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身边的变化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讲述-我身边的变化 >> 正文

家乡变化喜人心

发布日期:2018-03-30 09:00:06 来源:云南楚雄网 作者:张泽武 点击:[]

周末,带着妻儿回老家看望父母。轿车奔驰在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上,路下面的山坳里就是我老家的村庄,村庄被茂林翠竹掩映,小河清波荡漾,杨柳扶风,几幢漂亮的小洋楼镶嵌其中。看着日新月异的乡村美景,我心里感慨万千。

老家曾经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交通极不发达,虽然村子对面就是牟姚公路,但村子和牟姚公路隔着一条深箐,深箐里有一条河,在我小时候,河上没有桥,人们要外出,都是蹚水过河的。后来有了木桥,但这座桥是短命桥,因为雨季的时候小河年年涨大水,把桥摧毁。重修木桥是件很麻烦的事,得动员全村的人,甚至邻村人也要来帮忙。

80年代初期,小河上终于修起了一座石桥。石桥是拱形的,坚固美观,但村子到外面的路都是田埂路。在田埂路上走,眼睛要好使,要不然会摔倒。我的二叔就是因为抬笨重的打谷机,田埂路不好走,摔倒了,打谷机压在腿上,造成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后来乡亲们的生活有了变化,有的家里有了自行车,但从家里到牟姚公路上有一公里多,人们只有把自行车扛到肩上,到了公路上才能骑。回来时,下了公路,又把自行车扛到肩上扛回家。在我不谙世事的童年里,我就一直在想,要是有一条宽阔的路多好。

那时候,老家不光交通不便,还严重干旱缺水。多少年来,乡亲们都是到河里挑水吃,来回要上下一个大坡,每次回老家,我就要到河里挑水把水缸挑满,走在吭凹陡峭的坡路上挑水,回想年迈的父母挑水的艰难情景,我的心里就有一种深深的期盼,我多么希望我们村变成有水有路的美丽乡村。

时间进入2016年,我们余丁村委会张家村作为了县上精准扶贫的示范村。每天,县乡很多干部驻守我们村,和乡亲们促膝谈心,然后协调土地,搬迁厕所、牲畜圈、粪塘等阻碍公共设施的场所。很短的时间就为我们村打通了光滑整洁的水泥路,完成了引水入村的工程。工程完工后,举行了通路通水仪式。通水那天,我回到村里和村民们庆贺,那天是我们村民最喜庆的日子。村民像过节一样高兴,当清澈的自来水从水管里流出时,人们脸上露出了无比喜悦的笑容。

家乡变化喜人心。现在,我们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 精准脱贫,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党的富民政策的好处,它保障并改善了乡亲们的生活条件,让人们体会到更多的幸福,让很多人的憧憬变成了现实。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