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县市动态 >> 正文

南华县:乡村少年宫绘就童年成长新画卷

发布日期:2025-07-08 09:44:38 来源:楚雄日报 作者:罗 丽 吕争锋 点击:[]

近年来,南华县聚焦教育均衡发展,依托乡村少年宫平台,深耕农村素质教育沃土,让县域内10所乡村少年宫成为10颗“启明星”,照亮2万余名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自2011年起,南华县整合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源,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在全县10所乡镇中心学校建成乡村少年宫,打造标准化美术教室、音乐舞蹈室、阅读角、劳动实践区等功能场所,让昔日仅存在于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如今成为乡村校园的“标配”。

在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突出“一宫一特色、一校一品牌”,根据各地文化禀赋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课程体系。兔街镇乡村少年宫依托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阿卡舞传承班;一街乡结合农业特色,打造“小农田”劳动实践基地,让孩子们在体验中了解农业、亲近自然。“以前孩子放学后就是看电视、玩手机,现在吃过晚饭就往少年宫跑。”住在一街乡乡村少年宫附近的李大姐笑着说,眼神中满是欣慰与认同。

在南华县的各个乡村少年宫里,从传统美术、音乐、舞蹈,到本土刺绣、农耕体验、科技小制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维度的“成长土壤”。在五街镇少年宫的刺绣课堂上,普凤存老师正在讲授南华刺绣技艺,教授孩子们打籽绣、缠针绣、螺旋绣等典型针法。像普老师这样的“外聘教师”,现在已累计招募200余人,涵盖退休教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体育教练和艺术爱好者等各类群体,构建起“校内教师主导+校外艺人辅助”的师资体系。

目前,全县乡村少年宫年均开设课程超过30类,举办各类文体活动400余场,让不同兴趣、不同天赋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在龙川镇乡村少年宫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心理辅导教师通过绘画引导孩子们表达情绪;红土坡镇的音乐教室里,30多名父母外出务工的孩子,用歌声传递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2024年,南华县乡村学生在各级艺术类竞赛中共获得奖项243项,一批孩子通过少年宫发展兴趣特长,找到了自信,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少年宫是传承文化、培育新人的重要阵地。”南华县教育体育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如今,南华县各乡村少年宫积极融入乡村文化振兴大局,在教育内容中不断强化传统文化与乡土认同。雨露乡乡村少年宫每年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孩子们自编自演的《白族霸王鞭》《大刀舞》等传统节目,成为展演的保留项目;马街镇乡村少年宫组建“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队,利用节假日为村民、游客讲述地方历史文化与乡土故事,展示儿童眼中的“家乡印象”。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全面发展,南华县持续探索“非遗传承+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线上+线下”教育新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破圈”共享,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行稳致远。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