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漫步在牟定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街道、秩序井然的车流、文明礼让的行人、和谐友爱的居民、贴心服务的志愿者……天蓝水美,人在城中,城在景中,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让人心旷神怡;焕然一新的市容市貌和良好的交通秩序让人感慨万千;市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让人如沐春风,行走在牟定城区,一步一景,无不让人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劲脉搏。
凝心聚力 推进创建“有高度”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提升牟定发展软实力,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让百姓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写进了牟定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
特别是今年3月12日,牟定县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誓师大会,要求全县上下要以满腔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顽强的作风、奉献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做好创建工作,让城市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为打造优美、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而奋勇拼搏。正是有这样的战略定位和坚定决心,20万牟定人民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同心协力,争朝夺夕、共建共享,全力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的战役全面打响。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直接负责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创文办创建督查小组每周检查督促,一条条找问题,一个个抓落实,步伐不停、干劲不减,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创文办协调、部门配合、全民参与、持续创建的工作格局。
补齐短板 推进创建“有温度”
“家门口就是公园,真不错啊!”家住化湖小区的李女士高兴地指着已经改造好的化湖健康步道说:“牟定有这么好的环境,锻炼起来心旷神怡。”如今,优良的生态环境足以让牟定人引以为傲。一株株树木、一块块绿地、一座座公园,正不断在牟定大街小巷点缀、叠加、融合,汇聚成城市的绿色肌理。
文明城市创建,主体在民,根基在民,血脉在民。牟定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弹奏和谐社会的乐章,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创建成果,更多地享受到创建实惠。自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下非常之功,围绕打造全省最干净县城目标,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投资11671万元对县城5478米街面进行达标提升改造,修建锦绣东路、文庙街、东山环线等1500余米街道路面,安装改造1000余盏街面路灯,提升改造38个老旧小区;投资2000余万元为县城及乡镇配备了垃圾清运车、垃圾桶,为自然村组修建1450个垃圾收集池,村组100%配备了保洁员;投资4200万元建成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站及垃圾处理场;投资2000余万元对城乡公厕进行达标改造、新建洗手设施;投资9491万元对龙川河县城段进行景观亮化建设;投入800余万元对三个农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投入220万元用于整治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等城市乱象,营造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全县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免费开放;全县共设置市民体育集中活动点12处,所有社区均安装了健身器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39平方米、高于1.08平方米的标准要求。
培植文化 推进创建“有厚度”
主题鲜明的社会宣传标语、图文并茂的公益广告、温馨活泼的文明提示语……无论是城市街道,还是乡村小路,无论是公共交通,还是临街商铺,这些无声的正能量总能在不经意间与人们打个“照面”,激励着全县上下关心创文、支持创文、参与创文。
牟定县利用宣传栏、宣传册、工地围拦、大型广告牌、电子显示屏、电视、网络、微信平台等媒介,营造创文氛围。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推动各行各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项工作之中,使之成为全体市民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在县城主干道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景观110余处,在化湖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制作文明城市创建主题公益广告200余幅,制作主题公益广告1.2万余块,建筑工地设置公益广告1500余平方米,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各主责单位、各乡镇围绕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主题,制作主题公益广告8000余处。创作录制了一批以左脚歌舞为形式的文明城市创建宣传音视频,制作发放了《文明宣传手册》5000余份,制作宣传折页、宣传卡片各2万份,编印《创文创卫应知应会知识读本》5000本。录制了12条顺口溜持续开展创文宣传。向主流媒体持续推介牟定创文工作做法成效,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知识问答、征集意见建议等活动,充分利用单位电子显示屏、户外宣传大屏、“云广播”等平台,广泛开展社会宣传。
截至目前,该县创建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先进集体7个、州级文明先进集体17个、县级文明先进集体75个,获省、州命名道德模范16名,命名“牟定好人”“最美医生”等县级道德模范190余人,发布“善行义举好人榜”120余榜,每年评选命名表彰“最美家庭”20户、“好婆婆”“好媳妇”20名等先进典型,命名60个“美丽庭院”示范村、1000户“美丽庭院”示范户,推进移风易俗和村风民风持续向好。
文明实践 推进创建“有广度”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20万牟定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奏响一曲恢宏的创建之歌,争做文明礼仪的传播者、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文明创建的参与者、文明形象的维护者,共同呵护文明之花在牟定大地傲然盛放。
牟定县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坚持把培育志愿服务理念、志愿服务精神作为工作着力点,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领全民参与。健全完善“17+7+N”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发挥“中国志愿服务网”作用,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云平台”智慧化管理,完成实名注册志愿服务队119支志愿者2.7万名,为志愿者统一购买社会保险。在窗口服务单位建成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31个,投入40余万元在县政府广场、彝和园广场、化湖广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个,投入10万余元在县左脚舞文艺演艺公司、城区老年协会、县农村劳动力市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个。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作用,全面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持续开展,广大志愿者身着红马甲、戴着小红帽,上街开展文明交通劝导、路边清理城市“牛皮癣”、入户宣传创文知识、福利院扶老助弱、开展免费理发公益活动、为群众量血压、测血糖……一点一滴皆有爱,一举一动总关情。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形成了群众向上向善的文明风尚,增强了群众文明意识,提高了群众文明素质,深化营造了浓厚的共创共建氛围,全县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3.25万小时。
常态长效 推进创建“有力度”
牟定县把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健全机制体制,实现创建工作常态长效;指挥部牵头重抓检查通报,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创建任务有效落实。县委、县政府与各责任单位责任人签订“军令状”,对城区主次干道、商业街区、背街后巷、农贸市场、居民小区等重点地区,流动摊点、店外经营、小广告以及非机动车辆逆行、乱停乱放等重点问题,出重拳、出实招,开展集中整治,推动市容市貌显著改善。
综合运用模拟测评、现场督查、媒体曝光、群众投诉等手段,深入查找问题隐患、发现工作短板,及时梳理分类,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适时交办落实,确保问题及时销号。邀请第三方测评机构开展了两次模拟测评,对两次模拟测评反馈问题进行持续整改销号。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督导问责机制、考核办法、红黑榜制度,加强小广告治理、加强志愿者服务助力创文工作机制,不断推动“门前三包”、红黑榜责任制落实;常态化开展实地点位督导指导,切实补齐创文工作短板。针对不同点位类别,建立和开展专项点位督查制度,对商住小区、商场超市、学校等点位适时开展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明确整改要求,限时整改销号。截至目前,督导组和工作专班对全县各类点位进行实地督导220余次,补齐点位达标500余项。
风尚渐成,久久为功。如今,走进牟定,感受到的是道德力量,邂逅的是文明之花,品尝的是幸福滋味,看到的是张张笑脸,唱响的是和谐旋律,从硬件设施到公共服务,从人居环境到道路交通,文明创建的历程,被刻入了城市的记忆。文明于人,是沉淀的品德;文明于牟定,是执着的精神追求。牟定文明创建工作,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姿态,一路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