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02_H/2017-09131205 公开目录: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发展 发布日期:2008-11-11 16:43:00 文  号:
标 题:
楚雄彝族自治州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成文日期:2018-11-26 09:40:01

楚雄彝族自治州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加快我州体育事业发展步伐,发挥体育在加强彝州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 [2002]8 号)精神,按照《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云南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楚雄州体育事业发展现状

(一)体育事业发展基本状况

“十五”期间,楚雄州的体育事业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和省体育局的指导下,全州广大体育工作者以承办云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为契机,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体育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全州体育事业取得了较好成绩 , 为我州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群众体育成绩显著。一是五年来,全州共获得 6 个全国群体先进单位, 14 个省级群体先进单位, 30 个州级群体先进单位。有 2 个乡(镇)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39 个乡(镇)被评为省级体育先进乡镇。有 42 家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80 名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和承办云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先进个人受到州委、州政府表彰。二是州陀螺队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第五届、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获金牌 7 枚,银牌 20 枚。三是楚雄州代表团参加云南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获金牌 4 枚,银牌 20 枚,铜牌 4 枚。我州代表团参加云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获金牌 3 枚,银牌 6 枚,铜牌 10 枚。参加云南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暨首届云南省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名列全省第二名,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四是群众健身意识不断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 7 70 周岁的各类人群已达全州总人口的 35%

2 、竞技体育持续发展。五年来,我州的竞技体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一是云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楚雄州代表团获金牌 41 枚、银牌 39 枚、铜牌 42 枚,团体总分 1425.5 分,金牌、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列全省第三名,创楚雄州代表团参加省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二是五年来我州共输送运动员 61 人,转正 22 人,参加全国比赛夺得金牌 22 枚,银牌 7 枚,铜牌 6 枚。拳击运动员熊兆荣,射击运动员范广文,田径运动员李有才等我州输送的运动员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体育比赛获得奖牌,为全国、全省、全州人民赢得了荣誉。三是我州运动队五年来参加省级年度比赛获金牌 129 枚,银牌 138 枚,铜牌 146 枚。四是体教结合,业余训练探索出新思路。在县级业余训练萎缩,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在全州部分中小学布置了 22 个业余训练网点,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使我州业余训练工作走上了正常轨道。五是州体育运动学校发展较快,竞技体育中的龙头骨干作用更加突出。州体育运动学校现已发展到 70 多名教职工, 700 名在校中专和初中生。

3 、场馆设施不断改善。五年来,我州共向省级各有关部门争取资金 1600 多万元、州政府投入资金近 4000 万元、体育部门自筹资金 80 余万元用于场馆建设。全州现有田径场 7 块、小足球场 135 块、篮球场 1345 块,其中体育馆 3 座,综合训练馆 4 个;共有排球场 43 块、网球场 17 块、游泳馆 1 座、游泳池 5 个、体育运动训练射击场 1 个、门球场 8 个、地掷球场 10 个、健身路径 8 条。总面积 105 万平方米。州民族体育活动中心现有体育场、田径场、足球场、射击场、灯光球场,游泳馆、综合馆、体育馆、体操房等体育设施,基本能够满足省级以上各类训练比赛需要。 2004 年州政府决定每年从州财政中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支持县级体育场馆建设,确保 2010 年每县建有一座多功能体育馆和一块标准田径场,每个乡镇建有一个文体活动中心。并于 2004 年开始,州政府每年投入 800 万元用于县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目前,全州各县市体育场馆建设已全面启动。

4 、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一是电脑体育彩票销售成功,在取得明显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较好。 2001 年以来,我州共销售中国体育彩票 12700 多万元,我州获收益金 800 多万元;二是积极引入和成功举办国际、国内赛事,既宣传了彝州,提升了彝州知名度,又推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五年来,共举办省级以上比赛 20 余场次,国际对抗赛 5 次;三是大胆尝试体育的商业化道路。既开发了体育市场为国家节约资金几十万元,又满足了广大群众的观赏需要。特别是 2002 年承办的云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冠名收入达 60 余万元, 2003 年举办的全州第十届运动会,冠名纯收入达 10 万元;四是积极面向社会对体育场馆实行有偿开放。以州民族体育活动中心和州游泳馆为代表的场馆经营初见效益。州体育局通过体育活动经营,场馆开放等每年总收入近 80 万元。

5 、体育改革初见成效。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二是努力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加快全州体育场馆建设、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步伐,“十五”计划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三是切实加强体育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全部实行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任前公示和试用制度。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体育工作干部队伍基本建成。四是组织完成了州体育场馆管理中心、州体育运动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五年来,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要求,努力深化体育改革,转变工作职能,基本实现了体育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向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变;体育行政部门从办体育为主向管体育为主的逐步转变;管理重心从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的根本转变;管理方式从依靠行政手段为主向依靠法律手段为主的重要转变。

(二)体育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州体育事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各级体育经费投入还不适应新时期的体育事业发展需要,体育场地设施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

2 、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体育薄弱,群众健身设施落后。

3 、青少年体育业余训练基础薄弱,竞技体育后备力量不足,优势项目、高水平尖子人才较少。

4 、体育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形式单一,结构不合理,体育资产开发和利用还不够理想,发展体育产业的各项政策还有待健全和完善。

二、“十一五”楚雄州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一)“十五”时期全州体育事业取得的成就为“十一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也存在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有限的体育资源之间的矛盾,仍将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为发展体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健康素质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体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形式,但在体育改革与发展中也必将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

(三)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体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重要的任务。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体育薄弱,体育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将逐步改变,但完成这项工作,任务将异常艰巨而繁重。

(四)全州经济的快速增长必将为体育事业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和环境,也面临着新的困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将刺激体育需求的增长,人们的体育热情将激励竞技体育,推动群众体育,促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体育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但体育与经济的关系将更加密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不能完全解决。

三、“十一五”楚雄州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保障措施

(一)指导思想

楚雄州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意见》、《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把增强全州人民体质、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全州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三位一体,体育事业与全州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方针,深化体育改革,加快我州体育事业发展步伐,努力开创我州体育事业新局面。

楚雄州体育事业发展“十一五”期间的基本思路是:突出一个重点,抓住三个机遇,推进三项工作。突出全面提高各族人民群众身体素质这一重点,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和北京举办 2008 年奥运会三大机遇,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三位一体全面协调、科学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为目标。认真贯彻《云南省全民健身条例》,积极引导全州各族人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以科学、健康、文明、高尚的体育活动占领健身娱乐阵地。进一步加强体育的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引入和承办好国际、国内一些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宣传彝州,满足群众的体育观赏需要。通过努力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 7 70 周岁的各类人群达到全州总人口的 40% 左右,青少年体育锻炼达标率保持在 98% 以上,国民体质进一步增强。竞技体育以人才培养输送为重点。实施金牌战略,抓好业余训练,加强州体育运动学校训练管理,不断提高我州竞技体育水平与竞争能力,努力使我州的运动水平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调一致。体育产业以体育服务业为基础。充分挖掘潜力,积极引导体育消费,大力培育和开拓体育市场,以开发全州体育优势资源为重点,广泛引导和吸纳社会资金投资体育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市场主体,积极做好体育彩票销售工作,逐步把体育产业培育成楚雄州新的经济增长点。体育基础设施以县市体育场馆建设为中心。精心规划、周密部署、分步实施,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物质需求。力争到 2010 年,每个县市建成一座体育馆和一个标准田径场,每个乡镇有一定数量的体育设施,城市社区拥有能满足群众基本健身需求的体育场地,使全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现在的 0.59 平方米(全省为人均 0.77 平方米),增加到 1 平方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 全国为人均 1.03 平方米 ) ,为小康体育特色县创造良好条件,从而更广泛地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三)主要任务

1 、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构建多元化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

1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云南省全民健身条例》,积极创建“小康体育特色先进社区”、“小康体育特色乡镇”和“小康体育特色县”,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确保云南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下达我州的各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

健全和完善地方各级政府为主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坚持政府与社会共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的方针,建立和完善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网络。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群的特点,提供多元化体育服务,特别要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实现区域体育、城乡体育共同发展的目标。

群众体育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以北京举办 2008 年奥运会为契机,以“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以增强人民体质为目标,积极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举办好一年一次的楚雄城区元旦万人穿城赛跑,一年一届的全州周末足球赛,“三八”女子运动会,楚雄城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运动会,举办好四年一届的全州老年人运动会;联办好四年一届的全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州残疾人运动会;组队参加 2008 年云南省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 2009 年云南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 2010 年云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力争取得好成绩;配合各单位、各部门举办系统运动会;全面完成体育“三下乡”工作;支持各体育协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2 )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场地,坚持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配套资金支持,抓紧公共体育设施、全民健身路径和全民健身乐园等项目的建设。城市社区和居民小区建设规划时要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将体育设施纳入建设规划,留出体育活动用地。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要科学实用,方便群众开展健身活动。各单位内部现有体育场地要尽可能向群众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其功能和社会效益。二是建立健全基层群众体育组织,不断建立和完善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文化活动站,鼓励单位和个人兴办各类健身俱乐部。体育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各类群众体育组织的管理和指导,结合体育先进社区建设,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完善服务体系。三是支持鼓励各单位、各群团组织、体育协会、俱乐部、社区和乡镇的文化站根据各自特点,举办经常性的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

3 )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上好体育课,开展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抓好校代表队和传统体育项目的业余训练,为各级运动队输送优秀体育苗子,要保证学生每天参加 1 小时的体育锻炼,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二是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逐步向行政村延伸。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要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十一五”期间要广泛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篮球场、两个乒乓球台”的目标。要加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站工作。全州乡镇文化站要加挂“社会体育指导站”牌子,加挂牌子后的乡镇文化站在原有职能基础上增加其指导乡镇群众性体育的工作职能。要充分发挥彝族自治州民族体育优势,对陀螺、双拐等我州优势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整理、推广,使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成为我州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交流,提高各族人民身体素质的重要内容。三是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根据各类人群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便利的健身服务,各单位各部门要支持老年人、残疾人的体育活动。要引导市民逐步树立体育消费新观念,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四是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体育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部队抓好体育工作,吸纳部队参与地方全民健身活动,促进拥军爱民活动的开展。

4 )抓好三项制度的落实。一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度,鼓励每一个公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掌握适合自身条件的基本体育技能,经常参与健身活动,增强体魄;二是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在县城和人口密集的乡镇,要坚持国家与个人投入相结合的方针,逐步建立监测点,跟踪分析我州国民体质变化规律,科学指导群众健身活动;三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坚持定期培训,持证上岗、规范管理,保持一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使之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2 、实施体育人才培养战略,全面提高我州竞技体育整体水平

竞技体育要充分发挥传统体育项目优势,强化重点,必须立足省运、瞄准全运,力争有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突出优秀体育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促进我州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和整体竞技实力的提高。

1 )认真组织竞赛。积极组队参加 2006 年在红河举办的云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 2007 年云南省第六届城市运动会, 2008 年云南省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 2010 年在文山举办的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以及一年一度的云南省青少年年度比赛,努力使我州运动队竞赛成绩达到全省中上水平,使其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举办好 2007 年楚雄州第十一届运动会, 2008 年楚雄州第四届中学生运动会。

2 )加强业余训练。县(市)体育部门要认真抓好业余训练。县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业余训练经费,完善训练设施,改善训练条件,做到教练、经费、场地三保障。

  3 )加强体校建设。州体育运动学校自 1996 年成立以来,依托州体育局场馆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训练质量,在招生、管理、教学、训练等方面位居全省 7 所运动学校前列,培养输送了大批体育人才,为我州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适应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体育运动学校要借教育改革的东风,加快改革步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积极发挥彝州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龙头及支撑作用。

  4 )改革竞赛体制。要研究制定符合青少年成才规律和训练规律的竞赛制度、运动员输送奖励制度,对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促进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国家对在体育事业中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的规定,对我州在全国、全省运动会上成绩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实行奖励,激励他们创造优异成绩,为彝州争光。

5 )加强体育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全州体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培养爱岗敬业精神,不断提高体育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学习培训、选拔任用、实践锻炼和监督管理等制度 , 不断加强体育干部队伍建设;三是要注重运动员队伍的思想文化教育,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期运动队伍结合起来,大力弘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努力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3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发展体育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体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体育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创造条件,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必要支持。体育部门要加强对体育产业工作的领导,规范体育市场管理,增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搞好服务,积极引导体育消费,营造良好的体育市场环境,促进全州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体育产业发展主要以体育健身服务为基础,抓好体育彩票销售,有偿开放体育场馆,举办或联办高水平体育赛事三大环节,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盘活体育资源,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发展相关产业。积极引导大众体育健身消费,培育体育市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逐步使体育产业成为第三产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1 )电脑体育彩票销售。自 2006 年起每年全州总销售量递增 500 万元,既 2006 年全州总销售量为 2000 万元, 2007 年为 2500 万元, 2008 年为 3000 万元, 2009 年为 3500 万元, 2010 年为 4000 万元。

2 )体育场馆开放经营。每年纯收入不少于 60 万元,每年递增 5 万元,至 2010 年达 80 万元。

3 )体育活动经营。每年总收入不少于 10 万元,每年递增 5 万元,至 2010 年达 30 万元。

4 、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要抓住国家实施“民康工程”、“雪炭工程”和我州实施县级体育场馆规划建设的机遇,重点抓好县级体育场馆建设和新农村乡镇体育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做好城乡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严格按照《国家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村镇规划标准》的要求,根据不同区域人口数量的多少规划新建公益性体育设施,保证 2010 年全州各县市乡镇、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目标的实现。

1 2006 年主要体育场地建设。动工新建“民康工程”州全民健身馆,牟定县体育馆、元谋县体育馆、武定县体育馆,南华县塑胶跑道田径场,建成双柏县体育馆、大姚县体育馆、永仁县体育馆、楚雄市东兴中学塑胶跑道田径场、武定一中塑胶跑道田径场、大姚一中塑胶跑道田径场、姚安一中塑胶跑道田径场、永仁一中沥青跑道田径场。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云南省体育局支持,启动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 11 个试点工程。

2 2007 年主要体育场馆建设。认真做好迎接楚雄州建州 50 周年大庆工作,抓好州民族体育活动中心体育馆改造,体育场草坪建设工程;完成“民康工程”州全民健身馆,牟定县体育馆、元谋县体育馆、武定县体育馆、南华县塑胶跑道田径场等建设工程;启动南华县体育馆、姚安县体育馆建设工程。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云南省体育局支持,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增加到 22 个村委会。

3 2008 年主要体育设施建设。州民族体育活动中心体育馆改造,体育场草坪建设工程,“民康工程”州全民健身馆等工程按期竣工使用;完成南华县体育馆、姚安县体育馆、元谋县体育馆、武定县体育馆、禄丰县塑胶跑道田径场建设工程,启动楚雄市体育馆。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增加到 33 个村委会。

4 2009 年主要体育场地项目建设。完成楚雄市体育馆建设工程。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增加到 44 个村委会。

5 2010 年主要体育工程项目建设。做好各县市体育场馆建设扫尾工作,启动并完成双柏县塑胶跑道田径场建设工程。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增加到 55 个村委会,全州五年建设总数达 165 个。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财政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争取上级扶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步伐,保证重点项目建设。

2 、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要把体育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把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三个文明建设的大事来抓,并把体育事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狠抓落实,使体育事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 、深化体育改革。积极推进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强化政府服务职能,逐步将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研究体育发展政策、制定体育发展规划、引导体育发展等全局性、根本性方向。鼓励体育社团参与体育事务性工作,推进体育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

4 、加强体育科研和人才培养。加速体育科技进步,实施人才兴体战略。加强对群众体育科学健身方法,竞技体育科学训练,尖子人才培养,夺金项目攻关的研究工作,培养高水平的教练员,复合型的管理人员和多技能的商务中介专业人才。

5 、加强体育法制建设。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云南省全民健身条例》,依法治体,提高体育执法水平,使体育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究。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推动全州体育事业的全面、健康、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6 、加强体育宣传。要深入开展体育宣传工作,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体育活动,增强体育意识,形成全民关心体育,认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州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