养纳入地方干部培养计划。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制定五年培训计划,将全州地方志从业人员轮训一遍。建立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大力宣传地方志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新成绩、作出的新贡献,营造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