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威楚大地处处景色宜人。
州府楚雄市,龙川江穿城而过,沿岸绿意盎然、繁花似锦,自然生态与现代工业交相辉映,绿色环保和都市生活和谐共生。哀牢山北麓,林海莽莽,秀水盈盈,绿孔雀、黑长臂猿、黑颈长尾雉等珍稀动物栖息于此,堪称生物物种“基因库”。广袤田野间,绿油油的庄稼地,稻谷飘香、玉米渐熟,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美丽乡村风景如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楚雄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7个标志性战役,全州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极大提高。
坚持生态立州,高位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列入州委战略定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大比拼,全州10县市、103个乡镇实现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实现全覆盖,1103个村(社区)全部创建成为州级生态村。2020年,楚雄州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荣誉称号,大姚县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1年,双柏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坚持系统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散乱污”、燃煤锅炉淘汰、工业炉窑综合治理成果,不断推进城市建筑施工扬尘、秸秆焚烧、餐饮油烟等污染治理,完善机动车尾气超标溯源管理,对建筑施工场地按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进行整治。全力推进劣Ⅴ类水质断面“清零”攻坚集中行动,持续强化固体废物和涉重金属污染防控,高质量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100%。
坚持保护优先,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格“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7444平方公里,建立自然保护区(分区)17个,森林覆盖率达70.02%。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参加COP15大会第一阶段会议。
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实践及公益诉讼,颁布实施乡村清洁条例,加快推进河湖岸线保护条例立法和林业管理条例修订等工作,楚雄市龙川江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坚持全民行动,共享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果。采取专题培训、志愿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全州受国家级表彰绿色学校2所,创建省级绿色学校111所,省级绿色社区25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1个,州级绿色学校350所,州级绿色社区9个,州级环境教育基地6个。
今年以来,全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绿美楚雄”实践和“中国·楚雄—绿孔雀之乡”品牌打造,充分展示了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果。目前,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0.01%,39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87.2%,10县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9%。
如今的楚雄,一幅山川秀美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绘就了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