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482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4年10月13日 文  号:
标 题:
楚雄州1-9月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
成文日期:

楚雄州1-9月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

年初以来,我州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畜牧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畜”战略,切实保障动物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整体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惠农强农政策,1—9月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一、1—9月楚雄州畜牧业生产的特点

(一)畜禽存出栏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是生猪存栏240.89万头,同比增长7.9%;牛存栏76.74万头,同比增长5.5%;羊存栏142.19万只,同比增长9.9%,其中:山羊存栏140.61万只,同比增长10.1%,绵羊存栏1.58万只,同比下降1.6%;家禽存栏1054.99万只,同比增长8.1%。二是生猪出栏245.76万头,同比增长9.6%;牛出栏24.6万头,同比增长8.7%;羊出栏73.63万只,同比增长8.2%,其中:山羊出栏73.04万只,同比增长8.3%,绵羊出栏0.59万只,同比下降0.4%;家禽出栏1482.85万只,同比增长8.4%。

(二)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由于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畜禽产品市场繁荣、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出栏数量的增加,全州实现猪牛羊禽肉产量28.4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5万吨,同比增长9.7%;其中:猪肉产量21.23万吨,同比增长10%,牛肉产量3.42万吨,同比增长9.2%,羊肉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8.3%,禽肉产量2.52万吨,同比增长8.4%。禽蛋产量0.88万吨,同比增长9.3%;

(三)牛奶产量延续降势。受饲料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养殖成本高,养殖户获得的利润低,造成养殖规模萎缩,9月末牛奶产量完成196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69吨,同比下降65.3%。

(四)畜牧业产值持续稳步增长。据初步统计,全州实现畜牧业产品产值63.84亿元,同比增长8.6%,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3.7%,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二、我州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化水平低。主要表现为畜牧业工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水平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养殖比较效益低,养殖户积极性不高。受饲料粮市场价格继续高位运行的影响,养殖户饲养成本高,养殖比较效益下降,广大养殖户因成本高而不能及时补栏,存栏增长慢、出栏率低,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的较快发展,也影响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

(三)饲养水平有待提高。在农村,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畜禽的现象还很普遍,如:大小畜混养、繁殖畜与肉用畜混养等,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畜禽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很少。畜禽圈舍保温、通风、卫生条件差,粗放管理。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都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三、加快我州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一)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全面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增强单个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养猪户收入。

(二)抓好畜牧业基地建设,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迈进。一要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上下功夫。各乡镇要建立猪、牛、羊冻配站(点),推广实用技术,提高改良繁育水平。二要在技术调新、规模调大、示范作用调强上下功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通过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地带动农户。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上下功夫。适度培育和发展特种养殖,获取较高利润。

(三)加速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要进一步完善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及县、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体系,加强动物疫情测报和信息管理,制定重大疫病的防治预案,增强对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二要健全信息网络系统和管理体系,直接为畜牧业的生产提供供需和市场前景预测等项服务。通过信息网定期提供与畜牧业生产有关的各方面的信息情况,以达到调整生产、稳定价格、减少风险的目的。三要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积极创办各类协会,为农民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四要加强对畜牧企业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确保畜牧企业用地指标的审批和土地使用费用的最大优惠。

(四)千方百计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要采取多方融资的办法,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一要将国家关于农村小额贷款的政策用好、用足,争取银行贷款。二要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借助外力,发展我州畜牧业。三要利用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各方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从而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五)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一是政府部门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乡镇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水平。二是充分发挥职业中专、各级劳动力培训基地、广播电视等作用,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让农民学会1—2门畜牧养殖技术。三是适时邀请专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灌输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鼓励发展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