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743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14日 文  号:
标 题:
2013年前三季度楚雄州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州的经济位次分析
成文日期:

2013年前三季度楚雄州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州的经济位次分析

今年以来,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狠抓稳增长、增投资、促消费、培产业、推改革、重民生等工作重点,实现了全州国民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在全国各少数民族州竟相发展,你追我赶的形势下,楚雄州与其他州相比,发展是快还是慢,现就我州201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与全国30个少数民族州的发展情况做比较,以供参考。

一、经济总量位次比较

(一)地区生产总值居第10。前三季度,我州生产总值达437.18亿元,比上年增加41.11亿元。居前5位的是: 新疆伊犁州(932.25亿元),四川凉山州(905.95亿元),新疆昌吉州(609.71亿元),新疆巴音郭楞州(609.63亿元),云南红河州(604.45亿元)。楚雄州居贵州黔南州(452.11亿元)后,总量比黔南州少14.93亿元,比第11位的湖北施恩多49.21亿元。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第10位。前三季度,我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09.51亿元。居前5位的是:新疆巴音郭楞州(358.29亿元),青海海西州(323.06亿元),吉林延边州(306.79亿元),云南红河州(279.58亿元),新疆伊犁州(181.72亿元)。楚雄州居贵州黔西南州(127.42亿元)后,总量比黔西南州少17.91亿元,比第11位的湖北施恩州多14.68亿元。

(三)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居第13位。前三季度,我州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311.73亿元,比上年增加79.11亿元。居前5位的是:新疆伊犁州(1009.57亿元),新疆昌吉州(865.82亿元),贵州黔东南州(791.39亿元),四川凉山州(756.29亿元),吉林延边州(613.10亿元)。楚雄州居大理州(318.87亿元)后,总量比大理州少7.14亿元,比第14位的湖北施恩州多1.7亿元。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第8位。前三季度,我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8.11亿元,比上年增加31.66亿元。居前5位的是:吉林延边州(283.84亿元),四川凉山州(277.28亿元),新疆伊犁州(189.11亿元),云南红河州(168.01亿元),大理州(167.45亿元)。楚雄州居湖北施恩州(148.52亿元)后,总量比施恩州少0.41亿元,比第9位的贵州黔东南州多6.37亿元。

(五)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居第11位。前三季度,我州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8亿元,比上年增收7.31亿元。居前5位的是:新疆伊犁州(94.75亿元),四川凉山州(74.94亿元),云南红河州(63.95亿元),贵州黔东南州(62.09亿元),吉林延边州(54.08亿元)。楚雄州居新疆巴音郭楞州(44.97亿元)后,总量比巴音郭楞州6.17亿元,比第12位的青海海西州多1.82亿元。

(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居第14位。前三季度,我州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7.42亿元,比上年增加17.25亿元。居前5位的是:新疆伊犁州(358.78亿元),四川凉山州(189.08亿元),贵州黔东南州(186.82亿元),云南红河州(185.92亿元),湖北施恩州(151.26亿元)。楚雄州居文山州(121.16亿元)后,总量比文山州少3.74亿元,比第15位的临夏多9.67亿元。

(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居第4位。前三季度,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6元,比上年增加1442元,跃居30个少数民族州第4位。居前3位的是:云南迪庆州(18039元),四川阿坝州(17360元),云南大理州(17036元)。居第五位的四川凉山州(16509元),比楚雄州少497元。

(八)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居第10位。前三季度,我州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974元,比上年增加345元。居前5位的是:青海海西州(7570元),云南西双版纳州(6315元),青海海北州(6091元),云南大理州(5486元),云南红河州(5420元)。楚雄居贵州黔南州(5050元)后,比黔南州少76元,比第11位的德宏州多1115元。

二、发展速度位次比较

(一)生产总值发展速度居第17位。前三季度,我州生产总值发展速度为110.1%,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居前5位的是:新疆的博尔塔拉州(120.6%)、克孜勒苏州(119.7%),青海海北州(119.2%),新疆昌吉州(116.4%),贵州黔东南州116.4%)。楚雄快于居第18位的甘肃甘南州0.1个百分点,慢于居第16位的青海海西州0.3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居22位。前三季度,我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发展速度为107.3%,比上年下降8.3个百分点。居前5位的是:新疆的克孜勒苏州(160.5%)、昌吉州(138.9%),青海海北州(135.1%),新疆博尔塔拉州(127.7%),云南西双版纳州(127.3%)。楚雄快于居第23位的青海黄南0.2个百分点,慢于居第21位的新疆巴音郭楞州1.1个百分点。

(三)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居第9位。前三季度,我州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为134.0%,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居前5位的是:湖南湘西州(145.0%),青海海北州(142.0%),贵州黔东南州141.4%),新疆昌吉州(140.3%),贵州黔南州138.1%)。楚雄快于居第10位的德宏州0.1个百分点,慢于居第8位的红河州2.7个百分点。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速度居第13位。前三季度,我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展速度113.8%,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居前5位的是:新疆的博尔塔拉州(121.3%)、昌吉州(117.1%)、巴音郭楞州(116.3%)、克孜勒苏州(116.1%),甘肃临夏州(115.2%。楚雄快于居第14位的红河州0.1个百分点,慢于居第12位的贵州黔西南州0.1个百分点。   

(五)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发展速度居第9位。前三季度,我州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发展速度为123.2%,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居前5位的是:贵州黔南州144.6%),甘肃临夏州(138.2%)、甘南州(131.2%),青海海北州(129.0%),贵州黔东南州(128.0%)。楚雄快于居第10位的新疆博尔塔拉州0.2个百分点,慢于居第8位的湖南湘西州2.6个百分点。

(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发展速度居第13位。前三季度,我州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发展速度为117.2%,比上年下降9.1个百分点。居前5位的是:云南迪庆州(178.1%),青海玉树州(167.1%),贵州黔南州(131.6%),甘肃临夏州(128.7%),四川甘孜州(128.3%)。楚雄快于居第14位的新疆博尔塔拉州0.3个百分点,慢于居第12位的昌吉州0.9个百分点。

(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展速度居第9位。前三季度,我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展速度为111.4%,比上年下降7.1个百分点。居前5位的是:新疆克孜勒苏州(116.5%),青海的果洛(116.1%)、玉树州(115.3%),云南的怒江州(113.0%)、大理州(112.5%)。楚雄快于居第10位的红河州0.2个百分点,慢于居第8位的西双版纳州0.2个百分点。

(八)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发展速度居第14位。前三季度,我州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发展速度为115.4%,比上年下降16.6个百分点。居前5位的是:新疆克孜勒苏州(127.0%),青海的海北州(119.5%)、海南州(119.4%),云南迪庆州(118.1%),贵州黔东南州(117.4%楚雄快于居第15位的青海黄南0.4个百分点,慢于居第13位的贵州黔南州0.1个百分点。

三、经济发展的差距

楚雄州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州中的排位基本处于中等靠上的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发展速度则处于中等靠后。楚雄州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发展速度偏慢,下行风险加大。前三季度,楚雄州的GDP、工业、消费、财政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六大指标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回落,只有投资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两个指标高于去年同期增速。特别是工业发展速度排22位,是最靠后的指标,且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8.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二)经济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产不大,二产不强,三产不优,而且各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够合理;二是经济动力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和亮点,烟草工业一枝独秀的状况没有改变。三是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前三季度,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率达71.3%,消费增长乏力。势必导致经济增长三驾马车驱动力失调,经济增长逐渐失去动力;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

四、今后工作建议

(一)抓机遇,促翻番,加快楚雄跨越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和楚雄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的重大历史机遇。真抓实干,加速发展,努力实现四个翻番,两个倍增发展目标,全力推动富民强州进程,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的新彝州。

(二)加快转型升级,稳定楚雄经济增长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激活结构生产力。一方面,三次产业调整关键在于调优,结果才是做大做强。必须从产业内部结构入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同时进行产业升级,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要积极推进工业结构优化,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生态经济发展;二方面,当前要千方百计保工业,防止工业经济出现大落要大力推进工业强州战略,壮大工业支柱产业,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唱好园区经济这台戏,稳定提高工业增长效益和质量;大力提升楚雄现有六大支柱产业,着手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延伸产业链,提升竞争力;三方面,依靠科技创新,用信息化提升传统三次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催生网络经济,现代物流业,发展长尾经济等新兴业态。特别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楚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三)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升级。一要努力争取国家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扶贫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要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高原特色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三要在推进桥头堡战略过程中,努力打造片区经济带,逐步形成具有楚雄特色的县域经济链,壮大外向型经济,为早日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