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一期3GW单晶硅拉棒项目,从签约到点火试机仅用了180天,创造了业内同类项目少有的‘楚雄速度’,这与地方政府提供的‘保姆式’服务密不可分。”楚雄宇泽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天保兴奋地说。“来楚雄,对了!”作为来自江西的企业家,彭天保对楚雄的营商环境赞叹不已。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定心丸”,是一个地方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党的十八大以来,楚雄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六大工程”,落实“1+4+5”政策体系,深化“一颗印章管审批”“证照分离 ”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升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迭代升级,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建立“好差评”“红黑榜”制度,努力实现“ 三个转变”“三个更优”,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楚雄州在全省率先提出企业开办3天、不动产登记5天、一般性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50天 的“3550”目标 。 通过全面推进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 证照分离”改革、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等,“3550”目标全面实现。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和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楚雄州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把“审批型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为企业提供“一窗通”“个性化”“全周期”服务,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全链条跟踪、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变“企业找上门”为“服务送上门”解决好企业发展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建立健全保障政策落实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为企业投资发展创造和谐、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稳增长、减税降费等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楚雄州制定出台稳增长30条、加快民营经济发展10条、加快扩大招商引资10条、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0条、优化营商环境10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16条等系列政策措施,持续降低企业税费、融资、用能、用工、物流等成本。
2021年,全州新登记市场主体38675户,同比增长22.28%,平均每天新登记106户。市场主体的不断新增,正是州委、州政府大力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有力举措。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州市场主体总数达24.32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00.64户,每千人拥有企业20.27户,市场主体总量保持增长态势,发展趋势良好。
“在楚雄,政府的服务让我们有认同感、幸福感、获得感。”企业负责人发自内心的称赞,正是“保姆式”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最好的诠释。工作专班化推进,清单化动态管理,全程保姆式服务,使市场主体不断壮大,重大项目在楚雄落地生根,项目投产不断加速,为楚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