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不断挖掘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积极搭建“彝乡名匠”大舞台,将培植乡土人才、彝乡技师作为全市人事人才工作重点,逐渐擦亮乡村振兴的一张张名片。
在全市人才工作规划中,禄丰市将“彝乡名匠”、名匠工作室作为培植乡土人才的重点,由市人社部门牵头负责,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为乡土人才协调企业,在政策、资金、资源上给予帮助支持,制定“彝乡名匠培育计划”,加大培训力度,选送具有代表性的彝乡人才参加省、州深层次的培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该市紧盯产业链发展,结合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业等紧缺技能人才缺口,用“名师带徒”的方式,开通彝乡技能人才培养直通车。定期不定期组织“彝乡名匠”和“彝乡名匠”工作室开展行业性、区域性之间的技术交流和技术攻关活动,先后组织到云南滇中冶炼厂江玉花“彝乡名匠”工作室、中国南方电网楚雄供电局朱晓丽“彝乡名匠”工作室进行观摩学习。认真总结推广人才培养经验,让他们有市场、有舞台、有创收。
一个民族品牌的培养,靠一朝一夕是不可能的,只有坚持久久为功,用“滴水穿石”的韧劲,下足绣花功夫,方能有所建树。从2018年开始,禄丰市相继培育建成电气工程名师窦繁,全国种粮大户、农机具维修专家郑署蝾,彝族刺绣名家普华珍和云南楚丰新材料集团云钛公司电气工程名师和贵星“彝乡名匠”四个工作室。
目前,禄丰市共有10位彝乡名匠和四个“彝乡名匠”工作室,通过示范引路,名师带徒等方式培植出80 多位青年技能骨干人才,服务范围涵盖农业发展、制造业、文化旅游等一二三产业重点行业领域,彝乡名匠的人才效应已经逐步显现,为推动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