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至29日,楚雄州2023年高素质女农民培育彝绣技能培训班在楚雄市开班,来自10县(市)的70名女农民齐聚一堂,系统培训彝绣技法、经营管理、电商营销等相关知识技能。
培训由州农业农村局、州妇联主办,州农广校承办。为期6天的培训,围绕彝绣主题同步设置“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理论学习、妇女权益保障、心理健康与情绪调适、农村电子商务等内容,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参训女农民技能素养。
“彝绣的颜色、花样讲究对称。”“形状对于新手来说较难,要多加练习。”在彝绣技能专业课上,云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楚雄州彝族刺绣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长征正在悉心指导,面对面、手把手将色彩搭配、花样走线、彝绣针法等传授给学员。
来自南华县雨露乡镇模河村的张晓燕是一位彝绣新手,她按照所学技法,在一针一线中,一朵漂亮的花就绣成。她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参加这次培训,不仅学到了彝绣技法,还了解了农村电商的运作方法,我将把培训学到的东西带回去,把掌握的刺绣技能教给身边的姐妹们,动员大家加入到彝绣队伍中来,一起用勤劳的双手绣出幸福的生活。”
小小绣花针,“绣”出大产业。在州委宣传部的统筹推动下,全州彝绣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0.2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45亿元,5.7万名绣娘背着娃、绣着花、养好家,实现了居家就业、坐地创收,彝绣产业成为促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温暖产业、幸福产业。通过不断举办彝绣技能培训,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到彝绣队伍中来,进一步拓宽了妇女就业渠道,为彝绣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巾帼力量。
楚雄州以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等中央扶持项目为契机,加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力度,共培育经营管理类、专业生产类、技能服务类高素质农民24000余人,全州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先后被省农业农村厅评定为“良好”“优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