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735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3年10月25日 文  号:
标 题:
前三季度楚雄州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
成文日期:

前三季度楚雄州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

    2013年前三季度我州消费品市场稳中趋缓、缓中有升,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1亿元,比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3. 8%,与全省总增幅持平,在全省16个州市中绝对值排第7位,增幅与曲靖、玉溪、文山、大理并列第1位。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变化特点

(一)城乡消费同步增长,城市增速有所减缓。1—9月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6.8亿元,占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5.6%,增长14.5%,增幅比上年减缓2.7个百分点。但城市消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89.4%,拉动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2.3个百分点;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3亿元,增长9.8%,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二)零售业依然是推动消费增长的主力。前三季度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1.3亿元,占零售总额比重达75%,增长17.1%,拉动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个百分点;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3.2亿元,下降4.4%;住宿业实现零售额5.2亿元,增长8.9%,增幅较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餐饮业在公务、商务、旅游等消费减少的情况下实现零售额18.4亿元,增长11.7%,在上年同期增长13.2%的增速上继续减缓1.5个百分点。

(三)非公有制经济零售增速快于公有制经济。前三季度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34.7亿元,增长12.1%,较上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13.4亿元,增长14.3%,增速减缓1.9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公有制经济增速2.2个百分点。

(四)10县市消费市场均保持稳步增长。10县市中双柏、永仁在限额以上行业的推动下增速略微高于全州,大姚、元谋两县增幅与全州总增幅持平,其余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详见下表:

20131—910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单位:万元

 

1—9月累计

比上年同期(±%

  

1481065

13.8

  

723791

13.5

  

37770

13.9

  

39804

13.5

  

69707

13.6

  

60860

13.5

  

133440

13.8

  

26076

13.9

  

75002

13.8

  

96754

13.6

  

217861

13.6

二、促进消费增长的有利因素

(一)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消费稳步增长。随着全州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为扩大就业、创业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推动了消费的稳步持续增长。

(二)物价上涨抬升消费名义增长。近年来消费市场上肉禽蛋、粮油、蔬菜、水电煤气等生活类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扩大了消费总量的增加,抬高了消费品零售额的名义增长。

(三)节假日和旅游业带动住宿餐饮业消费。元旦、春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十一等节假日使全州1—9月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6.8亿元,增长19.3%,为我州住宿餐饮业的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

三、影响消费增长的不利因素

(一)收入增长缓慢影响消费能力。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1.4%15.1%,均低于上年增长水平,影响人们的消费欲望及能力,导致消费率总体偏低。

(二)政策因素影响。从消费需求增长看,政府消费快于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快于农村,而八项规定的出台,公务商务餐饮消费增速明显回落,1—9月全州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15.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增速回落了21.1个百分点。

(三)物价居高不下,影响消费倾向的提升。吃、住、用、行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多跌少对中低收入阶层的冲击较大,加上人们为预期消费而增加储蓄(1—9月全州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17.4%,较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压缩了即期消费,分流了对其他消费品的进一步需求。

(四)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对市场的拉动作用不强。全州380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个体户)1—9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亿元,增长23.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份额仅达33.7%,对消费市场的龙头带动作用亟待增强。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增加消费能力的基础,只有有效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才能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释放人们的消费潜力,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水平。

(二)稳定物价以扩大对其他消费的需求。由于各种生活必需品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人们的消费支出,致使城乡居民即期预期消费压力增大,影响即期消费的顺利实现。因此,稳定物价、增强城乡居民即期消费能力才是有效提高人们消费质量的关键。

(三)增强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在消费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经营发展状况的跟踪监测力度,指导和督促企业如实填报贸易统计数字,做到应报尽报、应统尽统,以提高全州限额以上零售额占比,真正发挥出限上行业的龙头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