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满目新。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725.31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州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0%,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双居全省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52亿元,同比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308.52亿元,同比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324.27亿元,同比增长14.1%……
8月11日,召开的州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总结了上半年工作,部署了下半年任务。
半程决定全程,盘点“期中考”才能更好完成“期末考”。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复杂的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省委正确领导下,州委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行动,深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全州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为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翻开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半年报,“稳”字出现频率极高,几乎覆盖每一项主要经济指标。农业生产稳定恢复,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9.48亿元,同比增长10.9%。工业生产稳步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增速比全省高1.1个百分点。服务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4.27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全省高2.2个百分点。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53.2%,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9.6%;邮政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总量快速增长,分别增长44.5%和34%。产业结构持续巩固,三次产业结构从2020年上半年的15.1∶38.6∶46.3 调整为2021年的12.8∶42.5∶44.7,产业结构类型保持“三二一”型,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进一步亮出高质量发展底色。
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塔吊耸立……放眼广袤彝乡, 一个个重点项目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涌动着聚力攻坚、加快发展的热潮。今年以来,我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滇中崛起增长极。上半年,全州集中开工项目3批974个、总投资1031亿元;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长19.4%,新发展市场主体1.8万户、平均每天发展97户;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万人,城镇棚户区改造开工5529套,329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0444元、6781元,同比分别增长11.3%、14.1%,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加快实施1037个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在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州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着力防范各种风险隐患,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全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工作安排,持续抓好我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接种疫苗254万剂次,提前完成省下达任务,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值守,落细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及时科学安全有力有序有效做好“6·10”双柏5.1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月16日至1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楚雄现场办公会,对我州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明确提出了楚雄州要努力建设成为“滇中崛起增长极、现代农业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发展定位,明确了我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实现路径,为楚雄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良方妙策,对楚雄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在滇中崛起,助滇中崛起。目标越宏大,责任越重大,越要汇聚起团结干事的磅礴力量。我州全面精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精神,开展了10个专题研究,统筹制订“1+4”系列文件,细化分解3个重点督办清单101项具体任务,谋划推进“一极两区”重大支撑项目5775个、总投资5.24万亿元,建立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双组长制、政府按月调度推动落实机制、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合力攻坚机制、督导督查机制,扎实推进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精神落地落实。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全州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上下功夫,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奋力谱写好楚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