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结合今年以来强降雨造成的泥石流、洪水损毁房屋灾情,认真履行部门职责,迅速开展农村灾损房屋排查整治工作。
州、县市两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组织开展乡村建设工匠建房安全知识培训,严格落实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相关规范标准和建房“四到场”制度,建立巡察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建房行为。进一步健全农房安全隐患动态监测机制,结合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农村住房边坡隐患风险排查。
对前期全州自然资源部门排查的7753户切坡建房点进行分析研判,对高风险和农房损坏的进行重点核实。8月28日至9月10日,成立由两名副局长任组长的两个督导组,结合降雨造成的灾情,深入10县市与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开展农村宅基地切坡(山)建房安全管理工作督导和自检自查,共到18个乡镇40个村260多户切坡建房隐患点开展实地督导,现场指导和安排县市、乡镇、村工作人员加强动态监测、降雨预警、紧急避险、临时安置、现场警戒、清淤解堵、安全监管、技术支援等方面工作,并对相关农户进行安抚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对属于农村低收入群体六类对象受灾户的危房改造和恢复重建工作进行安排。
通过县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深入实地核查,核清《楚雄州农村切坡建房安全风险隐患基础台账清单》,全州受损房屋总计1095户,其中,一般受损1020户、严重受损62户、倒塌(含局部)13户。同时,结合今年强降雨灾情,组织县市开展自然灾害住房受损情况排查。按照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已对相关农户开展政策宣传动员,要求县市及时将这些农户的房屋受损情况开展危险性认定,认定为C、D级的房屋不允许住人,及时开展修缮加固或者重建;符合农村低收入群体六类对象的,列入2026年计划,录入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通过反复摸底,拟定2026年实施504户农村危房改造和231户农房抗震改造计划,已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争取明年计划任务。通过督查核查和问题剖析研判,基本掌握了全州农村受灾房屋情况。
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及时将我州农房因灾受损情况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同时,按照职能职责切实履行好实施农房质量安全工作责任,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与相关部门强化工作衔接,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制订工作任务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和销号机制;倒排工期,及时督促指导乡镇推进工作,确保整改任务圆满完成;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和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全面深入开展农村房屋质量安全科普教育,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及时总结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进展成果和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强化督导建机制,将按照县市工作实际开展督导直至整改结束;在形成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逐步健全农村建房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