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高新区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将“招才引智”作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2主3辅”现代产业体系定位筑巢引凤,在“引、聚、育、留”上着力,将人才发展与产业链条同步规划、与创新驱动同轨实施、与高质量发展同频推进,以人才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
构筑人才高地,聚焦人才资源。制定精准到产业、精细到行业、精确到岗位的《楚雄高新区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层次人才引培。2023年,共引进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9人、经营管理人才13人、本科284人、柔性引进专家3人。加快高新区人才信息库建设,目前,有168名在库人才,共获得241个人才称号。其中,9人获得省级人才称号、75人获得州级人才称号、102人获得市级人才称号。积极推荐申报人才项目,激发人才活力,2023年推荐上报省级“科技领军人才”“产业创新人才”和州“第十三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兴楚领军人才”共11人,推荐申报2024年“兴楚英才”培养工程7个人才专项16人;成功推荐申报初级、中级职称56人;推荐申报“兴滇英才”1户;推荐申报“兴楚人才支持计划”6户。目前,共有“云南省知识产权人才”6人、“彝乡英才”35人、“兴楚英才”12人。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入企业调研指导职称申报工作,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高新区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
持续深化改革,涵养人才生态。率先在全省开发区完成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剥离划转工作,将高新区管委会承担的教育体育类、卫生健康类、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类等48项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能职责剥离移交到楚雄市。完成高新区内设机构改革工作,组建正科级事业单位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成立人才服务专组,为人才提供更加精细、优质、高效的服务。2023年,对辖区内247家重点企业进行定点服务,为20余家企业高层次人才在政策支持、管理人才招引、子女就学及惠民补贴等方面提供指导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省首推税费事项简办、优办服务新模式,出台楚雄高新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在全省首家创新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人才引擎渲染,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健全人才发展平台建设,云科彝创众创空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入驻企业68户,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坚实的平台保障;楚雄高新区中小企业创业园现入驻企业5户。其中,2户孵化载体、1户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区人力资源产业园于2023年11月投入试运营;高新区现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4家,2023年8月,区内有效发明专利167件,占全州总量的35.5%。不断增强服务指导能力,成立中科(楚雄)创新中心、楚雄州众创孵化平台战略联盟和八戒(楚雄)产业创新中心,加强对各平台的服务管理工作;推进彝楚高新·人才之家建设,深入开展人才指导服务工作。目前,高新区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3户,新增省级专家工作站4个,认定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1个,云南化学药创新制剂工程研究中心获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命名。全力推进以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指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评价体系试点建设工作,有效解决高精尖人才聚集的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截至目前,高新区“创指贷”向区内科技型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7119万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成交额21661.8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