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449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20日 文  号:
标 题:
前三季度楚雄州GDP完成情况分析
成文日期:

前三季度楚雄州GDP完成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面对全国、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州上下采取强有力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州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支撑生产总值(GDP)增长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升有降,生产总值(GDP)呈现稳中有升的总体走势,但要实现全年生产总值(GDP)增长11%的人代会目标压力仍然较大。

一、前三季度GDP完成情况及特点

前三季度,我州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1.9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2%,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加值111亿元,同比增长6.4%,拉动GDP增长1.28个百分点;二产增加值200.2亿元,同比增长13.8%,拉动GDP增长6.16个百分点;三产增加值170.8亿元,同比增长7.7%,拉动GDP增长2.76个百分点。

 从纵向来看,稳定增长。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我州GDP同比增长(累计)分别为8.0%、9.5%、10.2%。从一季度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到三季度高于全省2.2个百分点来看,前三季度以来我州GDP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

从横向来看,进位明显。前三季度我州 GDP增长速度在全省16州市中排名第5位,排位比上年同期前进9个位次;前三季度在全省16州市的排位比一季度前进2个位次、比上半年前进3个位次。

从产业来看,一产保持稳定增长、二产增长领先且高于平均、三产增长仍然缓慢。前三季度,全州实现一产增加值111亿元,同比增长6.4%,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省16州市第2位和第5位。一产对GDP的贡献率达12.54%,比上半年提升3.7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1.42个百分点。全州实现二产增加值200.2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省16州市第6位和第5位。二产中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州实现工业增加值162.7亿元,可比价增长12.9%,增幅比上半年提升2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47.37%,发挥了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7.5亿元,可比价增长18.1%,对GDP的贡献率达13.01%,拉动GDP增长1.33个百分点;相比较一、二产的持续增长,全州实现三产增加值170.8亿元,同比增长7.7%,增幅与上半年持平,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省16州市第6位和第11位,三产对GDP的贡献率为27.08%,比上年同期下降12.2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三产增速虽比上半年前进2位,但在全省16州市中继续处于靠后位置,与排位第一的红河州相差2.1个百分点。其中,非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业增幅回落明显,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8个、6.6个、4.1个百分点。

从占比来看,一、三产下降,二产提高。前三季度在GDP三大产业构成中,一产占比(现价,下同)23%,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二产占比41.6%,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三产占比35.4%,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二、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今年以来第三产业一直发展缓慢,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不强。针对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实际,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于9月15日召开了第三产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各级各部门都采取了有力措施狠抓落实,但从三季度的完成情况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仍然保持二季度的水平仅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5%,即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回落一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就回落0.35个百分点,按照年初GDP增长11%的目标预测,第三产业增加值要达到10%,由于1-9月仅增长7.7%,从而拉低了生产总值增速0.8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动力不足,从我州经济发展实际来看,工业增加值增速与GDP增长密切相关,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其快慢基本上直接决定GDP增速。但是从当前我州工业发展“一烟独秀”的现状来看,由于全年卷烟计划在前三季度已基本用完,加之去年四季度的翘尾因素影响,后几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将有所回落,将给第四季度工业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带来不小的压力。

三、几点建议

从前三季度我州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看,主要经济指标都排全省的前列,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基础,充满了信心,GDP增长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但离全年11%的人代会目标还有0.8个百分点的差距,完成全年目标困难较大。如要完成年初人代会通过的全年GDP增长11%的目标,一、二、三产业都不能放松,都要共同发展,一产保持增长、二产巩固提升、三产加快发展,一产需增长6.5%以上,二产需增长13.5%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左右,建筑业增长20%左右),三产需增长10%。为此,一定要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作最后冲刺,确保目标任务完成,以新的业绩、新的作为积极应对经济的新常态。

(一)培育消费市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要培育和壮大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一些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拉动经济发展。针对当前全州第三产业大部份基础指标与工作目标差距较大的问题,各责任部门要坚定发展信心,盯死目标不动摇,要按照年初州人民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要求,实行目标倒逼、责任倒逼和工作倒逼,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加快进度推进工作,完成情况好的,要再接再厉,超额完成;完成情况不够理想的,要克服困难,迎头赶上,确保完成。当前应尽快针对非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业等增幅出现回落的行业开展重点跟踪督促,密切关注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商品房销售面积、交通运输总周转量、批零住餐等支撑国民经济核算的第三产业统计指标,防止这些指标数据出现大起大落,必须确保目标完成。

(二)夯实工业基础,注重提质增效。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围绕州委州政府推进工业强州建设的总体部署,注重提质增效,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我州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在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同时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在烟草受限的情况下,应重点关注非烟工业的发展,尤其是今年新增的4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积极服务于企业发展,努力培植支撑全州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要进一步强化运行监测和市场要素保障,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研判工业经济发展趋势,跟踪分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态势,掌握经济形势变化对工业企业的影响,确保重点行业正常、稳定生产。三是着力优化对企业的服务,继续落实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奖励政策。各级政府和部门应积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突出在财税政策、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有效激发企业再投入、再发展、再创大业的动力和活力,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确保全州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三)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投资既能拉动当期经济发展,同时又形成未来的供给能力,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是现阶段工作的重点之一。一是要以基础设施投资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发展承载力。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带动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二是加强项目开工督查,盯紧进度,加大项目建设攻坚力度,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入的首要任务、第一抓手,千方百计组织好、实施好、管理好,强化各项措施,狠抓项目落实。三是强化投资项目的备案工作,加大投资项目的储备,确保今年投资任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