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22-08310011 公开目录: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2-08-31 09:37:44 文  号:楚政通〔2022〕61号
标 题: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成文日期:2022-08-30 08:00:00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楚雄高新区管委会:

现将《楚雄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8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楚雄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云政发〔2021〕29号)和《楚雄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结合楚雄州实际,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目标和任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均衡化发展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打造“双创”升级版,实施“六大行动”、科教兴楚战略、人才强州战略,为楚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

到2025年,我州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提升行动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论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技能,重点开展5项提升行动。

(一)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落实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与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方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评价、考试制度,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引导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广泛开展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组织广大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和动手制作等方式培养科学兴趣。整合社会科普资源向农村中小学倾斜,为农村青少年创造学习科学奥秘的机会。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结合的教育模式,将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发展重要内容,不断完善科学教育质量评价和青少年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州教育体育局牵头,州委宣传部、州发展改革委、州科技局、州财政局、州广电局、团州委、州妇联、州科协、州社科联配合)

——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加强大学科普教育,支持在校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鼓励科研院所、站(馆)及企业向在校师生开放,为大中专学生提供科研实践基地。引导大中专学生树立科学思想,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大中专学生科学研究和就业创业能力。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将科普教育与实验实训紧密结合。(州教育体育局、楚雄师院牵头,州委宣传部、州发展改革委、州科技局、州广电局、团州委、州科协、州社科联配合)

——实施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加强科学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普及制度,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拓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空间,组织好全州、全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无人机竞赛、青少年科学课堂等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兴趣。五年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征集项目不少于1500件。(州教育体育局牵头,州科技局、州妇联、州科协、州社科联配合)

——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将科学精神纳入教师素质提升重要内容,加强中小学“创生性”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在科学教育中当好“课程的创生者”,切实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打造适应新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整合各部门资源,加大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五年内培训中小学骨干科技教师100人以上,培训科技辅导员500名以上。(州教育体育局牵头,州科技局、州妇联、州科协、州社科联配合)

——开展校内外各类科学教育资源整合工程。推进馆校合作行动,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资源,助推“双减工作”。开展科技节、科学营等活动,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知识培训,提升学生创作科技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家庭科学教育的引导,提高家长科学教育意识和能力,为青少年科学教育营造良好环境。鼓励社会力量组织科学实践体验活动,促进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积极鼓励基层组织、民间公益组织、社会团体等开展普及性科技服务活动,扩大参与面和影响力,营造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整合各方科普资源,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州教育体育局牵头,州委宣传部、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科技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生态环境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卫生健康委、州应急局、州财政局、州广电局、团州委、州妇联、州科协、州社科联配合)

(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创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工作,丰富农村科普资源,促进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科普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打造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爱党、爱国、爱农村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弘扬相信科学、和谐理性的思想观念。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健康楚雄”行动、防灾减灾、移风易俗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群众性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乡风文明行动计划,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农村的优秀文化复兴、振兴,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培养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让更多的乡土人才成长起来,夯实群众素质提升和乡村振兴基础。组织农民及涉农干部职工参与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传播科学的生产生活理念,推动科学技术普及,激发农民提升自身素质、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州委宣传部、州科技局、州科协牵头,州委组织部、州文明办、州委网信办、州发展改革委、州卫生健康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教育体育局、州民族宗教委、州民政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生态环境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应急局、州市场监管局、州广电局、州林草局、州乡村振兴局、州社科联、州农科院、州地震局、州气象局配合)

——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以建设楚雄现代化农业为引领,面向构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新需求,依托各类培训平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大力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新型农民,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每年评定农民技术职称500人以上,鼓励科普工作成效突出的能人实施科普项目,发挥乡土人才领头雁作用。开展农村电商、农村物流、农业仓储等新型职业技能人才培训,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双创”活动。统筹社会教育资源,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10万人次以上,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200名以上。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深入开展妇女手工技能、种养殖技能、进城务工技能以及法律知识方面的知识培训,帮助农村妇女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州农业农村局牵头,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商务局、州林草局、州乡村振兴局、州妇联、州科协、州社科联、州农科院配合)

——发挥科技支撑乡村振兴作用。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不断探索惠农科技创新模式,解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薄弱的问题。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社团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实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推广科技小院、院(校)地共建、村会合作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吸引各类优秀技术、管理、经营人才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100人以上、科技特派团5个以上,服务“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建设和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支持农业扶贫车间、农民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示范协会、科技小院等方式开展科技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引导专业技术学(协)会等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推广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设施,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加强村组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当好班长带好头。(州科技局牵头,州教育体育局、州财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林草局、州乡村振兴局、州科协、州社科联、州农科院配合)

——提升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脱贫地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整合社会科普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倾斜。通过开展民族科学素质培训,提高边远地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群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增强内生发展能力。开展“乡贤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壮大乡贤队伍,发挥乡贤桥梁、智库和带头作用。继续推进民族科普工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行政村、自然村,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建设和少数民族双语科普教育示范,丰富民族地区科普教育资源。推动区域民族文化融入现代科普教育,以点带面开展精准科普培训,营造国家通用语言交流使用环境,进一步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州民族宗教委、州教育体育局、州科协牵头,州发展改革委、州财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林草局、州乡村振兴局、州社科联、州农科院配合)

(三)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抓牢支柱优势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劳动大军,更好融入创新型楚雄建设,服务产业强州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开展向“中国梦·劳动美”、兴楚人才、彝州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新时代产业工人典型代表学习活动,持续开展“劳动者风采”、张桂梅精神、朱有勇先进事迹宣传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州总工会牵头,州委组织部、州委宣传部、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财政局、州广电局、团州委、州妇联、州科协配合)

——实施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以“当好主力军,建功新时代”为主题,持续开展各类工种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支持创建劳模、工匠和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强州战略,把人才引进、培养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工作抓实。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科协等科技创新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计划。组织开展“五小”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双创”工作取得新成效。(州总工会牵头,州委组织部、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发展改革委、州教育体育局、州科技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财政局、州市场监管局、州广电局、团州委、州妇联、州科协、州社科联配合)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完善覆盖城乡劳动者、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支持技师学院、医专、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培训,培训突出科学素质、安全生产、卫生健康等内容,推动职业教育、就业培训、技能提升相统一的产业工人终身技能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人群技能培训,促进新生代农民服务城市化发展。创新性开展网络直播、网约配送、互联网营销等新型就业群体的职业技能工作,促进就业群体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州委组织部、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教育体育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卫生健康委、州应急局、州林草局、州乡村振兴局、州总工会、州司法局、团州委、州妇联、州科协、州社科联配合)

——推动企业家服务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发扬企业家干事创业精神,引导企业家服务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依托科技专家站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培养使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发挥“科创中国”“学习强国——国家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服务平台”“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技能学习平台”等平台作用,支持企业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双促进”行动。发挥云南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网络平台作用,加强快递员、网约工、互联网营销师等新群体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推动新型职业健康发展。(州科技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州委组织部、州农业农村局、州商务局、州财政局、州林草局、州总工会、团州委、州妇联、州科协、州社科联配合)

(四)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现代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实施“智慧助老”和“健康楚雄”行动,提高老年人适应新时代的能力,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开展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老年智慧服务行动,不断优化数字网络医疗服务平台,促进老年人融入智慧时代。依托社区老年大学、社会养老机构、社区科普大学等,开设智能手机使用等相关培训,提高应用智能技术能力。为老年人开展数字时代网络信息安全教育,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增强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州发展改革委、州卫生健康委牵头,州委组织部、州委宣传部、州委网信办、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妇联、州科协、州委老干部局、州社科联配合)

——推进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老年健康服务中心、卫生科技社团等服务功能,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养老机构、进家庭。以各部门、各单位的老年工作为主体,开展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知识讲座、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组建老年健康服务团,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在线上、线下开展老年健康“云教育”服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科学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合理用药、疫情防控等健康科学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州卫生健康委牵头,州委宣传部、州科技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广电局、州教育体育局、州科协、州委老干部局、州社科联配合)

——实施银龄科普行动。调动广大老年人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老龄人余热,不断壮大老年科普志愿者服务组织,实现广大老年人老有所为的社会愿望。发挥老年协会、老科协等老年组织的作用,吸收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加入专家科普报告团、讲师团、专家服务站,在社区、农村、校园、企业开展卫生健康、科技咨询、文艺服务等活动,弘扬老年人感恩社会的传统美德。(州委老干部局牵头,州委宣传部、州科技局、州民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广电局、州科协、州社科联配合)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认识教育,提高科学决策执行能力,牢固树立科学执政理念。深入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宣讲制度,加强学习教育培训,推动全州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增强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本领,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员干部和公务员作风革命,树牢效能意识。结合新时代要求,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提升科学履职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把科学素质作为党员干部和公务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政治素养和科学素养“双提升”,坚定不移落实党员干部和公务员作风革命。(州委组织部牵头,州委宣传部、州科技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

——加强领导干部科学素质教育培训。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公务员培训规定》要求,把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作为队伍建设目标,利用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和楚雄平台、云岭先锋、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等平台,开展“身边课堂”教育学习,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开展党校、党员干部实践培训,常态化安排前沿科技知识和全球科技发展趋势等学习内容,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培养,增强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能力。大力开展面向基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特别是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脱贫地区干部的科学素质培训工作。(州委组织部牵头,州委宣传部、州科技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科协、州社科联配合)

——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公务员录用考察和任职考察中,强化科学素质、科学思维等要求。(州委组织部牵头,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

三、重点工程

围绕楚雄高质量跨越发展,推动科普供给侧改革,优化供给效能,实施5项重点工程。

(一)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建设,提升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服务意识。深入挖掘科技设施科普功能,为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提供平台。

——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建设。支持国家、省、州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结合项目实施,把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列为项目实施内容之一。将科普工作实绩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聘、科技创新基地考核评价因素,提高社会各界对科普工作的认识。推进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成果科普服务评价,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组织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服务机制,推动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发展。不断探索“企业+院所”、“基地+人才”等多种模式科普平台,创新多种科普产研载体运行模式。(州科技局牵头,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教育体育局、州财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科协、州社科联、州农科院配合)

——推动建立科技资源有效服务公众的创新模式。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技社团等开发建设科普资源、参与科普工作。加强与传媒、科普服务组织合作,适时普及科技新成果。挖掘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科普资源,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等开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或创新工作室,并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州科技局、州教育体育局牵头,州委宣传部、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财政局、州广电局、州科协、州社科联、州农科院配合)

——强化科技工作者服务社会的意识。弘扬科学家精神,举办“大手拉小手·科学家进校园”科普报告和开展“彝州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评选宣传活动。在有条件的科技创新机构建立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宣讲科技界优秀典范,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建设,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自立自强、建功立业,担当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表率。提高科技人员科普服务能力,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方面热点焦点问题,宣扬社会正能量。扩大科普志愿服务队伍,吸纳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参与科普服务,积极开展科普创作和科技传播。支持科研工作者将新成果转化为科普产品,创新科技教育与科技传播工作。(州科协牵头,州委组织部、州委宣传部、州教育体育局、州科技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卫生健康委、州广电局、州社科联、州农科院配合)

——推进“文化、科技、卫生”科普惠民乡村行。组织各级文艺队伍到乡镇开展新时代文艺演出,弘扬新时代中华精神。调动各级科普大篷车常年深入边远乡村中小学校,为边远地区青少年学习科技知识搭建平台。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卫生医疗人员深入乡村开展科技服务,为基层群众解决科学生产生活难题。通过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科普资源常下乡活动,让科普惠及更广大基层群众。(州委宣传部牵头,州文化和旅游局、州科技局、州卫生健康委、州教育体育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广电局、州科协、州社科联、州农科院配合)

(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加强新时代科普创新资源开发和传播能力建设,推进科普信息化与“数字楚雄” “一部手机治理通”等深度融合,完善科普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建设。

——实施科普创作计划。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以“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个面向要求开展科普创作。大力开发科普创新展品、科技创新成果科普素材、科普影视作品、科普图书、科普剧等科普作品,繁荣科普创作。充分利用我州彝族文化、旅游文化、生物多样性等优势,动员社会各界创作具有楚雄特色的科普作品。(州科协牵头,州委组织部、州委宣传部、州委网信办、州科技局、州民族宗教委、州财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社科联配合)

——实施媒体网络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大力发展新媒体科学传播,鼓励在户外电子屏、公共交通、景区景点等各类媒介增加科学传播公益广告内容,支持主流媒体等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增加科普内容,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办好“楚雄科普”手机终端服务,每年向公众分享科普资源15万人次以上。运用好各级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等平台,扩大科普知识传播覆盖面。加强媒体从业人员能力培训,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科学素质和科学传播能力。推动媒体与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沟通合作,建立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州委宣传部牵头,州科技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广电局、州科协、州社科联配合)

——实施智慧科普建设工程。加强“科普楚雄”建设,推进科普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新技术深度融合,创新科普精准化传播方式,利用现有资源搭建科学传播网络平台和科学辟谣平台。继续实施“科普中国”落地应用项目,完善各类LED科普大屏、电子科普橱窗等科普信息化载体与现代智慧数据等深度融合建设。充分利用移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分析、采集公众需求科普数据,实现科普信息精准推送服务。发挥各级各部门职能,将优质科普资源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倾斜,扩大科普服务基层覆盖面。(州科协牵头,州委宣传部、州委网信办、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教育体育局、州科技局、州民族宗教委、州财政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广电局、州林草局、州社科联、州农科院配合)

(三)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机制,实现科普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广覆盖。

——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远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县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布局,科学规划。科学配置科普资源,盘活存量与发展增量相结合,统筹区域、城乡和不同类型科普设施的发展,适当向乡村振兴重点地区倾斜,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实现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科普服务的公平普惠。(州发展改革委、州科协牵头,州科技局、州财政局配合)

——推进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加强科技馆与博物馆、文化馆等融合共享,构建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现代科技馆体系。支持县市充分利用现有场馆,整合科普资源,不断提升科学普及服务水平。加强场馆设施及阵地体系建设,建立以州、县市科技馆为龙头、流动科技馆、数字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企业科普馆为拓展延伸的现代科技馆体系。支持各级科普服务场馆开展科普展品创新研发,建设科学家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资源汇集的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州科协牵头,州发展改革委、州教育体育局、州科技局、州财政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林草局、州博物馆配合)

——加强科普基地建设。继续推进全国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建设具有产业或学科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研学实践基地。加强县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等场所的科普内容建设,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推动有条件的科研单位、高等学校、企业和各级各类科普基地(场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州科技局、州科协牵头,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教育体育局、州财政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应急局、州社科联、州农科院配合)

(四)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加强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推动平战结合应急科普体系建设。

——加强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建设。坚持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应急宣传相统一的科普宣教活动,增强公众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完善各级应急科普宣教平台建设。加强应急科普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各级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应急科普资源库,储备和传播优质应急科普资源,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应急广播等媒体平台作用,常态化开展传染病防治、自然灾害应急避险、误食有毒野生菌、食用毒性中药材的科学预防和应急处置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统筹社会力量,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建立应急科普协同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状态下,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通力配合,达到应急事件科学处置、社会满意的成效。(州委宣传部、州应急局牵头,州委网信办、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教育体育局、州科技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卫生健康委、州市场监管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广电局、州林草局、州科协、州社科联、州地震局、州气象局配合)

——加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党群社区服务中心(站)、农村科技活动室、中小学科技实验室等阵地,动员基层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为骨干力量,提高科普志愿服务质量,形成州级统筹、县级落实、乡镇全覆盖的州、县市、乡镇科普服务体系。加强科普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建设,在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文化站、农技中心、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组建科普志愿服务队,促进科普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全国和省级科普示范县市创建活动,持续推进科普小镇、科普示范社区(村)建设,建立基层科普资源共享机制。(州科协牵头,州委组织部、州委宣传部、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教育体育局、州科技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卫生健康委、州应急局、州广电局、州林草局、州总工会、团州委、州妇联、州社科联、州农科院配合)

——深入开展社会性科普宣传活动。广泛组织生物多样性、碳达峰碳中和等知识宣传普及,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科技活动周、双创活动周、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日、环境日等科普活动。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开展科普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创新科普活动形式、内容和载体,融入地区民族文化,开创性开展基层民众迫切需求的科普活动,让科技创新和发展惠及更多群众。(州委宣传部、州科技局、州科协牵头,州委组织部、州委网信办、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教育体育局、州民族宗教委、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司法局、州财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生态环境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商务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卫生健康委、州应急局、州市场监管局、州广电局、州林草局、州乡村振兴局、州总工会、团州委、州妇联、州社科联、州农科院、州地震局、州气象局配合)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专职科普人才培养,举办科普设施管理人员在职培训,加强科普岗位人员配置。积极发展兼职科普志愿队伍,不断吸纳社会优秀人才加入科普志愿队伍,五年发展科普志愿队伍人数不少于1500人。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建立科协组织。(州科技局、州科协牵头,州委宣传部、州委网信办、州发展改革委、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教育体育局、州财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社科联、州农科院配合)

(五)科学素质交流合作工程

拓展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丰富交流合作内容,提升开放交流水平。

——加强合作交流。广泛与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调动科技人才资源,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支持科技企业、科技社团开展科学素质建设交流,举办重大科普活动,五年支持学(协)会开展科普服务项目不少于30个。落实相关措施,推动青少年、妇女和教育、媒体、文化等领域科技人文交流。继续开展科学教育、传播、普及州际合作,促进科学普及互惠。(州科技局、州科协牵头,州发展改革委、州教育体育局、州民族宗教委、州民政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生态环境局、州农业农村局、州商务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卫生健康委、州应急局、州市场监管局、州社科联、州地震局、州气象局、州农科院配合)

——加强对外合作开放。坚持互利互惠共享原则,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推动公共卫生、绿色发展、科技教育等领域科普交流合作,打造高水平科普品牌。围绕提升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走出去,引进来”对外交流合作策略。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社会组织等,聚焦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灾害风险、气候变化等重大课题,充分开展科学传播和学术交流。(州科技局、州商务局牵头,州发展改革委、州教育体育局、州民族宗教委、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自然资源规划局、州生态环境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卫生健康委、州应急局、州市场监管局、州科协、州社科联、州地震局、州气象局、州农科院配合)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保障

楚雄州人民政府负责领导《楚雄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落实工作,将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实施方案》实施工作的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和单位将《实施方案》有关任务纳入有关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州科协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做好沟通联络,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全州科学素质建设工作。

各级政府负责领导当地《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把科学素质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本地总体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各级科协牵头推进《实施方案》落实工作,完善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全面推进本地科学素质建设工作。

(二)机制保障

落实目标责任机制。州人民政府与各县市人民政府签订科学素质建设目标责任书,形成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工作局面。

落实监测评估体系。组织开展年度检查,确保工作任务和目标落实。配合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及时掌握各县市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情况。

(三)条件保障

强化政策支撑。贯彻落实科普相关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探索将科普人才列入各级各类人才奖励和资助计划。

强化理论研究。围绕新科技新应用带来的科技伦理、科技安全、科学谣言等方面,开展科学素质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加强科学素质统计分析,深入开展科普对象、手段和方法等研究,打造科学素质建设高端智库。

强化经费保障。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将科普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统筹考虑和落实科普经费。提倡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设立科普基金,资助科普项目,开展科普服务。

五、工作进度

各县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做好《实施方案》的宣传、落实工作。2022—2024年全面实施。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抓好监测评估,针对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2025年总结评估,组织开展终期检查,对“十四五”期间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

解读:解读《楚雄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