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县市动态 >> 正文

武定 以产业兴旺为引擎开启乡村振兴新篇

发布日期:2022-01-17 10:24:39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 点击:[]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脱贫摘帽后,武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为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来部署。强化“重农意识不减、惠农方向不变、强农力度不弱、富农目标不移”的总要求,以产业兴旺为引擎,在广袤的罗婺大地上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兴产业脱贫摘帽

武定县国土面积3322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36个村(社区)、1572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8.1万人,山区面积占97%,少数民族人口占56.4%。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贫困县,2011年被列入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县,2014年被云南省列入革命老区县,是全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楚雄州唯一的深度贫困县。通过五年的脱贫攻坚,于2020年底实现117个贫困行政村全部出列,25857户101524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

近年来,武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工作,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气候和区位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强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武定高原特色农业“九大”主导产业,加快建成一批富有特色、规模适中、辐射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基地,为全县如期脱贫、接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2021年1至9月,全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33899万元,增速10.2%,带动6万余户农户发展产业增收12.25亿元,为实现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着力培育特色种植龙头产业

建成了以白路、环州为主的5万亩早青豌豆种植基地,以猫街、高桥、狮山、发窝为主的5万亩高山绿色蔬菜基地,以狮山镇樱桃(桃、梨)、己衣镇芒果、东坡乡柑橘为主的3万亩优质水果基地,以白路中沟核桃为代表的42万亩特色林果基地,以田心、万德为主的1万亩早青蚕豆种植基地,以春江、同来公司为主的36万平方米人工食用菌生产基地。

2016年,先后引进了武定县德天壹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武定奔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云南渝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在达卧村、东坡路基干村、白马口红坪村流转土地,发展柑橘等优质水果种植。截至目前,共种植091无核沃柑、金秋沙糖桔、椪柑、桔柚等6000余亩,亩产2500公斤,亩产值可达1.8万元,进入盛产期后预计可以稳定在亩产4000公斤以上,可实现产值3000万元,有效地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2020年,云南昊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高桥镇租赁4000亩土地建设高原特色叶菜生产基地。争取到沪滇扶贫资金2450万元、农业产业发展资金630万元,建设钢架大棚205亩、标准化喷灌设施3800亩,主要生产菜心、芥蓝、豆苗等高原特色蔬菜。目前,在该公司租赁的4000亩土地中,2000多亩已投入生产,实现月生产蔬菜1500吨左右,月销售额1000多万元。公司入驻高桥镇以来,每年兑付农户4000亩土地的租金480万元,支付村集体资产租赁费用200万元;产业工人需求超过500人,月均发放村民务工工资100万元左右。可实现年生产生态蔬菜10800吨、实现经济效益13200万元。

特色生态畜禽养殖强后劲

依托江西正邦、云南荣云泰、春沐公司、武定县彝峰种鸡场等企业发展特色畜禽养殖业,全年生猪存栏30.1万头、出栏38.5万头,肉牛存栏6.68万头、出栏3.1万头,肉羊存栏20.8万只、出栏14.04万只,家禽存栏159.05万羽、出栏299.88万羽,实现肉类产量3.4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12.68亿元。全面完成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推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突出加快以武定鸡、小耳朵黑山羊、生猪、肉牛为主的特色畜禽养殖基地建设,实现畜牧业产值12.68亿元,同比增长7.5%;肉类总产量3.48万吨,同比增长10.7%。

2017年6月,武定县引进江西正邦集团投资4.8亿元建设40万头生猪养殖循环农业生态园项目。2020年3月底,在武定县高桥镇赊甸村建成存栏母猪1.65万头、年出栏仔猪40万头的生猪繁殖场,到2021年,全面实现年出栏仔猪40万头目标。

围绕正邦集团40万头生猪产业发展目标,武定县计划建设养殖规模为1000头、年出栏肥猪2000头的标准化养殖单元200个。到2022年末,全面实现标准化生猪养殖出栏达40万头目标。

发展壮大产业化组织

突出抓主体培育,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在全县11个乡镇成立以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任理事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25个,吸纳了24774户农户入社。累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53个,其中,省、州级农业龙头企业37户(省级5户、州级3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50个(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10个、州级示范社19个),家庭农场52户(通过省级认定3户、州级认定7户、县级认定 42户),种植养殖大户814户。

武定臻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武定壮鸡的原种保种、养殖和销售为主,养殖场占地1800亩。其中一个是武定鸡原种保种场,一个是武定壮鸡商品鸡养殖场,年出栏鸡苗72万羽、脱温鸡苗25万羽、商品鸡8.6万羽。2021年被认定为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武定县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优秀会员企业、“绿色食品牌”州级产业基地、公司“鸡先森”商标获得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品品牌。公司年产值2176.90万元,产品产销率达 98%;利润总额123.86万元。在实现公司效益的同时,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发放脱温鸡苗回收成品鸡的模式带动周边4355户农户(其中贫困户2560户)发展养殖业增收958.1万元。每年支付土地流转租金12余万元,支付员工工资205万元。以“入股 分红”的模式,每年支付给当地村集体经济分红3.5万元,打响了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品牌质量稳步提升

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9个、绿色食品2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有机产品5个),无公害农产品粮经作物产地认定面积19.9万亩、蔬菜产地10.3万亩、林果产地23.7万亩、水产品产地0.4万亩,畜禽产地规模96万头(只);涉农商标102个。以“武定鸡”地理证明商标,“武狮”“狮山”云南省著名商标,“发窝土”“云味坊”楚雄州知名商标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农村电子商务取得新突破

2018年9月,武定县成功列入2018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县,争取到中央专项资金1486万元。截至目前,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县级物流分拨中心1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11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68个,引入了本来生活网、拼多多、苏宁拼购等多家电商平台,县、乡镇、村三级物流体系不断完善,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上行“最前一公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问题。

乡村旅游业如火如荼

先后编制完成了《武定县“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武定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5年)》,确保旅游开发建设科学、规范、有序。坚持旅游业与现代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理念,引导企业和农村示范户,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农庄、特色客栈、绿色种养基地。重点打造了胤泽农业观光园、卓熹生态农庄、小河湾康体休闲农庄等,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共有旅游扶贫龙头企业17家、旅游经营户498户、旅游致富带头人115人。武定县被认定命名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插甸镇水城村被认定命名为旅游扶贫示范村。2021年1至9月,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55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7157万元。

产业发展硕果累累

特色种植养殖业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后劲,罗婺大地产业发展日新月异。2021年1至9月,生猪存栏28.24万头、出栏21.89万头,肉牛存栏6.68万头、出栏3.1万头,肉羊存栏20.8万只、出栏14.04万只,家禽存栏159.05万羽、出栏299.88万羽,实现肉类产量3.4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12.68亿元。发展种植高原特色蔬菜16.74万亩,实现产量34.91万吨、产值8.19亿元。种植滇重楼、三七、黄精、丹参等为主的优质中药材13.24万亩,实现产量1.06万吨、产值8.31亿元。以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创建为载体,稳定和提升粮食生产保供能力,全年种植粮食作物48.37万亩,实现产量13.01万吨。发展种植优质水果4.27万亩,实现产量4.92万吨、产值3.4亿元。种植核桃42万亩,实现产量0.48万吨、产值0.96亿元。发展种植以香菇、平菇、金针菇、羊肚菌等为主的人工食用菌39万平方米,实现产量3900吨、产值2.1亿元。种植特色花卉0.89万亩,实现产量2.01亿枝、产值3.34亿元。种植烤烟7.37万亩,收购烟叶19.89万担,实现产值2.96亿元,上缴税收6502.5万元。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