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361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12日 文  号:
标 题:
前三季度楚雄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简析
成文日期:

前三季度楚雄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简析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州委、州人民政府加强领导、加大扶持、鼓励创新,突出稳增长、抓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等工作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相关部门按照节能降耗工作的总体要求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积极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狠抓工作措施落实,千方百计降低能源消耗水平。今年前三季度,楚雄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128.0万吨标准煤,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1.3%

一、基本情况

2015年前三季度,楚雄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128.0万吨标准煤,下降2.5%。其中:轻工业能源消耗9.6万吨标准煤,下降2.7%;重工业能源消耗11.4万吨标准煤,下降2.7%

从前三季度楚雄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累计增幅与工业增加值累计增幅的对比情况看,234三个月能源消耗增幅逐月提高,而工业增加值增幅却逐月回落,二者的走势出现背离;5月以后能源消耗增幅和工业增加值增幅都逐月回落,两者的走势同向,但能源消耗回落幅度大于工业增加值回落幅度。具体走势详见下图:

分行业看,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104.4万吨标准煤,下降2.5%。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耗58.8万吨标准煤,下降14.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耗13.1万吨标准煤,下降5.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能源消耗11.1万吨标准煤,增长61.5%

分县市看,能源消耗占全州比重达63.8%的禄丰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下降5.0%,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4%;能源消耗占全州比重达17.1%的楚雄市规模上工业企业能耗增长31.5%,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长22.1%。其余8个县能源消耗占全州比重19.1%,能源消耗有增有减,而单位增加值能耗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详见下表:

指标名称

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

(吨标准煤)

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长率(按可比价计算,%

能源消耗

比重%

1-9

累计

增长

%

全州

1279923

-2.54

-11.32

100.00

楚雄

218440

31.53

22.13

17.07

双柏

14838

-25.62

-41.52

1.16

牟定

17051

1.98

-15.58

1.33

南华

25273

3.55

-8.76

1.97

姚安

11501

20.96

-4.68

0.90

大姚

32677

1.85

-12.42

2.55

永仁

32524

-32.07

-42.09

2.54

元谋

28972

-31.90

-41.80

2.26

武定

82106

-12.99

-27.79

6.41

禄丰

816542

-5.03

-6.44

63.80

二、存在问题

2015年前三季度的能源统计数据看,楚雄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困难和问题仍然较多,主要表现在:

(一)节能行政审批权的设置上依然存在多头审批、多头监管、管理体制不顺的现象。如:对新建、新开工项目的节能固定资产投资行政审批由发改部门办理和监管,而工业技改项目的节能审查由经信部门负责。

(二)部分企业单纯注重经济总量增长,忽视节能降耗工作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致使技术改造资金投入不足,技术装备差、生产工艺落后的状况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

(三)第三产业不发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州GDP的比重较大,致使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压力大。特别是禄丰、永仁、武定等县的工业结构中高耗能行业过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达6.6吨标准煤/万元、1.5吨标准煤/万元、1.4吨标准煤/万元,远远高于其他县市,而且县市之间单位增加值能耗绝对值差异明显,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

(四)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准确、及时的能源统计监测是节能减排工作决策、管理、监督、考核的基础,但企业能源统计工作普遍存在专职不专、兼职过多的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好能源统计在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更有个别地方统计法制观念淡薄,数据质量难以保证,这不但不能为能源管理有效发挥正面促进作用,反而可能产生副作用。

三、几点建议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人民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为即节能又环保,并能保持中高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结构调整中认真落实节能政策,加大节能目标管理投入,引导高耗能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

(三)进一步落实责任。推动节能降耗工作,严格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关于节能降耗的责任要求,以节约油、电、煤,以及企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完善管理制度,淘汰落后产能。把节能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全州实现节能降耗这一约束性指标的如期完成。

(四)严把项目准入关。目前,在招商引资中,各级各部门都特别重视招商引资,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刺激消费、拉动经济。但一定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范管理高耗能和高污染项目,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选址一定要科学合理,并要把好污染物达标排放关。

(五)继续加强节能降耗宣传教育,普及节能知识和方法,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的能源忧患意识,广泛参与节能降耗,汇集各方力量,形成深入持久推进节能降耗的社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