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州委、州政府紧紧围绕“努力把楚雄建设成为滇中崛起增长极”的发展定位和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战略,大抓产业招商和“一把手”招商。按照“5个千亿级、7个百亿级”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围绕以硅产业、钛产业、钒钛产业、铜基产业等为主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产业,实行链长制,强化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以光伏、风电资源为依托,强化交通、能源、水利枢纽优势,全力推进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产业招商工作,争当云南省新材料绿色制造产业招商排头兵。
用“绿色”演绎招商“热度”
“绿色”是楚雄优势资源的“底色”,也是产业发展的“亮色”。我州不断强化“四抓”,突出“绿色”这一底色,解决在招商引资中“招什么”的问题。
以隆基、宇泽半导体等企业为基础,抓绿色硅光伏产业链招商,推进全州光伏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做强绿色硅光伏产业链。以龙蟒佰利联集团和云南钛业为龙头,在做强钛矿精选、钛白粉、海绵钛等现有产业链的基础上,抓绿色钛产业链招商,延伸绿色钛产业链。以云南德胜钢铁公司钒钛金属生态产业园项目建设为重点,抓绿色钒钛产业链招商,加快下游钒钛精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招商,补齐绿色钒钛产业链。以打造中国绿色铜产业聚集基地为目标,抓绿色铜产业链招商,强化高端精密铜线材、铜杆、高导新材料生产产业项目招商,做大绿色铜产业集群。
用“链长”拓宽招商“广度”
着眼贯通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条,我州强化“四个聚焦”,突出“链长”这一重点,解决“去哪里招”的问题。
聚焦“三张牌”和我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绿色能源+硅、绿色能源+钛、绿色能源+铜为主的全产业链招商,加速“绿色能源牌”产业聚集。上半年全州累计开工协议投资规模5亿元以上项目24个,龙蟒佰利联、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一批大企业集团与我州的合作项目相继落地。
围绕硅产业,聚焦重点项目招商,强化全产业链招商,拟引进南华日产1200吨光伏玻璃生产项目;以禄丰、楚雄市硅产业发展基础为依托,成功引进了江阴久盛科技、常州市固耐包装材料公司等7家光伏单晶硅生产配套企业项目。
积极完善楚雄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转轨,统筹全州园区规划和产业布局,聚焦重点园区招商,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投资服务和项目审批工作机制,形成布局统一、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土地集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自2020年起,我州聚焦平台招商,深入开展常态化的网络招商推介工作,在全州范围内先后组织了10余场次的网络招商推介活动,浙商、闽商、徽商、川商、渝商、沪商等商协会及相关企业1000多家在线参与,通过七彩云端、云报、腾讯等媒体平台同步推出,有力地推动了招商项目推介和宣传工作。
用“机制”提升招商“温度”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招商引资的“生命线”,我州切实强化“四个建立”,突出“机制”这一关键,解决“靠什么招”的问题,我州率先成立“投资服务中心和产业招商服务公司”,为企业和项目提供最贴心的服务、最暖心的环境。
从项目谋划——正式签约——协调推进——开工建设全过程推进,建立招商项目分析推进机制,各要素保障部门从招商项目对接洽谈阶段开始就提前介入,对重点招商项目可行性进行前置研判,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完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招商信息沟通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各责任单位和要素保障部门及时掌握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和开工建设情况。
梳理重点推进在谈项目、重点签约项目、重点在建项目任务清单,建立清单管理机制,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清单化、动态化管理。上半年,共新征集年度招商引资项目312个,117个通过州级论证审查,其中11个被确定为省级重点。
注重全周期服务,建立服务保障机制,实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抓到底”全过程推进,专班服务推动落地。
以“产业”发展推动绿色“崛起”
通过围绕发展定位全面精准招商,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活力增强,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根据云南省招商引资入库项目统计,截至9月底,全州省外到位资金增长30.2%,高于全年目标5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省外到位资金增幅达47.3%,高端装备制造业省外到位资金增幅达75.3%。
全州分批次建立了新材料绿色制造产业招商项目库,形成了“储备一批、在谈一批、签约一批、实施一批”的招商项目基础格局,产业招商基础日趋夯实。截至9月底,全州共实施新材料绿色制造产业项目94个,协议引资额达648亿元;推出拟对外招商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重点和储备项目178个;与企业在谈对接项目68个,已签约待落地实施项目24个。
产业龙头示范引领效应日益凸显。全州实施的新材料绿色制造产业招商投资规模10亿元及以上项目达到了21个,协议引资额达536亿元。其中,投资规模达20亿元以上项目7个,投资规模达50亿元以上项目达4个。
招商良好工作态势日益体现。呈现出了州县市密集联动招商,产业集群态势渐成,企业客商项目扎堆来楚对接洽谈,州、县市党委政府一把手密切参与推进的良好工作态势,部分项目还形成了省、州联动推进格局。据统计,近年来,全州共对接新材料绿色制造产业企业100余家,共引进硅产业相关配套企业和项目16个,珍珠棉、托盘、化工原料等一系列配套生产加工企业项目纷纷落地实施;大力推进了钛卷、钛合金、铸锭等系列项目落地实施进程;禄丰数控产业园年产25000台炮塔式铣床、1000台龙门铣床、1000台数控机床等生产项目有序推进实施。
项目推进“蓄势起 航”。全州正在实施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项目总投资规模达462亿元;随着拟投资150亿元的青海华青新型清毒处理一体化装置生产应用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和三一重能集团拟投资106亿元的禄丰“三一重能”绿色硅产业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商定工作的完成,协和新能源集团、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绿色能源综合示范区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对接完善工作进程进一步加快。此外,上海远景集团、东旭集团、国能集团等在楚相应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对接,千亿级绿色制造产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