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02_H/2017-09131209 公开目录: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发展 发布日期:2008-11-11 16:50:00 文  号:
标 题: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
成文日期:2018-11-26 09:40:03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

人口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和核心。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战略决策。实行计划生育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为准确把握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变动规律,明确我州未来五年的人口发展方向,建立人口发展的科学指标体系和决策支持系统,根据《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人口发展“十五”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十五”期间,全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工作理念发生转变

工作思路由“惩罚多生”向“奖励少生”转变;工作方法由“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工作措施由“行政强制”向“依法管理”转变;工作对象由“管理一代人”向“服务三代人”转变;工作内容由“控制人口数量”向“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转变。结合实际,确立了“宣教开路、利益导向、政策推动、优质服务、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综合治理”为方针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基本思路。

(二)工作职能有所拓展

州、县计划生育部门更名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职能由控制人口数量,向关注人口质量、结构、分布、安全等方面拓展,加强了对人口规模、趋势、素质、结构、迁移等人口和计划生育重大问题的综合性、前瞻性研究,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治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机制日趋完善

坚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行“党政线”和“部门线”双线目标管理考核;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严格执行计划生育“黄牌警告”、“一票否决”和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的执行情况和重点工作列入州人民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进行专项调研和督查;全州各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履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四)利益导向机制初步建立

2004 6 1 日《云南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励规定》全面实施以来,全州初步建立了以“奖励扶助”制度为龙头、“少生快富”工程为支撑、“奖优免补”政策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五)服务网络更加健全

全州新建、改扩建计划生育服务站(所) 1.6 万平方米,投入资金692.34 万元。县市建站率达 100% ,乡镇建所率达 86.7% 。配备了 11 辆“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同时,技术服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大幅提高,服务站所医疗设备有所改善,宣传教育、药具发放、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的“四功能”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六)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

全州州、县、乡计划生育部门计算机软硬件配备全面完成,实现了与国家“奖励扶助”专网、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云南省“奖优免补”专网的联网互通。建成并开通了《楚雄人口网站》,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政策咨询、信息交流提供了平台。

(七)村(居)民自治普遍推开

州人民政府下发了《楚雄州关于推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的意见》,全州村(居)委会和广大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至 2005 年底,全州开展面达 95% 。初步形成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自治机制。

(八)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得到加强

州、县人口计生委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依法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充分运用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加强信息沟通;积极为流动人口中的育龄人群提供服务,兑现和落实有关奖励政策,切实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

(九)优质服务全面开展

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实行避孕节育手术知情同意制度和术前签字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医疗文书等诊疗服务记录;认真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依法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牟定县、元谋县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的创建活动。

(十)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全州村(居)委会配备了计划生育宣传员并落实了报酬。全州人口计生系统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 164 期,累计参学人数 1.5 万余人次。通过教育培训,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人口“十五”计划全面完成

2005 年末,全州总人口 256.66 万人;人口出生率由 2000 年的 14.40 ‰下降到 2005 年的 12.71 ‰,下降了 1.69 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2000 年的 6.90 ‰下降到 2005 年的 4.99 ‰,下降了 1.91 个千分点。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比“十五”人口计划目标低 0.64 0.87 个千分点。“十五”期间,年平均出生人口 3.11 万人,比“十五”计划目标少 0.60 万人;年平均出生率 12.23 ‰,比“十五”计划目标低 1.82 个千分点;年平均增长 1.35 万人,比“十五”计划目标少 0.42 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 0.53%

总结“十五”取得的成绩,基本经验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实现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前提;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强化责任目标管理,严格执行“黄牌警告”、“一票否决”制度是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大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力度是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保证;坚持做到投入到位,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投入机制是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保障;坚持议全局、抓大事,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努力转变工作思路和创新工作机制是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不竭动力。

二、面临的人口形势与挑战

(一)人口控制形势严峻

由于人口基数大和人口再生产的惯性作用 , 即使严格执行现行的生育法规 , 低生育率与高增长量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进入“十一五”,由于受 20 世纪 80 90 年代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和部分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育年龄的影响,生育水平将有所回升,我州将出现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控制人口增长的压力仍然很大。

(二)人口总体状况不佳

一是出生人口分布不理想。每年出生的人口中, 90% 以上出生在农村, 65% 以上出生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二是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五普”显示,全州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6 年,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 7.81 % 。全州有 16.2 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 6.46% ;三是人口安全隐患大。艾滋病感染人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上升, 10 县市相继发现了艾滋病疫情。

(三)人口结构矛盾凸现

一是劳动年龄人口高峰出现。“五普”显示, 15 64 岁劳动年龄人口为 1779226 人,占总人口的 70.0% ;二是全州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 60 岁以上的人口为 258746 人,占总人口的 10.18% ,;三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有非正常升高的趋势;四是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成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四)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

2005 年,全州人口出生率 12.71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31 个千分点;全州国内生产总值 193.3 亿元,仅占全省 3472.34 亿元的 5.57%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7538 元,比全省人均水平低   295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195 元,比全省人均水平低 70.9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223 元,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人均耕地由 2000 年的 0.96 亩减少到 2005 年的 0.90 亩。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大压力。

(五)认识程度有待提高

一是部分基层领导对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认识不足,存有盲目乐观和松懈麻痹情绪,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没有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二是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合力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三是部分基层计划生育干部想服务、会服务、服好务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

三、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全面落实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的各项任务,促进全州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

1 、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

——到 2010 年末,全州人口总数控制在 270.7 万人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12.57 ‰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00 ‰以内。“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出生 3.4 万人, 5 年出生 17.1 万人;平均每年自然增长 1.7 万人, 5 年增长 8.3 万人 ( 详见附件二 )

——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由 2005 年的 7.57 年上升到 2010 年的 8 年以上,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

——力争使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城市人口比重达到 32%

——全面实现使用安全套防治艾滋病;

——逐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初步建立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法规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

2 、中长期人口发展目标

从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确定到 2050 年楚雄州人口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 ——到“十一五”期末,即 2010 年,全州人口总数控制在 270.7 万人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12.57 ‰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00 ‰以内;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到 2020 年,全州总人口控制在 279.5 万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10.35 ‰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4.86 ‰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有较大幅度下降;初步实现人口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 ——到 2050 年,实现人口数量适宜,人口素质较高,人口结构合理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

(三)主要任务

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突破一个难点,实施两项工程,推进三项建设,抓好四项工作。

1 、突破一个难点

建立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工作机制,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难的问题有新突破。

2 、实施两项工程

1 )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口出生缺陷预防规定》和《云南省人口出生缺陷预防规定实施细则》,大力开展婚前培训、孕前检查、孕期供药、产前筛查、残疾儿童鉴定等一系列服务工作,有效减少人口出生缺陷的发生。

2 )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治艾滋病工程。实现全州旅馆业、娱乐服务场所、医疗卫生单位等重点场所 100% 摆放安全套或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对艾滋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安全套;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供婚前、孕前、孕期的艾滋病防治、保健、咨询服务,增强群众自我保护和防范性病、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

3 、推进三项建设

1 )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药具站综合楼;建立州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完善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相关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设备。

2 )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加大投入,实现州、县、乡三级联网互通。

3 )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要求,选好配强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随着工作职能强化,工作领域拓展,在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增设 3 个职能科室,增加 9 名公务员编制。

4 、抓好四项工作

1 )“奖优免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励规定》, 2007 年实现 40% 的农业人口一孩家庭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2 )优质服务工作。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创建活动,提升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到 2010 年, 30% 的县市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县市标准, 50% 的县市达到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市标准。

3 )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实施好“ 5331 ”宣传工程,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和人口文化,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4 )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计划生育执法人员培训,开展行政执法自查、自纠工作,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机制。

四、“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严格执行生育法规,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一是坚持严格执行现行的生育法规,努力遏制违法生育;二是继续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农村、城镇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基础,切实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三是通过宣传教育、村(居)民自治、政策激励等措施,调动广大育龄青年自觉实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积极性;四是健全完善户籍地管理和现居住地管理的双向管理体制,强化村(居)委会的管理责任,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整合社区资源,实现计划生育全方位管理。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人口素质

一是继续重视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工作。通过深入开展优生优育咨询服务,积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大力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二是努力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努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在做好免费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工作的同时,逐步拓宽服务领域,广泛开展生殖保健系列服务,切实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三是努力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大力实施科教兴州战略,把普遍提高人口受教育年限作为切入点,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三)坚持综合施治,优化出生人口性别结构

一是通过普遍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大力倡导男女平等的良好社会风气。二是逐级健全完善工作制度,依法加强对 B 超等医疗监测设备和相关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强化孕情随访服务。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制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严厉打击贩卖、残害、溺遗弃女婴的违法犯罪行为。四是落实有利于女孩成长及其家庭生活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五是强化齐抓共管,落实各相关部门在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中的职责,加强监督考核。

(四)树立国策意识,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树立国策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人均观念,始终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时,实行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综合决策,坚持发展经济与控制人口两手抓。一是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坚持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不动摇,坚持实行计划生育“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制度不动摇。保证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二是充分发挥各级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指导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横向协作配合和纵向垂直负责体系,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制定落实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三是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继续履行好当参谋、搞协调、抓落实的职责,努力把部门的建议变成领导的决策,把领导的决策变成全社会的具体行动。

(五)努力加大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的投入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投入机制;保证农村税费改革中转移支付用于计划生育事业的资金全额得到落实;逐年解决计划生育手术欠费和独生子女保健费欠费等问题。逐步提高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切实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确保“十一五”人口规划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