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000001577/2018-00078 公开目录: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大姚县政府办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8-01-16 00:00:00 文  号:
标 题:
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烟叶工作的意见

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烟叶工作的意见

各涉烟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省、州烟叶工作会议精神,抓好2018年全县烟叶工作,保持烟叶工作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经县人民政府研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秉承全心全意为工业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烟农增收服务“三个初衷不变”,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市场、质量、绿色、生态、安全为主线,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控烟叶生产规模,促进烟农持续增收,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烟叶生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二)目标任务
  2018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5.2万亩,收购计划701.5万公斤(含出口备货48万公斤),种植品种为云烟87;上等烟比例68%左右;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80%以上、综合等级纯度90%以上,国家局工商交接合格率达到全州平均水平,等级质量和品种纯度符合工业卷烟配方需要。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全县2018年“两烟”工作的领导,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调整充实大姚县“两烟”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刘文跃  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组长:汪光献  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潘  健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周建民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张海昌  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
  成  员:张  恩  县委县政府督查室主任
  熊建福  县人民法院纪检组长
  武发桐  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李仕奇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彭剑波  县发改局局长
  陈飞飞  县农业局局长
  席仕斌  县林业局局长
  普文海  县水务局局长
  赵信宏  县交运局局长
  王荣书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刘明乾  县公安局副局长
  范建兵  县财政局副局长
  杨  郁  县国税局局长
  陶光云  县地税局局长       
  杨晓剑  县气象局局长
  朱文华  县供电公司总经理
  张  志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云南省大姚县分公司经理
  李恒华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姚支公司经理
  刘学平  县烟草分公司副经理 
  王绍普  县烟草专卖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烟草公司,办公室主任由张海昌同志担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三、主要政策
  (一)计划管理。各涉烟乡镇要严格执行国家对烟叶生产、收购计划管理政策,统筹规模、面积,优化布局,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因计划管理不到位的,县人民政府将实行问责,并调减下年烟叶生产计划。
  (二)质量管理。各涉烟乡镇要依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切实加强烟叶收购质量、生产质量、品种纯度、绿色安全生产。因质量管理不到位的,县人民政府将实行问责,并调减下年烟叶生产计划。
  (三)工作经费。为推进全县烟叶生产转型升级,县财政安排2018年烟叶生产工作经费286万元,由县烟草公司汇同县财政局制定方案,组织考核和兑现。
  1.对乡镇、村、组抓烟叶生产工作进行考核补贴,计划资金225万元(含州对村组考核补贴)。按各乡镇当年烟叶税5%的比例,与烟叶生产收购综合考核结果挂钩兑现。
  2.烟叶生产专项工作经费61万元。其中:组织推广绿色生态烟叶烘烤示范工作经费35万元,完成县下达烤煤推广使用数量达95%以上的,经考核验收后按实际推广数量每吨20元兑现,完成80%以上95%以下的按实际完成比例计算兑现,完成80%以下的不予兑现;烤烟核心示范样板工作经费10万元,对乡镇和烟叶站各承办一片核心示范样板的给予标准化措施落实及组织协调工作经费,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每亩兑现25元(其中乡镇15元,村组10元),连片面积在500至999亩的每亩兑现15元(其中乡镇5元,村组10元),连片面积在100至499亩的每亩兑现10元(其中乡镇4元,村组6元);烟叶生产抗旱、救灾应急和新技术推广落实工作经费10万元,由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统筹掌握,用于承办全县烟叶生产现场会议、烤烟生产新技术推广落实及救灾应急等工作经费,由具体承办实施的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审批后兑付;烟叶收购专卖管理工作经费6万元,由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统筹掌握,用于烟叶收购期间的专卖堵卡、巡查等工作经费,由具体承办实施的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审批后兑付。
  (四)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县财政计划安排生产扶持投入资金245.40万元,具体是:
  1.绿色生态烟叶烘烤示范补贴175.40万元。全县按合同产量每公斤烟叶配套烤煤2.5公斤,计划推广烤煤1.754万吨,100%覆盖烤烟种植面积。按不同区域、运距、不同类型烤煤对烟农进行补贴,具体实施方案另行文安排。
  2.专业化烘烤示范补贴50万元。全县计划在密集型烤房推广专业化烘烤,经验收合格后补贴烟农或组织实施的合作社每担15元。
  3.防雹费20万元。由县气象局制定烤烟防雹工作考核办法,报县烤烟生产领导小组审定后实施。
  烟草部门安排的烟叶生产产前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补贴项目和补贴办法由县烟草公司另行文明确。
  (五)收购政策。严格按照合同种植和收购烟叶;严格执行国家烟叶收购价格政策;坚持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严厉打击内外勾结和倒买倒卖贩运烟叶的违法行为,保障烟叶收购秩序良好。
  四、主要措施
  各涉烟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充分认清目前烟叶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准确分析和把握形势,认真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特别要做好烟农思想工作,把形势讲清楚,把政策宣传到位,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烟叶生产经营各要素资源科学配置,稳步提高配置效率和供给水平。要突出“严控规模、产销平衡、优化布局、标准生产、现代农业、助农增收、绿色生态”工作重点,着力解决收购质量、烘烤质量、标准生产、品种纯度、农残控制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稳定和拓展大姚烟叶市场空间。
  (一)稳控结合,确保烟叶生产平稳发展。坚持扶优扶强,突出“优质田地、确保轮作、连片种植、统筹小春、品种布局、户均种烟规模、土壤保育”等重点,将生产计划向优质烟区、核心烟区集中,逐步淘汰多年完不成下达计划或完成计划吃力、烟叶质量波动大的村组,将种植计划集中布局到面积稳定、质量稳定、市场认可的区域。为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在合同面积分配中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合理倾斜。一是要进一步优化种烟田地。种植面积要规模连片(山区连片不低于50亩、坝区连片不低于100亩),杜绝零星分散种植;种烟田地要保证隔年轮作(轮作率80%以上)。二是规范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管理。继续采取合同与大田营养土堆捂、品种纯度、农药安全使用等挂钩办法,按照“控两头、稳中间”适度规模种植的发展方向,优先签订10亩—30亩的合同,严管50亩以上合同,不签订3亩以下合同。通过栽后面积插牌认证到田等措施,确保栽足、栽实面积。三是强化源头控制和过程监管。严控种植面积,严格按计划签订收购合同,按计划组织统一育苗、农资供应、移栽种植,坚决完成701.5万公斤烟叶收购计划,守住烟叶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命脉。
  (二)科学种植,切实提高烟叶质量特色水平。2018年要围绕“小苗膜下移栽、上部叶一次性采烤、商品化烘烤推广比例分别达到70%、50%和35%,4月20日开栽、4月30日基本完成、5月10日全面完成移栽”的要求,加强水肥管理、综合利用5—8月份的光、温、水条件,确保大田生育期130天左右,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推动烤烟生产从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一是着力调动村组两级积极性,推动标准化生产落实到位。重点打造连片样板,各涉烟乡镇人民政府和烟叶站要在重点区域各办好一片高标准示范样板,坝区样板面积要求200亩以上,山区样板面积要求100亩以上(其中金碧、龙街2个乡镇各承办1片1000亩以上的县级样板),各涉烟村委会要办好1片面积在50亩以上的示范样板,辐射带动整体生产水平提升。二是提升实用技术到位率。在落实10项常规技术的基础上,新增推广节水滴灌1000亩,降低抗旱保苗人力、物力投入,并积极探索滴灌条件下水、肥、药一体化栽培管理模式,推进烟叶精益生产。加大“增密、控氮、增钾”措施落实力度,调控好烟株营养,促进烘烤提质降损。继续抓好小苗膜下移栽推广,全县推广面积70%以上,苗龄要控制在45天—50天。三是抓好最佳节令集中移栽。及时开展小春抢收、预整地、移栽、农机具作业等工作,及时调配水源,以水促栽,推行预整地验收合格后集中发苗移栽措施。对先盖膜后栽烟区域加强深栽指导,加强对坝区烟区“放水泡田栽烟”监管,提升集中移栽度和移栽质量。四是持续抓好烘烤减损降本。进一步加强烟叶烘烤队伍建设,强化组织管理,以保障大田生育期和提高烟叶成熟度为目标,计划推广上部叶充分成熟一次性采烤2.6万亩。多种模式推进专业化烘烤服务,确保密集烤房专业化烘烤比例达80%以上,商品化烘烤提高到35%以上,烘烤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
  (三)突出重点,推进绿色生态安全烟叶生产。在烟叶种植、田间管理、烘烤中要坚定不移落实绿色生态烟叶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化肥农药减量化、烟田清洁化、能源环保化生产模式,提高烟叶安全性,推动烟叶生产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一是开展土壤保育。积极引导烟农加大农家肥堆捂还田力度,确保大田营养土数量足、质量高,改良烟株“小环境”,促烟苗早生快发;在重点种烟连片区域开展商品有机肥施用示范,示范引导烟农养成改良植烟土壤的良好习惯;继续抓实绿肥种植示范,建立“烤烟—绿肥”轮作制度。二是高度重视烟叶安全性问题。相关涉农部门和各涉烟乡镇要高度重视工业企业和上级烟草监督部门监测反馈的少数烟区氯离子含量超标和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加强辖区内农药经营门市的监管;加强烟农用药的指导,严禁施用高残留农药和除草剂,加强鲜烟叶农残的监测考核,督促基层和烟农提高合理用药认知性和自觉性。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示范,逐步减少农药用量,提升烟叶安全性。三是持续抓好绿色生态烟叶烘烤示范项目,充分利用生物质燃料和电能进行烟叶烘烤示范,全面杜绝用柴烤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烘烤环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转变方式,促进烟农增收致富。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烟草水源工程。强化在建水源工程质量控制和资金监管,不断巩固完善提升水源、水窖、密集烤房、农机具的建设水平,抓好质量、资金等规范管理。二是进一步规范烟农合作社建设。2018年全县烟农合作社由原来8个优化整合为3个,要督促指导合作社进一步健全治理结构、切实落实烟农入社、建立健全“资产账、现金日记账、会计账”、制定民主管理和分红制度;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增强合作社发展内生动能,把烟农合作社真正建成烟叶生产专业服务的主体和烟农增收的重要平台。三是加强职业烟农教育培训和发展扶持。探索推行“烟草培训+政府认定”的协同机制,健全完善星级管理与差异化扶持相衔接、相匹配的制度体系,推动烟农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五)多措并举,担当促农增收新作为。充分发挥烟草产业优势,主动融入扶贫攻坚大局,把产业发展和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加大对贫困烟农的帮扶力度,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积极构建合作社与烟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分散的一家一户有效联合起来,激励烟农参与到多元经营产业发展中来,引导部分烟农转岗为产业工人,切实增加烟农的财产性收入、服务性收入和多元化收益,推动形成“主业稳收、辅业增收、扶贫助收”的烟农增收新格局。
  五、加强领导,强化考核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要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大局意识,加强统筹协调,切实营造有利于烟草发展的环境。加大支持力度,坚持市场需求导向,转方式、调结构、提效益,确保“两烟”对经济贡献不减。
  (一)加强领导。坚持“政府调控、烟草主抓、烟农主体、部门配合”的工作制度,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统筹好各方力量。一是各乡镇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出台相应保障政策,制定管理办法,突出抓好烟叶生产的规模连片、面积落实、标准生产等工作。二是县级各部门要协同并进,整合投入力量、资源、资金,创造烟草发展新格局。
  (二)主动服务。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主动服务,提高效能。突出重点,细化措施,着力解决烟叶工作短板、矛盾、问题。
  (三)加大考核。要把市场、质量、绿色、生态、安全主线贯穿于生产、收购全过程,健全考核机制,鼓励创先争优,推动全县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由县“两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依据《大姚县2018年烟叶生产收购质量管理考核办法》全程检查和督导,各级各部门要强化考核,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附件:大姚县2018年烟叶种植收购及品种计划安排表


  大姚县人民政府
  2018年1月15日

附件

大姚县2018年烟叶种植收购及品种计划安排表

 

 

 

 

 

 

 

 

 

 

乡镇

品种

种植计划

考核种植面积

合同面积

收购计划量

考核面积单产

合同面积单产

面积

其中:田烟面积

指令性

出口备货

合计

  

87

58000

22500

52000

653.5

48

701.5

120.9

134.9

金  碧

87

6300

4000

5900

74.4

5.6

80

127.0

135.6

龙  街

87

7500

5500

7000

88.4

6.6

95

126.7

135.7

新  街

87

7000

5500

6500

82.0

6.0

88

125.7

135.4

赵家店

87

9000

2200

8100

102.5

7.5

110

122.2

135.8

六  苴

87

5800

1400

5100

63.4

4.6

68

117.2

133.3

石  羊

87

9200

1200

8000

99.7

7.3

107

116.3

133.8

三岔河

87

9400

2000

8200

102.5

7.5

110

117.0

134.1

湾  碧

87

2700

500

2300

29.4

2.1

31.5

116.7

137.0

铁  锁

87

1100

200

900

11.2

0.8

12

109.1

133.3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878-3389881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3000021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滇ICP备05001344号 滇公网安备 53230102000257号
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