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保护辖区森林资源放在首要位置,多措并举,使辖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016年,楚雄州成立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下设南华县、双柏县及楚雄市3个直属管护分局。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南缘3大地理区域结合部,是云南亚热带北部与南部的过渡区,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跨越普洱市的景东县、镇沅县,玉溪市的新平县及楚雄州的南华县、楚雄市、双柏县,保护区总面积67700公顷,其中楚雄州辖区总面积3193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7.2%。保护区不仅发挥着重要的水源涵养作用,而且是多种生物荟萃地。鉴于保护区特殊地理位置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加强保护区建设管理极为必要。
楚雄管护局自成立以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楚雄州境内保护区建设管理。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楚雄管护局统筹协调、部署3个直属管护分局的科普宣教工作,除在3个管护分局辖区进山入口及重要路段、管护站(点)安装LED大屏,定时播放与保护区森林资源管理、保护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宣传标语,通过电视播出相关内容外,还制作大量宣传光碟和画册,发放给保护区内及周边的群众。在“爱鸟周”“世界环境日”“野生动物宣传月”等重要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每年将保护区周边乡镇、村委会及相关人员组织起来,集中开展社区共建共管宣传教育培训;到保护区内的原住居民家中走访慰问,发放印制“关爱大自然,保护哀牢山”字样的宣教用品。通过深入持久、形式多样的宣传,使保护区内及周边群众法治意识普遍增强,为促进保护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增设标识牌,明确保护区界线,并在标志牌上注明保护区范围、重点保护的物种等内容,使群众充分了解保护区的重要性,日常生产生活中,自觉在保护区外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保护区的人为干扰,使辖区内的野生动植物得以繁衍生息、自由生长。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楚雄管护局与中国科学院、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等单位合作,经常邀请专家下来指导植物标本采集、鉴别及制作,辖区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等业务工作。
目前,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内原住居民及周边群众已能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日常到保护区(实验区)采挖野生植物等现象明显减少。候鸟迁徙季节,捕鸟、打鸟等现象已杜绝,辖区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明显。调查表明,辖区内西黑冠长臂猿、黑熊、白鹇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群及数量明显增加,伯乐树、水青树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