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hhszfxxgk-02_H/2019-1126001 公开目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发展 发布日期:2017-08-25 16:27:00 文  号:
标 题:
楚雄彝族自治州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楚雄彝族自治州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7年3月20日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楚雄彝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楚雄彝族自治州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查,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州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州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州委八届七次全会及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执行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重点工作,全州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据统计,全州生产总值实现847.12亿元,增长1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9.45亿元,增长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3.64亿元,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8.77亿元,增长12.5%;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11亿美元,增长18.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9200元、9181元,分别增长9.1%和10.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城镇登记失业率3.47%;人口自然增长率4.74‰;城镇化率达42.2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省下达目标。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稳增长政策措施,着力抓项目、促消费、扩外贸,全州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强化政策供给。备好用好政策工具箱,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制定实施了稳增长25条和一、二季度促投资、工业、消费、外贸增长的31条以及“三农”稳增长促改革25条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并认真落实国务院对受表扬地区的6条稳增长激励政策措施,整合筹集各类稳增长资金4.6亿元,形成了政策集成稳增长的良好效应。二是加强经济运行研判预警。制定并坚持了经济运行分析研判预警应策推动和问效制度,强化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加大督查问效力度,发出预警通报8期,通过压实责任、对标对表、填平补齐,确保了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以“五网”建设、列入省州“四个一百”和年度1482个支撑项目等重点项目为抓手,深入开展抓项目增投资专项行动,创新推进“构二破三”“调二提三”工作,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狠抓项目前期工作,筹集安排项目前期经费3.54亿元(州本级1.51亿元);编制了“十三五”项目库,储备项目4968个,总投资1.24万亿元;狠抓项目开工,分4批集中开工项目797个,新开工项目2058个,增长45.8%,累计施工项目2777个,增长30.4%。积极向上争取,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35.78亿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60.2亿元。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楚南一级、广大和永广铁路扩能改造、武定仁和水库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共完成“五网”建设投资248.2亿元,其中,路网130.87亿元(公路93.51亿元、铁路37.36亿元)、能源网58.9亿元、水网48.1亿元、互联网10.32亿元。强化要素保障,抓住我州被国务院表彰为“稳增长免督查”全国20个市州之一的重大机遇,争取国家收回沉淀资金奖励1600万元,国土资源部奖励用地指标9100亩,提前超汇国库资金8亿元,地方政府置换和新增债券71.6亿元,已获批政府性项目融资502.5亿元。四是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深入开展挖掘释放消费潜力专项行动,打造消费新空间。通过开展消费促进月、彝族餐饮美食推介、幸福楚雄欢乐购和旅游消费、汽车摩托车、婴幼儿用品等促销活动,加快培育消费新业态、新热点和新模式,促进消费升级。全州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法人企业195户,总数达476户。五是外贸实现企稳回升增长。制定实施了促进外贸发展实施意见,以重点企业、优势产品为突破口,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增加进口。落实外贸促进政策,兑现了2015年外经贸专项扶持奖励资金650万元,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全州外贸出口实现企稳向好。

(二)三次产业实现协同拉动

按照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的总体要求,守住二产底线、挖掘一产和三产潜力,深入实施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增能、工业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和主体培育五大攻坚工程,着力打响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一是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步发展。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2.93亿元,增长6%。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388.12万亩,总产量达126.8万吨,增长1.5%。种植烤烟64.7万亩,收购烟叶172.54万担,收购总值26.16亿元,实现烟农总收入29.7亿元(含补贴)。以蔬菜、优质水果、食用菌、魔芋等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大畜禽养殖基地建设,积极培育云岭黑山羊、撒坝猪等优良畜种,肉类总产量达44.45万吨,畜牧业产值达108亿元。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累计有170户企业的338个农产品通过了“三品一标”国家质量认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云南楚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推进,累计培育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05户,其中国家级1户,省级61户,实现了我州国家级龙头企业认定零的突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全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26.66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13.1%;林权流转108.84万亩,流转金额达5.88亿元。二是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回升。深入开展企业降本增效和精准帮扶专项行动,狠抓工业经济攻坚4大支撑工程,工业实现稳步回升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5.4亿元,增长1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1.68亿元,增长10.3%。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37.58亿元,增长35%,工业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36.84亿元,增长17.1%;新增入园企业45户,总数达584户。工业企业培育取得新成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18户,新增55户。“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取得新成效。建筑业实现较快增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达139户,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7.26亿元,增长23.9%,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1.49%。三是第三产业实现较快增长。深入实施挖掘释放消费潜力、抓财税收支等专项行动,推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坚持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狠抓批零住餐、旅游文化、金融服务、房地产服务、交通运输服务、信息服务、其他营利性服务、财政8项支出等重点行业,进一步强化了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撑力。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上商品销售额突破4亿元。大力发展城乡商业网点,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养老、健康、家政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元谋古人类、禄丰恐龙谷二期、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等一批重大旅游文化项目建设,楚雄哀牢山国家公园等重大旅游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姚安光禄古镇创建国家4A景区通过省级评定,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着力打造“中国彝乡”品牌,开展了“七彩云南2016民族赛装文化节”、彝族火把节等品牌旅游节庆活动和系列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不断提升扩大楚雄旅游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接待各类游客2539.44万人次,增长24.8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78.18亿元,增长68.6%,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39.47亿元,增长46.7%。深入开展房地产去库存专项行动,制定实施了房地产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等实施意见,“十个一批”等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71.53万平方米,增长41.67%。金融业保持稳步增长,新增银行人民币贷款133.43亿元(包含域外银行贷款和上级行直贷65.71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达1139.41亿元和652.56亿元,分别增长24.62%和11.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2.14亿元,增长10.9%,占GDP比重达42.7%。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新突破

坚持以改革强动力、以开放添活力,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全州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释放。一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入。按照中央和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双向精准发力作为着力点,深入开展了 “十大专项行动”,及早制定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实施意见和5个专项实施意见,创新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压减煤炭产能227万吨,商品房竣工待售面积减少12%,为实体经济减负52亿元,置换政府到期债券57.1亿元,民生支出达183.2亿元。深化“放管服”行政审批制度、财税体制、公务用车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林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农村水利等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二是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双创”、互联网+、招商、外贸等工作加快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州招商引资项目达1154项,引进州外到位资金789.7亿元,增长28.3%;实际利用外资2669.21万美元。

(四)脱贫攻坚实现首战告捷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省脱贫攻坚暨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精神,严格执行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和“双组长”负责制,精准推进脱贫攻坚。一是明确了脱贫思路和路径。按照中央和省关于扶贫工作“两不愁三保障”“六个精准” “五个一批”的要求,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了脱贫攻坚的任务、措施,达到了聚集力量全面推进的目标。二是强化创新推进。实行挂图作战,限时销号,在2015年出台“1+5”配套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12个精准脱贫专项行动计划,发动226家企业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三是强化精准帮扶。实施扶贫力量和投入“双翻番”工程,实行“1+1+1”投入机制,全州共筹集脱贫资金176.2亿元(不含全州投入贫困地区涉农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4.35亿元),完成投资62.67亿元。实施整乡推进23个,行政村整村推进67个,自然村整村推进600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投资21.86亿元,集中安置点开工176个,占2016年计划165个的106.7%;搬迁住房开工建设15707户59910人;3.5万户贫困户12.5万人得到产业扶贫资金扶持。统筹1632家中央、省、州、县市、乡镇单位挂包25个贫困乡和220个贫困行政村,派出驻村扶贫工作队488支、派出村党组织第一书记319名、驻村工作队员2648名,34673名干部挂包贫困户70041户、25.8万人。有望实现年度脱贫目标,摘帽、退出、出列、脱贫成效等待验收和第三方评估后由国家确认。

(五)统筹城乡建设稳步推进

围绕中央和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要求,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打好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攻坚战。一是城乡规划稳步推进。按照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夯实城乡发展承载、彰显城乡特色风貌和“多规合一”的总体要求,加快城市群—中心城市—县城—乡镇—村五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着力提高城乡规划编制水平。调整完善了州域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确定“一核三群”的城镇发展空间布局;有序推进了城市(县城)总体规划修改,禄丰、元谋和大姚3县总规修改获州政府批复,其余县市正加快推进;推进城市“十三五”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村镇体系规划、乡镇规划等113项重点规划编制。禄丰、武定“多规合一”试点成果已通过省级审查。二是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启动了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农村“七改三清”五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市政道路、地下管廊、海绵城市、“一水两污”、城乡绿化、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项目实施,楚雄市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和省级海绵城市试点,楚雄、禄丰、双柏、永仁4县市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全州完成城镇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7.6亿元;建设地下综合管廊5公里,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11.6%;城镇棚改闯出新路子,“楚雄经验”得到国家住建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争取棚改融资贷款85.37亿元,棚改实际开工15824户,完成投资28.95亿元;建设省级危改示范村50个,农村危房改造开工36174户,竣工34259户,完成投资11.65亿元; 1个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县、4个示范乡镇、12个示范村、1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1个社区建设正加快推进。三是城乡管理取得突破。着力创新治理方式,进一步理顺了城乡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了州县城市管理“大部门制”改革和跨部门综合执法,推进城乡管理立法工作,制定实施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加大城乡违法违规建筑查处,查处违法违规建筑占地面积5.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38万平方米。加强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管理,城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六)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

围绕建设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抓实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实施了《中共楚雄州委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施意见》,编制完成了《楚雄州“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顺利完成了2016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积极推进低碳发展和循环经济试点建设,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持续加大,成效显著,南华县化工厂历史遗留砷渣处置、牟定县历史遗留含镉危险废物处置和铬污染土壤修复等项目顺利推进。2016年共向上争取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类中央预算内资金6870万元。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实施天然林保护、生态治理、土壤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及重点区域专项治理工程,全州完成营造林36.1万亩。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生态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8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通过省环保厅审核公示,将上报省人民政府命名公布。积极做好楚雄市新村镇等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工作。楚雄哀牢山国家公园顺利通过省政府批复。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5.86%,森林蓄积量达1.09亿立方米,自然湿地保有量达31万亩。

(七)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改善

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2.89%;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稳步提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7%;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16年高考本科上线率为68.48%,高于全省7.82个百分点,高考综合上线率96.95%,居全省第3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步伐加快。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楚雄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批准为云南省首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有1项专利荣获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实现我州国家专利商贸奖零的突破,共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67项,获批建立1个院士工作站和14个专家工作站,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6家、国家级和省级众创空间各1个,获专利授权424件,发明专利241件。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财政部、文化部验收,全州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等工程全面实施,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全州乡镇以上文化场馆全面免费开放;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省以上比赛共获得各类奖牌51枚,其中金牌19枚;文化艺术精品不断涌现,完成文化惠民演出1048场,一批重点文物得到维修和保护。基本公共卫生和计生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新农合参合人数达209.61万人,参合率99.15%;重大疾病和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治水平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疫情处于中度流行区以下;孕产妇死亡率17.23/10万,婴儿死亡率5.52‰,均呈现下降趋势;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省平均水平以内;中医药(彝医药)特色优势显现,“全面两孩”政策全面平稳实施。就业创业工作不断推进。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创业平台建设,实施了“贷免扶补”创业贷款和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新增发放扶持创业贷款5.5亿元,共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2.74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受益面不断扩大,全州社会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246.27万人,增加10.6万人。社会保险待遇不断提高。全州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2090元,增幅达8%;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75元;落实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费率下调和援企稳岗补贴政策,减轻企业负担10500万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稳步发展,实施全民阅读工程,直播卫星户户通用户覆盖人口占全州农村人口总数的83.7%。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州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68起,比上年减少26起;死亡103人,减少4人。加强物价监测预警和重要商品供应,市场物价运行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着力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预警监测体制不断完善,反恐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八)规划编制实施稳步推进

强化规划引领发展的作用,州“十三五”规划和重点领域规划编制全面推进。完成了《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生态循环经济暨精准脱贫试验区总体规划(2016—2025年)》等规划的编制并发布实施,“十三五”项目集群规划和36个重点专项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其中12个重点专项规划已通过州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查,“五网”、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等专项规划已正式印发实施。加强与国家和省的规划衔接,一批事关楚雄州未来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纳入了上位规划,为实现跨越发展和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对照2016年年初州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通过的计划目标任务,主要任务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其中,地区生产总值高于计划目标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高于计划目标6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于计划目标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于计划目标1.5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高于计划目标6.1个百分点。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州委、州政府科学决策、果断应对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加强监督和指导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积极作为、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全州上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

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去年年初以来,实施了城乡居民增收工程,采取了发展产业促增收、推进农村劳务输出促增收、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促增收、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促增收、加大脱贫攻坚促增收、扩大社保覆盖和提标促增收等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了“三农”、脱贫攻坚和社保等方面的投入,加强了向上协调汇报争取。通过努力,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由于国家对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指标的审核与GDP核算一样实行上管一级,并要求与GDP增长保持同步。2016年,国家根据云南省GDP增长8.7%的情况,对两个收入增幅核给了云南省个位数(分别为8.5%和9.4%)。省对16个州市的两个收入增幅也按总体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的原则进行审核。我州2016年是全省少数几个GDP增速超过两位数增长的州市之一,因此,尽管实际完成情况较好,但最终核定我州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为9.1%和10.3%,出现了省审核数据比我州实际统计监测上报数据低的情况。尽管如此,增幅分别排全省第1位和第4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实现了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扩大的背景下,保持全州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协调发展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发展的最大瓶颈,与跨越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破解瓶颈制约刻不容缓;产业发展不足不优不平衡仍然是发展的最大软肋,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单一,资本市场发展滞后,支撑跨越发展的能力不强;民生保障仍然是发展的最大短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短板还不同程度存在,全面建成小康任务艰巨;统筹城乡发展尤其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滞后仍然是发展的最大难题,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缓慢,城镇化水平低,承载和辐射带动力不强,城乡人居环境有待提升;少数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主要任务

2017年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州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确保完成以上目标任务,今年建议主要抓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改革扩开放,着力释放跨越发展活力

以全面深化改革强动力,以全方位扩大开放添活力,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发展动能。一是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满足需求为最终目的,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途径,巩固拓展既有改革成效,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综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去年227万吨煤炭去产能成果,坚决防止已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地条钢”行为,进一步强化检查监管,对违法违规生产企业开展拉网式排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取缔,确保完成省确定的2017年6月底前依法全面取缔生产建筑用钢的工频炉、中频炉产能目标任务;落实好中央和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的部署,鼓励企业淘汰落后装备工艺,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坚持按照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把棚户区改造和去库存结合起来,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稳定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力争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15亿元,销售商品房面积增长20%以上,房地产库存去化周期保持在合理可控范围内。稳妥有序去杠杆。主动配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着力优化融资结构和存量资产,合理控制负债水平,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引导企业开展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加强金融监管和监测预警,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保持在4%以上。多措并举降成本。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放管服”等工作,继续以电力市场化交易、结构性减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社保优惠等为重点,把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红利落到实处。进一步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积极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业企业开展市场化交易,研究增加参与直接交易主体范围,帮助小企业、园区分散企业参与电力交易,降低用户用电成本。精准有效补短板。实施教育、卫生精准扶贫,全力推进职业教育、县级公立医院及妇女儿童医院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大民生领域项目建设力度。抓好已列入全省教育卫生补短板的武定县人民医院搬迁新建、武定县中医医院新建、楚雄市中医医院二期续建、楚雄技师学院扩建、楚雄师范学院新校区一期和楚雄医专扩建6个项目的实施方案报批等前期工作。继续跟踪对接好已申报的41项总投资25.73亿元的卫生和10项总投资21.73亿元的职业教育补短板项目中尚未列入省计划盘子的项目,争取得到省更多扶持。二是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商事制度、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国资国企、价格、医药卫生体制、农村综合、民生保障等改革,抓好全省行政审批综合改革试点、州属国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试点、“五证合一”改革、 投融资平台公司改革、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红顶中介清理规范、招投标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等改革事项,最大限度地释放发展新动力。三是推进区域开放与合作。牢固树立“发展自己、服务全局”的理念,按照“东融、西接、北借、南跨、中聚”的开放发展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和内外贸发展并举,着力扩大对外开放水平。认真落实促进外贸发展各项优惠政策,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深化产业转移合作,扩大产品出口规模。放宽投资准入,强化基础建设,创新招商方式,完善招商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切实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产率,引进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落地楚雄。力争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达960亿元以上,争取突破1000亿元大关;实际利用外资达2989万美元以上,力争突破30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5亿美元以上。

(二)抓项目增投资,着力打牢跨越发展基础

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作用,围绕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的目标,以省州 “四个一百”和年度1627个固定资产投资支撑重点项目为抓手,深入开展抓项目增投资专项行动,在继续构建项目推进实施链和项目推进时序链的两个项目链,破解融资难、土地为主的要素保障难和政府性资源配置难等难题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调二提三”工作,着力调高产业投资(含园区和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力争占比均达45%,着力提高投资的有效性、项目实施的质量和项目效益,切实提高项目投资的效果。一是抓好重点项目前期。谋划并滚动实施好“十个百亿元项目、百个十亿元项目、千个上亿元项目”,在加大重大项目储备的基础上,多方筹集项目前期经费,力争州本级筹集项目前期经费2.5亿元以上,并严格执行滚动使用收回制度。加快推进楚雄至大姚至永仁高速公路、楚雄市现代有轨电车、楚雄通用机场、牟定县小石门大(二)型水库等一批列入省州“四个一百”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力度,加大可开工项目储备力度。二是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密切跟踪国家和省的投资信息,加强与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汇报对接,抓好预算内和专项建设基金项目申报,同时积极争取省重点项目投资基金和重点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三是积极推进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以列入省州重点在建和新开工项目为重点,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项目要素保障,采取目标和责任倒逼措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支持列入重点新开工计划中楚雄至大姚至永仁高速公路(楚雄至大姚段)、楚雄市东南片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武定县2017年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楚雄苍岭云甸工业区昆楚高速公路云甸互通式立交、元谋县坛罐窑水库、楚雄市彝海公园二期等一批今年完工竣工、投产使用的项目。四是做好PPP项目融资工作。充分发挥投贷结合、债贷组合效应,化解项目资本金不足的难题。策划包装好一批成熟度高、符合支持导向的传统基础设施PPP项目向社会资本推荐,力争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五是继续打好“五网”建设攻坚战。加快推进一批综合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扎实抓好乌东德、嘎洒江2座大中型水电站移民安置建设项目的实施,力争完成“五网”建设投资230亿元以上,其中,路网投资力争达到148亿元,航空网3亿元,能源网16.5亿元,水网50亿元,互联网20亿元。六是加强重点项目稽察监管。配合国家和省开展好重大项目稽察的同时,整合州内督查力量,按月按季对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稽察,特别是重点加强对推进缓慢的重大项目的督查指导,通过督查督办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和资金、质量安全。

(三)抓产业促升级,着力培育经济发展动能

按照“两型三化”“一突出两打造”和“2+5+3”产业体系要求,以工业经济扭亏增盈、企业申规达限为突破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烟草产业持续下滑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实施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增能、工业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主体培育发展五大攻坚工程,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战,规划建设好武易经济带,力争10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5%以上。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楚雄高新区申报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科技入楚”对接活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新增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力争全年新增专利授权1000件、新增注册商标100件。实施质量品牌促动,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和生态原产地产品2个、云南名牌产品3个。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制定实施《楚雄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全年农业增加值、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全州经济增长同步。全面落实10项科技增粮措施,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加快推进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园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强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大力发展农业庄园经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建设,加大良种良法示范推广力度,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抓好农村能源建设。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守住烟草工业底线,力争烟草实现扭负为正,挖掘非烟工业潜力,深入实施工业经济攻坚工程,着力推进100个重点工业项目,继续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抓好工业企业的达规培育,着力推进产值2亿元以上企业加快发展,培育一批产值5亿元、10亿元以上骨干企业,做好50户成长型骨干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新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提质增效。着力深化与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全力以赴抓好云铜异地搬迁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经济的支撑能力。四是促进服务业提速增效。深入实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培育电子商务、科技、文化、体育等新增长点。加快发展城乡电子商务,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继续推进楚雄国际、元谋特色农产品、勤丰工业、永攀商贸等物流项目建设,推动粮食产业园、快递物流园等项目落地实施。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实施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和特色化国际化高端化发展三大战略,坚持项目带动发展和融合带动发展,促进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全州接待国外游客5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33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8亿元,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去库存等稳定房地产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住房消费。进一步挖掘城乡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着力改善市场消费环境,稳定扩大消费预期。五是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围绕全年市场主体新增1.2万户、总数达13.5万户左右的总目标,制定出台市场主体培育的实施意见和年度工作方案,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扶持的同时,整合各类条块资金,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协调支撑、各类市场主体富有活力的新格局。

(四)抓扶贫攻脱贫,着力缩小农村贫富差距

围绕2个贫困县摘帽、12个贫困乡镇退出、103个贫困行政村出列、7.8万贫困人口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00元以上的年度脱贫目标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按照中央“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切实抓好精准脱贫的各项工作,做到因乡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二是深入开展脱贫攻坚行动。整合资金、集中投入,重点抓好设施改善、产业扶贫、生态保护、易地搬迁、培训就业、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保兜底、金融扶贫、资产收益、信息扶贫、民营企业扶贫12大脱贫攻坚行动和16个到村到户措施落实。加快推进贫困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确保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乡村和贫困县如期出列。三是建立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快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部门联动、脱贫考核、脱贫激励、资金投入、社会参与、干部驻村帮扶、脱贫攻坚与基层组织建设“双推进”等机制,推动扶贫工作精准化,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五)抓统筹建城乡,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促进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一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及省的系列发展战略为取向,按照州“十三五”规划“1234”的生产力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县市的生产力布局,加快培育独具特色的县域产业体系,推动县际之间、州市之间重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产业的互补发展、错位发展,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优先启动楚雄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工作。二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积极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重点抓好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居住环境,积极推进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参与滇中城市群建设工作。围绕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任务的总体要求,突出彝州的特色,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楚雄中心城市建设、城市绿色智能发展、统筹城乡、产城融合、地方文化保护传承等领域推进楚雄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10个“五型”特色示范小镇和2个主题精品小镇建设,建设35个省级危改示范村,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幸福家园,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发展活力。三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促进基本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四是抓好特色城镇建设。以列入省级重点扶持和州级18个特色小城镇为重点,实施特色风貌(特色城镇特色乡村)打造专项行动,开展重点城市设计、县城中心城区总体设计和节点地标、重要建筑、景观轴线、公园广场等详细城市设计,强化对建筑高度、体量、形态、色彩、立面材料的控制;确立城乡风貌总体形象和主要城镇特色定位,推进重点街区(道)、重点镇乡、中心村和特色村、骨干交通沿线特色风貌建设或改造,塑造独具“中国彝乡”特色魅力的城乡风貌和建筑风格。加强特色小镇规划,积极向上申报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形成加快特色城镇建设的合力。五是继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抓紧编制出台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规划,加快推进一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社区建设,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六)抓民生补短板,着力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一是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努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加快民族教育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力争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以上。加快彝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推进乡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的规范化建设,巩固好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继续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认真实施艺术创作及服务基层计划,完成文化惠民演出任务,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积极支持州级体育运动学校、县市少体校的发展,着力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继续打造一批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品牌,丰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继续组织实施全民阅读工程,推进“书香彝州”品牌建设。深入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高广播电视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加快中医药彝族医药发展。继续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二是着力加强就业创业与社会保障工作。全力推进“双创”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及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严格执行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营利性养老机构,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三是着力创建和谐社会。认真落实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监管执法,齐抓共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突出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火灾隐患排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市场物价监管,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稳定,确保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健全完善反恐工作协调机制,提升防范和应对处置恐怖事件的能力,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捣乱破坏和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继续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抓生态促发展,着力建设美丽宜居楚雄

全面实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按照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2017年行动计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围绕贯彻落实《中共楚雄州委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楚雄州“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在稳步推进天然林保护二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步伐,加强水土流失和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以生态修复和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产业化、生产清洁化、资源循环化、清澈水质、清新空气、清洁土壤、清美家园为主要内容的9类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工程项目,梳理储备一批污水、垃圾、重点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试点等重点项目,积极上报争取国家和省的扶持。二是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落实。根据省分解下达我州“十三五”节能、减排、降碳任务指标,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将指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加强节能减排指标动态监测,及时掌握运行态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确保节能减排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三是促进低碳循环发展。编制实施《楚雄州“十三五”低碳发展规划》,积极落实云南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督促重点企业按时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在线填报工作。继续抓好楚雄经济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等项目申报工作,积极争取试点示范创建。四是继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探索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大环保督察力度,建立督察长效机制。

(八)抓运行重调节,着力落实好稳增长措施

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强化战略推动和精细化推进,着力抓好稳增长各项工作。一是强化稳增长政策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好稳增长27条和2017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责任分解方案,抓好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抓好经济运行分析研判预警应策推动和问效制度。围绕稳增长、稳投资、稳工业、稳收支“四稳”工作,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分析五个主题制度,深入开展按月按季的经济运行分析和预警,分析研判好经济态势、走势、趋势,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及时出台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继续执行州级责任部门每月 分析一次、分管副州长每月召集分管联系部门分析一次、经济运行分析领导小组每月 分析一次、州政府常务会每季度听取一次各位副州长汇报、州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经济运行分析会的“五个一”和州级领导带头挂企业、挂县市、挂项目、挂扶贫联系点的“四挂钩”制度,并将阶段性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向党委汇报和向人大、政协作通报。三是整合力量强督查。严格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制度,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进行专题督办、严肃问责,以督查促工作落实。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州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抢抓机遇、合力攻坚,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为确保实现十二届州人民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推动全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