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hhszfxxgk-/2022-0801005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统计局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22-07-28 16:51:47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2022年上半年四上企业从业态势企稳上升

楚雄州2022年上半年四上企业从业态势企稳上升

今年以来,全国、全省和全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持难中求进、稳中求进、干中求进,顶住压力,锚定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细化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有力稳住经济基本盘。上半年全州四上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数和工资总额呈现小幅增长趋势。

一、四上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和工资情况

(一)从业人数小幅增长

上半年,全州纳入联网直报一套表16个门类四上企业统计范围的企业法人单位1546家,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54家,增长3.6%。全部单位从业人员124240人,增加4686人,增长3.9%,主要表现在建筑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13门类从业人数各有不同程度增加,采矿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三个门类从业人数各有减少。

从业人数主要增减行业变化主要原因有:一是因规上企业单位数增加,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和第三产业中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门类从业人数增加较多;二是因原采矿业、房地产业企业退库影响,从业人数有所减少。

(二)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小幅增长

上半年,全州四上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33.41亿元,增加3.04亿元,增长10.0%;从业人员平均工资27249元,增加1573元,增长6.1%。工资总额增量较大的门类主要表现在:制造业增长12.1%、建筑业增长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7.7%、批零业增长7.0%,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从业人数增加和薪酬水平提高导致工资总额增长;采矿业因从业人数减少,工资总额下降20.3%。16个门类的平均工资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提高幅度较大的门类情况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提高74.7%、采矿业提高19.7%、卫生和社会工作提高17.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提高15.3%。

(三)纳入核算范围的九门类工资增速情况。据国家地方生产总值核算新规和上级测算反馈,今年二季度纳入地方生产总值核算范围的九门类(即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工资总额行业门类填报单位有所增加,上半年上级反馈各门类工资总额增速呈现七增两降,9个门类工资总额增速情况分别是:房地产业工资总额下降1.0%,营利性行业四门类中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长11.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长8.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长3.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工资总额下降1.5%,非营利性行业四门类中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工资总额增长0.6%、教育工资总额增长11.9%、卫生和社会工作工资总额增长16.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工资总额增长11.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较大 。一是总体岗位数量减少。各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群体,总体上创造新就业岗位动力在减弱,出现新登记市场主体增幅同比减少现象,其中第三产业整体受疫情影响严重,用工需求普遍降低;二是求职者技能水平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高技能、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短缺和毕业生结构不匹配的矛盾凸显;三是薪酬待遇矛盾。受疫情影响,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普遍有所缩减,和期望薪酬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二)部分行业仍需提振纾困。随着统筹疫情防控有序推进,多数行业和领域常态运营,但仍有部分行业回暖步伐较慢,如: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收入、利润仍处于低迷区间,部分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零星散发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恢复,仍需提振纾困。

三、建议与对策

(一)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帮扶职能,挖掘就业岗位增强吸纳能力。深刻把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强相关部门扶持力度,加大企业吸纳就业工作力度,全面推进社保降费、失业保险返还等政策落地,扶助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优质岗位,为全社会筹集更多“高薪优岗”。针对恢复缓慢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在帮扶政策力度、实施时间上仍要适当给予倾斜,在刺激需求的同时带动企业加快恢复。合理开发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优先考虑就近就业困难群体。加强就业培训的匹配度,针对性地培训一批营销员、快递员、餐厅服务员、保安员、保洁员、育婴员等职业。开展专题宣传教育,引导部分待就业人员转变劳动观念,破除拈轻怕重、等靠要等思想,鼓励其提升技能水平,实现自主就业。

(二)加强各类就业群体就业指导,尽快适应新业态发展。一是加大对就业指导部门建设投入,强化人员力量,建立专业队伍。二是组织开展就业指导专业或跨行业培训,提高就业政策知晓度,尽早引导待岗人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鼓励和引导各类待就业者到中小微企业和城乡社区基层就业。三是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鼓励各类待就业人员在由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催生的网络直播、网络带货、在线教育、云客服等新消费领域就业,对选择灵活就业的各类人员做好有关指导,落实创业补贴发放,放宽创业担保贷款条件,支持待就业在新业态方向开展创业。

(三)实施线上线下招聘有效结合,不断提升招聘效率。在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前提下,启动就业招聘活动,线下招聘要做好宣传,着重整合各种招聘资源。线上招聘在发挥好已有优质在线平台作用的同时,应积极创建自主的公益性招聘平台,加强平台监管,推进平台与各类就业网及有关部门网站连接,定制推送岗位信息,便捷对接相关政策,方便供需双方建立联系,完善线上数据库建设,形成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大数据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