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把肿瘤防治中心建设列入中央财政支持楚雄州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重要内容,作为武定县外转病人“促回流”的有效抓手,通过整合资金、创新模式,成功织就了一张广覆盖、全方位的肿瘤防治网络,为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基层+专家”双轮驱动,织密防治网络。以“县、乡、村三级联动”为核心,构建“基层首筛——专家赋能——分级诊疗”的全链条防治模式。武定县域医共体总医院积极承担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的重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乡(镇)分院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提升其肿瘤筛查、早期识别等能力。积极引进省级“银龄医师”专家资源,通过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等形式,快速提升县级医院肿瘤诊疗水平。与上级三甲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
“硬件+人才”双管齐下,提升诊疗水平。武定县域医共体总医院独立设置肿瘤科,聘请原云南省肿瘤医院的王存德教授担任科室主任,有力推动科室规范化建设和诊疗水平提升。聚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选派骨干力量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升专科服务能力,构建起内外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计划选派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静脉导管维护护理、结直肠癌术后造瘘管护理等专业技术,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和精细化程度。完成肿瘤病区全面升级改造,配备先进的层流病房和穿刺取材室。通过“软硬兼施”,武定县域医共体总医院在肿瘤防治领域实现了质的飞跃。
“早筛+全程”双轨并行,构建防治闭环。实施“两癌筛查+智能问卷”双轨筛查机制,截至2025年3月,已累计完成系统筛查3168例,及时发现了一批早期肿瘤患者,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依托肿瘤防治中心信息化平台,对患者数量、病情情况、疗效评估等多项核心指标进行动态整合,通过数据可视化大屏实时监测各乡(镇)肿瘤防治态势,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建立县域外确诊患者户籍地追踪管理机制,借助居民个人病案系统,实现诊疗信息实时回传,并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形成覆盖县、乡、村的三级防控网络,确保患者从初筛到康复都能获得连续、有效的医疗服务。
“MDT+人文”双翼齐飞,改善就医体验。武定县肿瘤防治中心成立了多学科诊疗(MDT)团队,涵盖呼吸、消化、泌尿等多个肿瘤专业组,实行多学科专家共同会诊,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显著提升治疗效果。规范抗肿瘤药物管理,出台相关办法和目录,确保合理用药。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人文关怀,通过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数据显示,武定县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县域内收治病例数、TNM分期率均稳步上升,住院患者死亡率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