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持续受冷空气和西南气流共同影响,过去24小时,全州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局部地方雨量超80毫米。我州高度重视,提前部署,多点发力,多部门积极防范应对旱涝急转。
州气象台:过去24小时全州大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6月15日上午,记者从州气象台获悉,因持续受冷空气和西南气流共同影响,6月14日8时至15日8时,全州平均降雨量为15.3毫米。
据气象观测点数据显示:10毫米以下117站、10到25毫米92站、25到50毫米38站、50毫米以上7站,最大降雨量在双柏县腭嘉镇茶叶观测站达82.8毫米。各县(市)平均降雨量情况为楚雄市25.3毫米、双柏县25.6毫米、牟定县19.7毫米、南华县29.8毫米、姚安县13.0毫米、大姚县9.1毫米、永仁县8.1毫米、元谋县7.4毫米、武定县5.9毫米、禄丰市8.9毫米。
州防汛抗旱指挥部:终止州级抗旱应急Ⅲ级应急响应
经州防汛办会商研判,并报州人民政府同意,州防汛抗旱指挥部于6月14日上午9时终止州级抗旱应急Ⅲ级应急响应。
3月29日16时启动全州抗旱应急响应以来,各县(市)、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全力抗旱,有效降低旱情对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6月8日至9日、6月12日至13日两次降雨过程,全州雨量平均达到35.2毫米,气象干旱有所缓解。当前,城市日常用水需求基本满足,多数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有效改善,大春生产进入扫尾阶段,农业灌溉供水基本能够保证。
州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州级响应结束后,各县(市)、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实际决定终止、降低或维持抗旱应急响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旱情监测研判和供水用水分析,科学调度水源,统筹推进抗旱保供措施,确保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安全。同时,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有效防范应对旱涝急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州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抓好全州地质灾害防范各项工作
我州加强领导,密切关注雨情、汛情,特别是强降雨和持续降雨天气过程,突出重点,完善措施,认真抓好全州地质灾害防范各项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责任。编制印发《楚雄州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今年全州重点防范区域、重点防范期和主要防治措施;组织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联合会商,根据气象预测形成了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报告。突出重点,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强化演练,增强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截至6月15日,全州开展应急演练290次,参与人数14048人,开展宣传培训218次,参与人数9586人;认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对确定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警戒线和监测标识,及时纳入群测群防网络。完善措施,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根据地质灾害动态巡查情况,在汛期前科学制订和完善每个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区域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提示,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共同责任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