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409 |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24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措施
|
成文日期: |
楚雄州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措施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组织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管理、决策等过程的效率、水平与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近年来楚雄州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均取得一定进展,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正向纵深发展,但总体上全州企业信息化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不同企业之间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一些行业的发展还非常缓慢,企业信息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企业信息化调查统计一年开展一次,调查范围为所有联网直报调查单位,包括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企业。 2014年楚雄州填报信息化报表的企业910户,分专业看:工业260户,建筑业132户,房地产业142户,批零业232户,住餐业65户,服务业79户。
分专业和分县(市)企业信息化情况表
单位:户
|
小计 |
工业 |
建筑业 |
批发和 零售业 |
服务业 |
住宿和 餐饮业 |
房地产业 |
楚雄州 |
910 |
260 |
132 |
232 |
79 |
65 |
142 |
楚雄市 |
345 |
66 |
69 |
94 |
45 |
13 |
58 |
双柏县 |
44 |
20 |
3 |
4 |
4 |
8 |
5 |
牟定县 |
54 |
23 |
10 |
8 |
2 |
3 |
8 |
南华县 |
62 |
20 |
6 |
16 |
2 |
10 |
8 |
姚安县 |
46 |
17 |
4 |
10 |
3 |
3 |
9 |
大姚县 |
86 |
27 |
5 |
29 |
4 |
3 |
18 |
永仁县 |
36 |
16 |
4 |
7 |
1 |
3 |
5 |
元谋县 |
70 |
18 |
7 |
21 |
6 |
10 |
8 |
武定县 |
62 |
19 |
8 |
14 |
5 |
3 |
13 |
禄丰县 |
105 |
34 |
16 |
29 |
7 |
9 |
10 |
(一)企业信息化程度提高较快。在被调查的910户“四上”企业中,使用计算机的企业有903户,占被调查企业的99.2%,同比增长22.4%(同范围,下同);期末在用计算机数量达2.46万台,增加0.53万台,同比增长27.5%;有信息技术人员的企业645户,同比增长39.0%,占被调查企业的70.9%,占比较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有信息化投入的企业902户,占被调查企业的99.1%。说明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和维护,通过信息化建设发展来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通过信息化建设发展来进行企业的宣传和推广,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品牌效应。
(二)企业信息化发展步伐加快。全州有局域网的企业465户,同比增长50.0%,占被调查企业的51.1%,占比较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有899户企业使用互联网,同比增长22.8%,占被调查企业的98.8%;有网站的企业331户,同比增长37.9%,占被调查企业的36.4%,占比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三)企业互联网接入方式多样化。全州有890户企业采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同比增长23.4%,占被调查企业的97.8%。在使用宽带的企业中,接入固定宽带的占92.6%,接入移动宽带的占18.3%。在使用互联网的企业中,接入带宽在100Mbps以下的占69.0%,其中带宽在1Mbps和10Mbps之间的企业占使用互联网企业总数的40.6%。
(四)企业使用管理信息化进行管理的水平有所提高。全州有876户企业使用信息化进行管理,同比增长24.3%,占被调查企业的96.3%,占比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从管理模式来看,有768户企业使用信息化进行财务管理,占使用信息化进行管理企业(下同)的87.7%;有401户企业使用信息化进行购销存管理,占45.8%;有118户企业使用信息化进行生产制造管理,占13.5%;有75户企业使用信息化进行物流配送管理,占8.6%;有321户企业使用信息化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占36.6%;有305户企业利用信息化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占34.8%。
(五)企业利用互联网宣传推广逐步形成。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全州有658户企业通过互联网对本企业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比增长44.0%,占被调查企业的72.3%。企业在宣传和推广的形式上,采取“电子邮件”进行宣传和推广的企业达 367户,占比最高,达55.8%;其次是通过“互联网广告”和“自有网站”进行宣传和推广的企业,分别占28.1%和27.5%;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搜索引擎”等新兴网络宣传和推广形式的企业从无到有,逐年增多,占比分别为16.1%和13.4%。
(六)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多彩。从899户使用互联网的企业中,通过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有860户,占比达95.7%,排在各项活动的首位;通过互联网“使用网上银行”办理相关业务的企业689户,占比76.6%;通过互联网“了解商品和服务的信息”的企业590户,占比65.5%;“从政府机构获取信息”的企业541户,占比60.2%;有287户、283户和282户企业,分别通过互联网“员工培训”、“提供客户服务”和“对外或者对内招聘”,占比分别为31.9%、31.5%和31.4%;企业通过互联网“在线提供产品”和“拨打互联网电话或召开视频会议”的占比则相对较低,分别只有8.6%和8.8%。
二、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发展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快。一是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缺乏地区性或行业性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二是部分企业对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信息化仍然是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一个辅助手段,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制定长远或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全州910户被调查企业全年信息化建设投入仅占全部营业收入的0.5%,且绝大部分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主要是运营维护支出,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明显不够。
(二)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应用相对不足。调查显示,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仍然不高,企业主要是在财务管理方面使用了信息化管理,而在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客户关系、人力资源和购销存管理等方面使用信息化管理的程度相对较低。在“购销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占全部“四上”企业的比重均没有超过50%,分别只占45.8%、36.6%和34.8%;特别是“生产制造管理”和“物流配送管理”的企业占比仅有13.5%和8.6%,这与楚雄州经济社会发展远远不相适应。
(三)企业使用互联网行为相对单一。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收发电子邮件、使用网银、了解商品和服务的信息占据了互联网主要用途,占比都超50%以上,而在使用金融服务、召开视频会议、为客户提供在线产品等占比分别低至12.6%、8.8%和8.6%%。在互联网对自我宣传上,虽然形式多样,但各自占比都不高。
(四)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短缺。全州70.9%的企业配备了专职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还有29.1%的企业还没有配备专职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仅有专职的信息技术人员1841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1.6%。同时,相当部分企业使用计算机的人员也仅仅局限于一般工作时使用,信息化集成、管理、维护和建设的高层次技术人员紧缺,特别是私营企业,无法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五)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层次不高。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仍然是关注自身企业的经营活动,虽然利用的是最新信息技术,但对企业发展的长效利益、无形效益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高度重视,积极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外部发展环境。企业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信息化能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要提高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建议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组织IT业界、用户企业、专家学者等多方面的力量,集思广益,系统总结、梳理现行政策问题、机制障碍,抓紧制定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政策框架体系,并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出台与企业信息化进程相配套、相适应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为企业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信息化的宣传和推广,促进企业转变观念。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层次的信息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推广。特别是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力度,增加这类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和知识,让企业充分认识和感受到信息化建设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及发挥的作用,推动企业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等中间环节的投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三)要以信息化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当前,楚难州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效益和质量。而信息化发展在完善企业管理和生产流程再造、提高运营效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要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抢得先机,必须要把信息化发展与理念更新、科技创新、管理升级和市场拓展相结合,坚持技术装备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并举,打好“硬基础”,提升“软实力”,使企业信息化的进步与企业创新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推进产业向高新技术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通过信息化发展推进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加大培训力度,着力培育企业信息化高端尖人才。企业信息化发展关键在于人,特别是高端尖人才,必须突出以人为本,应当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鼓励和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开展企业信息化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以及分行业、分应用的有针对性的长、中、短期培训,为企业培养信息化人才,特别是为高端尖技术人才提供专业化培训服务和更大的支持,为彝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为加快推进楚雄州信息化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五)积极行动,主动融入“互联网+”。“互联网+”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互联网+”被正式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今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三年以及十年的发展目标,提出包括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等在内的11项重点行动和7个方面的保障支撑措施。此举意味着中国全面开启通往“互联网+”时代的奇幻大门,将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催生经济新格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更加复杂更加快速多变的开放的经营环境,对企业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只有积极行动,拥抱信息技术,主动融入“互联网+”,依托互联网在创新模式、商业模式、生产方式、组织机构、人才结构等方面进行尝试变革调整,才能打造新经济形态下的转型升级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