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牟定县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接续乡村振兴“两手齐抓”,探索实践“组织+人才+产业”模式,强化党建赋能,打好“组合拳”,汇聚“强动能”,全力提升乡村振兴“加速度”。
组织“铸魂”,激发乡村振兴内动力。该县全面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深入推进双整百千四级联创,围绕“党委创品牌、支部有特色”工作思路,深化“红色堡垒群”创建,打造党建示范点9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5个,全县977个基层党组织实现规范达标,打造乡村振兴红色引擎。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健全完善以支部领导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为基础、“一约四会”齐发力的组织体系。采取组织搭台、党员登台方式,依托本土红色资源“鲜活教材”,开展党史宣讲、“红色故事大家讲”等活动2800多场,9.7万余人次参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充分发挥党支部“火车头”作用,实行书记领衔、支部带动、党员带头,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办理民生实事12002件,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动力。
人才“强心”,强化乡村振兴硬支撑。紧盯村干部这个乡村振兴的关键,牟定县突出政治标准,紧盯“五个过硬”要求,圆满完成89个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目标。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全覆盖完成633名村(社区)“两委”履职培训,切实打造过硬“火车头”。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择优推荐70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参与学历“双提升”。常态化回引农村优秀人才,采取“五个一批”模式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134人,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148名青年人才党支部培养对象进入乡村振兴“一线梯队”。全面推广“缩面提标”,推行村级“大岗位”制,实行村干部坐班领薪,稳定村(社区)干部队伍。采取结对帮带、支部培养、集中充电、跟岗锻炼、岗位加压等方式常态为村干部赋能蓄力做实“硬支撑”。
产业“赋能”,提升乡村振兴“加速度”。突出“三产并举、三产融合、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发展定位,牟定县围绕构建“6+3”产业体系目标,按照支部引路、合作社铺路、党员带路、群众上路的思路,整合力量资源,强化示范引领,采取产业联盟、股份合作、家庭农场、庭院经济等多种形式,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发展特色果蔬、中草药材、优质花卉种植及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全县创建“绿色食品”产业基地17个3.47万亩,认定“三品一标”产品133个,全面掀起了以“一人一技”为基础的“一户一产、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产业发展热潮,凝聚产业发展“强引力”,提升乡村振兴“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