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275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02日 文  号:
标 题:
2016年上半年楚雄州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总体向好
成文日期:

2016年上半年楚雄州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总体向好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超前谋划、提早部署,以深入实施“十大专项行动”为抓手,突出稳增长、“五网”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工作重点,通过全州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上半年全州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总体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增幅虽比上年同期(10.2%)低1.2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8%)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8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3.24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1.4亿元,增长8.9%。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全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全省16州市前列。上半年,全州生产总值增长9.0%,增速高于全省(6.6%)的2.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1%,增速高于全省(18.3%)的18.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增速高于全省(11.9%)的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5%,增速高于全省(1.5%)的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增速高于全省(3.9%)的1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9%,增速高于全省(8.9%)的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增速高于全省(10%)的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1.农业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20亿元,增长5.9%。小春粮食喜获丰收,产量达29.76万吨,增长2.7%;大春栽种面积达273.84万亩,增长4.9%,烤烟长势良好;畜牧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实现肉类总产量21.43万吨,同比增长7.4%。

2.工业生产稳中略升。上半年,全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25亿元,同比增长6.5%,比1-5月(5.8%)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非烟工业增加值56.85亿元,增长23.2%;烟草工业增加值35.4亿元,下降12.9%。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3亿元,增长22.7%;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9.24亿元,下降1.2%。分行业看:十二个主要工业行业增加值呈“九增三降”。“九增”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8.9%),煤炭开采及洗选业(46.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1.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33.1%),医药制造业(22.7%),农副食品制造业(22.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9.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7.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3.3%)。“三降”的行业是:烟草制品业(-12.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4.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2%)。

3.第三产业较快增长。上半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81.4亿元,增长8.9%。其中:全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8户,实现营业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16%。全州实现旅游总收入67.26亿元,同比增长 31.6 %。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22.80亿元,同比增长21.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45.09亿元,同比增长20.0%。

(三)内需支撑较为有力

1.投资增长势头强劲。上半年,全州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2.15亿元,同比增长37.1%,比1-5月(32.5%)提高4.6个百分点。有施工项目1691个,同比增加298个,增长21.4%,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042个,同比增加350个,增长50.6%。投资总额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3.86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投资93.5亿元,下降13.2%;第三产业投资254.79亿元,增长59.9%。分房地产和非房地产看:房地产开发投资46.88亿元,增长27.4%;非房地产项目投资365.27亿元,增长38.4%。

2.市场销售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94亿元,同比增长12.5%。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实现零售额128.23亿元,增长12.7%;乡村实现零售额13.71亿元,增长10.7%,城镇增速高于乡村2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5.47亿元,增长10.9%;商品零售126.46亿元,增长12.7%。

3.外贸增速小幅回升。据州商务局统计,上半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77亿美元,同比增长1%,增幅比上年同期(62.1%)下降61.1个百分点,比1-5月(-6.6%)回升7.6个百分点。

(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1.财政收支快速增长。据州财政局统计:上半年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86亿元,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18.49亿元,下降2.2%;非税收收入20.37亿元,增长36.8%。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9.88亿元,增长16.1%。财政对节能环保、教育、社保就业等事关民生行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分别增长61.7%、20.3%和17.1%。

2.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上半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7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6%。

3.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楚雄调查队统计:上半年,全州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3989元和4235元,分别增长9.9%和11%。

(五)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

按照州委、州政府出台的《楚雄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实施意见》要求,稳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成效初显。上半年,粗钢、钢材产量同比分别下降5.8%和3.8%,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6%,商品房房屋销售面积为85.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5%。全面推行营改增后,保证行业税负只降不增。据州财政局预计,当年将为企业减负2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非烟工业企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是非烟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快速增长。上半年,289户非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7.42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利税总额13.77亿元,同比增长49.9%,其中:实现利润总额9.7亿元,同比增长56.2%。二是亏损面和亏损额减少。在289户企业中,亏损企业56户,比去年同期减少6户,亏损面下降3.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68亿元,同比下降36.8%。三是去库存见成效。6月末,289户非烟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为24.22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产成品占比较大的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行业有产成品2.29亿元,同比下降49.7%。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全州经济虽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仍十分艰巨,当前经济运行中主要存在“三大压力”:

(一)工业经济企稳回升的压力。一是受市场、工业品价格、融资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二是我州工业结构不合理,烟草制品业“一枝独大”的局面在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2015年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42%,今年以来持续下降,而且降幅越来越大,1-6月下降12.9%(6月当月下降21.2%),由于烟草制品业大幅下降,负拉动6.0个百分点,对工业影响进一步加大,拉低了全州工业增速。虽然非烟工业实现了23.2%的高速增长,但也难以弥补占比较大的烟草制品业下行的影响。三是工业用电量负增长。上半年工业用电量负增长3.8%。四是8户10亿元以上骨干企业增长乏力,呈“三增五降”,“三增”是:滇中有色、摩尔农庄、楚雄矿冶,“五降”是:楚雄烟厂、勤攀磷化工、德胜煤化工、德胜钢铁、楚雄供电局。五是停产企业恢复生产难度较大。6月末,停产企业达18户,比5月增加1户。六是工业投资持续下降造成工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当前工业投资仍然是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的主要支撑,但1-6月工业投资下降13.2%,主要是工业企业的大项目、新建项目少,影响了全州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商贸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的压力。一是我州商贸企业“散、小、弱”,发展后劲不足。商贸流通业以传统业态居多,缺少规模大、效益好、档次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商贸流通企业,主要依赖于居民日常消费和餐饮服务,在目前居民消费水平不高,社会购买力低的情况下,消费品市场整体发展后劲不足。二是传统商贸增长动力持续递减,新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各级刺激消费政策的效应显现尚待时日。三是部分企业经营困难。358户法人企业中,销售额(营业额)下降的有47户,占法人企业户数的13.1%。

(三)一、二、三产业与目标有差距的压力。从1—6月份统计监测情况看,生产总值(GDP)中一、二、三产业都有差距: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3%,与工作目标(6.3%)相差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10.6%,与工作目标(14.3%)相差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8.9%,与工作目标(11%)相差2.1个百分点。

三、下步工作建议和措施

下半年,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对照目标,破解难题,既紧盯当前,又着眼长远,在重点产业发展和供给侧改革上精准发力,千方百计确保全州经济量增质更优。

(一)千方百计抓工业,提高质量稳增长。要实现全年GDP增长11%的目标,关键在工业。因此,一是要千方百计确保烟草制品业降幅收窄,确保工业增速不减,防止经济下行。二是要抓好重点骨干企业,一方面要抓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重点工业企业的跟踪服务,另一方面要抓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升规入库工作,利用好工商、税务等部门信息,积极发掘新的工业企业,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大推进工业项目实施的力度。积极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一批项目早投产,早见成效,有效形成工业增量,确保工业平稳增长。

(二)千方百计促消费,增添动力稳增长。当前,全州工业受烟草制品业的影响回升难度较大,要实现全州经济增长目标,重点在工业,希望在三产。因此,一是加大对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分类指导,因企施策,充分挖掘现有企业的存量和潜力。二是积极优化市场资源配置,鼓励和扶持传统商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拓宽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市场做大做强。三是充分发挥限额以上企业在商贸流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抓好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的培育工作,不断提升限额以上企业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

(三)千方百计稳投资,夯实基础稳增长。一是要紧紧围绕投资突破1000亿元目标任务抓落实。以州“四个一百 ”项目为重点,围绕“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突出项目开工建设、增资扩产和技改投资,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确保全面完成工业投资年度目标任务。二是要下大力气抓工业投资。上半年虽然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工业投资出现负增长,应引起足够重视。可以说工业投资的增长对工业乃至全州经济的增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强化项目实施的要素保障,积极破解项目建设“瓶颈”问题。

(四)千方百计抓落实,用好政策稳增长。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好省、州稳增长的系列政策措施,确保政策尽快转化为稳增长的动力,尽快释放政策效应。二是认真落实好经济运行研判、预警、应策、推动、问效制度,抓好经济运行的统计预警监测和分析研判,注重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分析和监测。三是针对当前全州部分经济指标与工作目标差距较大的实际,各责任部门要履行好行业的工作职责。要坚持实事求是、依法统计,应统尽统、不重不漏,认真搞好各个部门的统计工作,如实反映本部门本行业的发展实际,为全州跨越发展“统好数、服好务”,以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