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1276 公开目录:财政预决算报告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08-10-23 09:47:00 文  号:
标 题:
楚雄彝族自治州200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楚雄彝族自治州200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楚雄彝族自治州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我州200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3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以促进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努力克服地震、干旱和能源紧缺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困难,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州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收支超额完成了州九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任务。

2003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实现290,33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9.1%,比上年增长14.1%。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实现193,45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8.5%,比上年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实现96,877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10.3%,比上年增长13.5%。

全州地方财政支出实现289,599万元(不含国债和扶贫等列省级支出的直汇资金30,30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52.5%,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州级支出73,405万元,比上年增长8.3%;县(市)级支出216,194万元,比上年增长22.5%。全州地方财政支出中,一般预算支出286,681万元,基金预算支出2,918万元。

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90,633万元,税收返还76,554万元,各项补助收入115,667万元,上年结余9,889万元,调入资金9,541万元,收入方总计302,284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86,681万元,上解省级支出7,761万元,支出方总计294,442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7,842万元(主要是结转省以上专款)。

全州地方财政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6,24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676万元,上年结余858万元,收入方总计9,778万元;基金预算支出2,918万元,调出资金4,701万元,支出方总计7,619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2,159万元。

州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28,280万元,税收返还57,153万元,各项补助收入76,682万元,下级上解收入2,829万元,上年结余8,743万元,调入资金3,728万元,收入方总计177,415万元;一般预算支出71,825万元,上解省级支出1,961万元,补助下级支出97,708万元,支出方总计171,49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5,921万元(主要是结转省以上专款)。

州级地方财政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69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676万元,上年结余436万元,收入方总计3,807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58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578万元,支出方总计2,15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649万元。

以上数字均为州内决算汇总数,待与省结算后,部分数字还会有变动,届时再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

围绕完成2003年财政收支任务,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 积极筹措资金,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通过合理安排新增财力和积极争取上级补助,2003年全州财政专项支出大幅度增长,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州投入交通、水利、城镇三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达35,685万元。确保了南永公路和哀牢山公路建设、安楚公路拆迁、丙巷河水库续建、九龙甸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是继续保持对“两烟”和冶金矿产业扶持力度,确保财政增长。2003年州级继续安排2,2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楚烟企业开拓市场和推广烤烟生产提质增效措施。“两烟”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加,有效支撑了全州财政总收入的持续增长。用预期收益扶持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的方式,重点支持德钢加快技改进度。通过技改,德钢纳税持续增长,已成为县级财政增长的亮点。

三是努力筹措资金,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针对国企改革中筹措改革成本困难这一突出问题,通过增加预算安排、核销财政周转金和向上争取等方式投入企业改革资金11,416万元,为推进国企改革提供了财力保障。此外,州级财政还以贴息方式引导信贷资金支持42户龙头企业,促进企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四是加大扶贫投入。全州扶贫投入达14,186万元,比上年增长2.2%。异地搬迁、小额信贷和对贫困村实行重点扶持等各项扶贫措施进一步得到落实,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五是积极争取抗震救灾资金。2003年我州大姚连续发生两次强烈地震,给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州委、州人民政府在全力抓好抢险应急工作的同时,积极向中央和省争取支持,年内已到位财政救灾资金22,006万元。财政部门对救灾资金实行专项调度,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保证了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是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切实增加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投入。全州教育事业支出达59,302万元,比上年增长10.1%,占全州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为20.7%,超过《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规定的目标要求,保证了教学机构运转和师院扩建、中小学危改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全州科技支出达2,710万元,比上年增长0.6%;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支出分别达到24,007万元和2,679万元,支持了“非典”预防工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奖优免补试点的如期启动。此外,通过落实州级配套资金,支持乡镇建成了一批文化活动设施。

(二) 加强征管,实现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全州各级财税部门把组织收入作为执行年度预算的首要工作,切实加强征管,努力实现增收。税务机关面对执行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性减收压力,讲政治、顾大局,在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切实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积极推行饮食服务业使用有奖定额发票等征管措施,进一步挖掘增收潜力。财政部门在继续抓好公安、法院、工商、环保和计划生育五个执收执罚部门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的基础上,按照“收支两条线”改革要求,将中央和省规定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收入和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时清理入库,全州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7%,比上年增1.6个百分点,确保了地方收入的稳步增长。

(三) 统筹兼顾,确保工资发放、机构运转和社会保障支出

一是在预算安排和执行中,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把“保工资、保运转”作为支出的重点,优先保障工资和机构正常运转支出。进一步完善工资统发管理,完成了全州中小学教师工资上划县级管理工作。针对县乡财政面临的困难,州级通过向省争取支持和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2003年州级财政对县级的体制补助、工资性转移支付补助、税费改革和一次性困难补助资金达64,355万元,有效缓解了县乡财政运转困难,确保了“边疆津贴”和增资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是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我州城镇低保对象和国企改革中需由财政承担的经常性费用增加的实际,州县财政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努力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保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 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州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及时组织力量,充实税改工作机构,全面开展了税费改革政策宣传。按照“取消乡统筹,取消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三年内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制度,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建立村内筹资投劳‘一事一议’制度”的改革内容,以实现“村村减负,户户受益”为目标,认真做好调查测算和方案的拟定报批工作。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国家明令取消的农民税费负担已全面停止执行,试点方案已逐级审批到乡镇。通过改革,农民的负担形式主要规范到农业税及其附加上。全州农民人均负担26.37元,亩均负担28.75元,与2002年相比,农民人均减负39.06元,亩均减负39.4元,全州平均减负率为59.7%。中央和省对我州的7,911万元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已全部下达10县市。目前,新的农业税负担已落实到户,各项配套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五) 积极探索,努力推进财政改革

一是按照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细化部门预算的改革要求,经州人民政府批准,在州级5个部门33家单位开展了部门预算编制试点工作。试点单位的部门预算,做到了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统筹,支出事项进一步细化,按法定程序报请州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批准后执行。二是在州级5个部门33户预算编制改革试点单位和楚雄市、南华县积极稳妥地开展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国库管理改革试点。在金融部门和试点单位的热忱支持下,试点单位的支出行为进一步规范,支付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州级非试点单位的全部政府采购支出,已实现了国库直接支付。

(六) 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加强财政干部培训,增强监督意识,提高监督技能,努力适应新时期财政监督工作。二是按照《楚雄州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加强对财政资金拨付情况进行监督,提高专项资金到位率。三是继续开展国债资金和救灾、教育、支农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挤占、挪用行为。全年共开展专项检查7次,纠正和处罚违纪行为4件,责令并监督单位归还被挤占的财政资金84.5万元。四是完善扶贫资金和国债资金报账管理制度,做到“专户汇拨、报账回补、封闭运行”,欠拨扶贫资金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各位代表,2003年我州财政工作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经过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超额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财政收支目标,确保了全州财政收支平衡。但仍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财源结构单一的状况未得到改变,收入增长对卷烟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2003年入库的卷烟消费税、增值税及其附加为185,108万元,占全州总收入比重达63.8%,比上年增0.2个百分点。卷烟税收增收额占全州增收额的67.9%,财政增收主要来源于卷烟。

二是地方收入比重偏低。在全州财政总收入中,地方收入仅占33.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1个百分点。

三是县级财政增长乏力,自给率持续下降。2003年县级总收入占全州总收入的比重只到32.6%,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全面落实,比重还将下降。由于县级收入基数低、增长幅度小,而刚性支出又急剧增加,2003年县级财政自给率仅为53.2%,比上年下降9个百分点,其中8个补贴县的自给率为30.2%,又比上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

四是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县乡政府债务,已转化为潜在的财政风险,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更为艰巨。

五是随着国企改革进度加快,一批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将被列入改革日程,财政一次性支付的改革成本和应承担的经常性支出将急剧攀升,而且经常性支出将在较长时间内演变为财政的刚性支出。

对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正确应对。

二、200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04年我州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州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打牢财政增收基础,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监管,努力增收节支,促进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全州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相关计划,2004年全州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311,051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16.9%,比上年决算数增7.1%。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安排209,366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17.5%,比上年决算数增8.2%;地方财政收入安排101,685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5,130万元,基金预算收入安排6,55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15.8%,比上年决算数增5%。地方财政支出预算安排232,219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24.4%。在总收入中,州级安排206,170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5.4%;县市级安排104,881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10.7%。

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95,130万元,税收返还补助79,278万元,各项补助收入54,656万元,调入资金4,520万元,收入方总计233,584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25,664万元,上解支出7,920万元,支出方总计233,584万元,收支平衡。

全州地方财政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6,555万元,基金预算支出6,555万元,收支平衡。

州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28,920万元,税收返还补助58,077万元,增资补助2,038万元,争取省财力补助3,000万元,调入政府留成烟差价款补助4,520万元,县市体制结算2,000万元,收入方总计98,555万元。一般预算支出74,319万元,其构成是:州级正常支出39,000万元,预备费2,000万元,专项支出33,319万元;补助八个县支出22,090万元;上解支出2,146万元;支出方总计98,555万元,收支平衡。

州级地方财政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75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750万元,收支平衡。

三、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全面完成2004年财政预算任务

2004年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各级财税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州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在州委的领导下,着眼加快发展这一主题,认真履行各项职能,围绕加快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扎扎实实做好各项财税工作。

(一)促进经济发展,打牢增收基础

围绕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发展非公经济和招商引资,认真落实加快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措施,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运用税收、贴息、融资担保等手段,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资的机制,促进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统筹运用政府信用合作资金和财政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积极筹措改革成本,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度。加大农业和扶贫开发投入,努力改善农业和贫困地区的发展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要求,认真总结县域财源建设经验,切实做好基础工作,积极争取省对我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努力培育优势产业和骨干财源,壮大县域经济,实现财政增收。

(二) 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完成收入任务

认真贯彻执行税收政策法规,切实加强税源监控,堵塞收入管理中的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在强化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同时,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和行政性收费收入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努力增加地方收入。

(三) 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支出预算

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支持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妥善处理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在继续做好“两个确保”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管理。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奖优免补试点工作;增加文化体育事业投入,进一步改善县乡文体活动设施。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重视县乡普及义务教育欠账问题,分级、分年度筹措资金,逐步化解历史欠账。

(四) 坚持勤俭办事,切实做好节支工作

近年来,我州财政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但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偏低,可用财力增量较小,加之刚性支出大幅度增长,收支矛盾较大,特别是县乡政府欠账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突出问题。要高度重视节支工作,继续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过快增长。坚持勤俭节约、量力而行,从源头上遏制无财力保障的建设和购置行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事关公共需要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上。。

(五) 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推进财政改革

按照财政改革的总体思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适时推进财政改革奠定基础。一是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和降低农业税率实施方案的调查研究,建立和规范与税费改革相关的各种制度,切实巩固改革成果。二是认真总结县乡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试点经验,为全面推进改革奠定基础。三是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对现行财政体制作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研究新体制的着力点,增强新体制的约束力,完善州对县市、县市对乡镇的财政体制,充分调动县乡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增强县乡财政实力。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的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州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在州委的领导下,落实好本次人代会作出的各项决定,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圆满完成全年的财政预算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