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502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14日 文  号:
标 题:
前三季度楚雄州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工资情况分析
成文日期:

前三季度楚雄州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和工资情况分析

2014年前三季度,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州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各类单位职工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1—9月全州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均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一、城镇单位从业和收入发展情况

(一)城镇单位从业情况基本稳定

1、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总体持平。2014年9月末,全州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82405人,比上年同期(下称“同比”)减少309人,下降0.1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01827人,同比减少11034人,下降9.77%;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3267人,同比减少71人,下降2.13%;其他单位从业人员77266人,同比增加10796人,增长16.24%。按国有单位企业、事业、机关分组,企业单位从业人员18141人,同比减少9404人,下降34.14%;事业单位从业人员51486人,同比减少1880人,下降3.52%;机关单位从业人员32245人,同比增加250人,增长0.78%。

2、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略有减少。9月末,从业人员中在岗职工人数154879人,同比减少3611人,下降2.2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单位在岗职工88605人,同比减少10496人,下降10.59%;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在岗职工2983人,同比增加115人,增长4.01%;其他经济单位在岗职工63291人,同比增加6769人,增长11.98%。按国有单位企业、事业、机关分组,企业单位在岗职工12156人,同比减少7936人,下降39.50%;事业单位在岗职工47100人,同比减少2289人,下降4.63%;机关单位在岗职工29349人,同比减少271人,下降0.91%。

(二)城镇单位收入水平稳步增长

1、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长6.90%。前三季度,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达533005万元,同比增长6.90%。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32151万元,同比下降2.74%;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9688万元,同比增长16.65%;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81165万元,同比增长29.19%。按国有单位企业、事业、机关分组,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61046万元,同比下降35.93%;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77482万元,同比增长11.10%;机关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93624万元,同比增长8.28%。

2、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8.98%。前三季度,全州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1600元,同比增长8.98%。从国有企业、事业、机关分组来看,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5855元,同比增长10%;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6475元,同比增长16.59%;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735元,同比增长10%。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较快,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是企业单位工资增长较快。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稳步上升,受收入相对较高的行业影响,如:金融业、电力、烟草、采矿等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较高(金融业增长23.8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41%),以及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工资增长较快,整体拉动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拉动我州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较为明显。

二是兑现了上半年绩效工资。今年7、8月份,州、县市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兑现上半年奖励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助推了全州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增长。

三是国家正常的调资因素动工资增长。政策性工资增长拉动机关单位劳动报酬增长。一方面根据相关文件通知,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和晋升级别工资。另一方面全州新增的乡、镇基层公务员津贴,津贴人均每月500元,带动了全州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行业职工工资水平差距继续扩大。虽然各个行业的工资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行业间的差距也继续拉大。在全州19大行业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列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72170元,同比增长23.8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2809元,同比增长32.41%;教育36638元,同比增长15.05%;采矿业35334元,同比增长3.12%;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34946元,同比增长8.96%;农、林、牧、渔业33799元,同比增长26.39%;最低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17301元。收入最高行业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收入最低行业在岗平均工资的4.2倍。

(二)失业人员有所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加大。据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州上期末结转登记失业人数13670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10人,增长1.56%;城镇登记失业率3.3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02个百分点。

(三)大中专毕业生待业人员较多。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失业人员逐年增多。农村新成长起来的就业人员也不断增加,历应届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转城劳动力面临就业,岗位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而能够满足就业的岗位有限,很多人处于待业或外出谋业状态。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统筹城乡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确立就业优先的目标,不断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源市场,继续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保持就业人数稳定增长。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努力开辟就业门路,把扩大就业、稳定就业和调整产业结构、市场需求导向、人力资源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

(二)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积极贯彻落实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各县(市)要继续落实各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实效,形成全社会关注就业、支持就业、促进就业的良好氛围。对有创业愿望的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创业项目、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等后续服务。通过就业政策宣讲、创业事迹报告、创业项目巡展、送岗位进校园、困难大学生走访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制定优惠的高校毕业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缓解大学生急需就业压力大。

(三)加强劳动就业技能培训。要引导和转变劳动者的择业、就业观念,增强就业、择业的竞争意识;适当增加夜校、周末技能培训班等形式的公益劳动技能,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前瞻性,提倡“一专多能”学习,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能手和技术“多面手”,增强求职人员的多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质量,有效促进就业。

(四)适当提高低收入行业的收入水平,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当前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收入增长较快,贫富悬殊日愈明显,势必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应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管理与监督,增加透明度,对部分低收入行业查清原因,促使其落实企业最低职工生活费发放标准,最大限度地缩小贫富悬殊,缓解行业收入不公造成的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五)加快经济发展,优化就业环境。职工收入是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是关系民计民生的大问题。持续保持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使全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逐步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增加职工收入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