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401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22日 文  号:
标 题:
上半年楚雄州畜牧业平稳发展
成文日期:

上半年楚雄州畜牧业平稳发展

年初以来,面对气温变化疫情风险、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以及宏观政策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全州各级政府以保供给、保安全、促增收为目标,狠抓畜牧业各项工作措施落实,以市场机制倒逼畜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各畜种均衡发展。上半年,全州畜牧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势头,畜禽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主要畜禽产品实现全面增长,畜牧业产品价格波动总体平稳。

一、畜牧业生产情况

(一)畜禽养殖总量平稳增长。6月末,全州大牲畜存栏达100.32万头匹,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4.68万头匹,增长4.9%。其中:牛存栏79.65万头,增长6.8%;羊存栏151.91万只,增长9%;猪存栏244.33万头,增长6.8%;家禽存栏1053.02万只,增长7.5%。上半年全州肉牛出栏17.56万头,增长7.1%;羊出栏50.19万只,增长8.5%;猪出栏171.21万头,增长8.4%;家禽出栏1024.70万只,增长8.1%

(二)畜禽产品产量同步全面增长。16月,全州肉类总产量达19.89万吨,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8.2%。其中:牛肉产量达2.44万吨,增长7.2%;羊肉产量达0.93万吨,增长15%;猪肉产量达14.77万吨,增长8%;禽肉产量达1.74万吨,增长8.1%。禽蛋产量达0.62万吨,增长11.1%

(三)规模化养殖群体不断扩大。来自州畜牧局调查资料显示:16月全州生猪规模养殖场户(年出栏100头以上)达1050户、出栏28.95万头,与上年同期相比虽然规模养殖户减少了16户,但出栏量增加了2.55万头;牛规模养殖场户(年出栏15头以上)达384户、出栏1.10万头,同比分别增加34户和476头;羊规模养殖场户(年出栏100只以上)达226户、出栏3.51万只,同比分别增加13户和0.28万只;家禽规模养殖场户(年出栏1000羽以上)达690户、出栏332.83万只,同比分别增加25户和18.0万只。

(四)畜禽产品价格小幅波动。6月生猪收购价格月平均每公斤达13.93元,比上年同期(下同)每公斤提高1.91元,增长15.9%;肉鸡价格月平均每公斤达18.27元,同比每公斤下跌0.08元,下降0.5%;牛、羊肉价格月平均每公斤分别达62.25元、62.83元,其中牛肉价格同比每公斤下跌0.2元,降幅为0.3%,羊肉价格同比每公斤提高1.86元,升幅为3.1%

二、上半年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特点

(一)猪、牛、羊、禽养殖结构发生一定变化。16月牛、羊出栏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0.51.9个百分点,牛、羊存栏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3.12个百分点;猪、禽出栏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2.8个百分点,猪、禽存栏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64.3个百分点。从以上增减幅度的变动可以看出牛、羊发展步伐加快,猪、禽基本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

(二)畜牧业成为我州上半年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初步统计,16月全州实现畜牧业产品产值41.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畜牧业产品产值占全州农林牧渔业产品产值的比重达48%,畜牧业成为上半年第一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猪养殖成本不断上涨,养殖效益下滑。受粮食、饲料、劳动力成本等不断上涨影响,生猪养殖成本不断增加。6月末楚雄州猪粮比价为5.81,跌破61的全国盈亏平衡点,养殖户养殖效益下滑的趋势已经凸现。

(二)畜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滞后,带动能力弱。一是畜牧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畜产品自我消化能力弱。目前我州达到省、州级的畜牧业龙头企业有31户,其中属于畜产品加工型的龙头企业只有5户,且产品加工层次低(屠宰型1户、制作冷鲜肉2户、火腿加工及壮鸡即食产品加工1户、单纯经营壮鸡即食产品加工1户)。二是畜产品市场开拓困难。一但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不仅影响养殖户的收益,而且养殖户的积极性也将受到打击。

四、工作建议

(一)继续抓好生猪生产。在发展生猪养殖上,要引导养殖户正确看待市场价格的波动,坚定养殖信心,继续抓好品种改良、安全生产,合理补栏,适时出栏。同时要加大扶持和项目实施力度,引导养殖户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之路,提高科技含量,降低养殖成本,确保下半年市场的有效供给。

(二)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步伐。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和新建一批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二要加大对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财政补贴等资金应向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积极引导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三要积极培育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畜牧业经纪人队伍等中介组织和各种类型的专业大户,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专业合作组织的职能作用,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疫病防控,筑牢防疫免疫屏障。一是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楚雄州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42020)》,全面推行“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防疫模式和生猪“321”免疫方式,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达100%。二是要健全“两档一册”,使畜禽散养户免疫建档达95%以上,规模养殖户免疫建档达100%。三是要强化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疫情预警和风险评估工作。四是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应急体系和防控机制,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全面提高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水平。

(四)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一是要认真落实畜禽屠宰监管职责属地管理制度。二是要加大动物产品安全监测和监管力度,在规模养殖场及屠宰环节对“瘦肉精”等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率达100%

(五)加大对畜牧业生产的领导,解决养殖户实际困难。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畜牧业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将稳定发展畜牧业生产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作为“保增长、保稳定、促和谐”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实实在在帮助解决养殖户面临的实际问题,确保全州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