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山有大美,布上绽山花。牟定彝族刺绣,因美而生、因时而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人民引以为傲的“指尖艺术、心灵花朵”。
牟定县共和镇清河村委会稗子田村是一个彝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彝族小山村,全村99%都是彝族。这里的彝族女子心灵手巧,擅长刺绣。放着牛、喂着鸡、带着娃、绣着花、养着家……在这个美丽古老的彝村,彝家妇女用世代传承指尖上的艺术——彝绣,把漂亮的山茶花、马樱花、落枝的鸟儿、飞舞的蝴蝶等,用彝家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记忆绣在服饰上,让美丽在生活中绽放。
以前,稗子田村彝绣以家庭式自绣自用、自制自穿、自产自足为主。近年来,牟定县将彝绣产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设立“绣娘帮扶车间”、组织刺绣技能培训、扶持龙头企业等,推进彝绣产业发展。目前,稗子田村有县级以上刺绣传承人2人、绣娘近30人、彝绣经营户6家、致富带头人6人,彝绣产业增收近80万元。稗子田村彝族妇女实现手艺变现,彝绣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绣坊变市场,彝绣已成为该村助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温暖产业、幸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