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楚雄州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综合采取工程配套、管理创新、价格调整、财政奖补、技术推广、优化结构等举措,认真开展水价成本测算和成本监审等工作,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着力保障粮食安全,有效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全州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205.86万亩,占计划改革的112.7%。
加强组织领导,建章立制先行。楚雄州先后制定出台《楚雄州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实施方案》《楚雄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楚雄州农村供水工程水价改革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州政府强化协调指导、县市政府为主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发改、财政、水务、农业农村部门工作职责。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了初始水权分配机制、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社会资本参与机制、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机制、群众全程参与机制、工程管护机制等6项机制,解决了“谁来建、谁来管”“怎么建、怎么管”“资金如何筹、收益如何分”等关键问题,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管护运行不畅等问题。
综合施策改革,科学制定水价。科学核算农业供水成本,综合考虑节约用水和农民承受能力,完善计量设施和水费计收机制,合理制定农业用水价格,农业用水实行国有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加末级渠系(管网)管理维护费的终端水价制度,有效探索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改革后,水利工程农业供水水价由原来的0.06至0.08元每立方米分别调整为:渠道供水粮食作物0.10至0.15元每立方米、经济作物0.12至0.35元每立方米、养殖及其他0.30至0.35元每立方米;管道供水的粮食作物0.10至0.30元每立方米、经济作物0.35至0.50元每立方米、养殖及其他0.35至0.60元每立方米。经过改革,水价适当提高、用水量减少、水费降低,既保障了工程良性运行和综合效益发挥,又促进了节约用水。全州农业年用水总量占全年用水总量比重由2015年的85.9%降低到2022年的80.2%,农业节水增效成果初步显现。
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改变了传统大水漫灌费水、费时、费工的粗放灌溉方式,群众采用滴灌、微灌等先进技术进行种植,省水、省肥、省时、省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土地复种指数和产出率。以元谋县高效节水灌溉区为例,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后,农业生产亩均用水成本由原来的1258元降至350元,亩均增收达5000元以上,去冬今春,全县外销蔬菜50.8万吨,农民卖菜收入达15.2亿元,种植经济林果10万亩,产值达10.2亿元。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