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7-1019826 公开目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 发布日期:2013年09月13日 文  号:
标 题:
对楚雄州工业企业水消费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成文日期:

对楚雄州工业企业水消费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2012年是楚雄州境内出现干旱少雨、连续遭受严重干旱的第四年,全州生产生活用水呈现严重短缺的危机,对工业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已迫在眉睫,下面对2012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消费情况进行分析。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资源消费的特点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总量小幅增长。2012持续严重干旱使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呈现不同程度的短缺,使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总量小幅增长,净取水量小幅下降。2012年末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总量达5366.9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4%,其中:陆地地表水为3713.63万立方米,同比下降6.6%;地下水1256.8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4.6%;自来水366.7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5.0%%;其他水29.6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9倍。净取水量(净取水量=取水总量-外供水量)达3136.84万立方米,下降4.4%。全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取水量水费总额为2.69亿元,增长58.5%,平均水价提高60.0%。

(二)地下水、自来水和其他取水比重上升。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总量中,工业企业取水主要来源是地表水,地表水主要是直接采自河流、水库的地表水,由于地表水取水方法简单、价格成本较低,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影响小,由于楚雄干旱少雨,地表水量储量少,导致地表水取水量减少,取水困难,比重回落,取水用户转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取水量较快增长,比重上升。2012年,陆地地表水取水量3713.63万立方米,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总量的69.2%;地下水取水量1256.88万立方米,占全州的比重为23.4%;自来水取水量366.76万立方米,占全州的比重为6.8%;其他水29.68万立方米,占全州的比重为0.6%,分别比去年提高4.2个百分点、2.0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2012年工业企业取水总量比重表

指标名称

2012年取水量(万立方米)

比重(%

2011年取水量(万立方米)

比重(%

比重差异(百分点)

取水总量

5366.95

100.0

5241.32

100.0

     1.陆地地表水

3713.63

69.2

3974.66

75.8

-6.6

    2.地下水

1256.88

23.4

1008.65

19.2

4.2

    3.自来水

366.76

6.8

253.00

4.8

2.0

    4.其他水

29.68

0.6

5.01

0.1

0.5

 

(三)雨水收集利用高速增长。2012年我州持续干旱少雨使全州生产生活用水呈现严重短缺,雨水收集利用成为工业企业取水的另一方式,雨水收集取水方法简单,很受工业企业的欢迎,并呈现高速增长。在2012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取水总量中,雨水收集利用6.57万立方米,比去年0.92万立方米,增加5.65万立方米,增长6.1倍,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取水总量的0.12%,占其他水的比重达22.1%;

(四)用水工业行业集中度较高。2012年全州规模以上155户工业企业分布在25个行业中,净取水量(取水总量-外供水量)居前五位的行业的净取水量达2486万立方米,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取水量的比重为79.2%,取水行业集中度较高,具体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净取水量862万立方米,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取水量的比重为27.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净取水量827万立方米,比重为26.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净取水量420万立方米,比重为13.4%;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净取水量198万立方米,比重为6.3%;化学制品制造业净取水量179万立方米,比重为5.6%。

(五)单位增加值水耗呈两位数较快下降。 2012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水耗为19.99立方米/万元(增加值按现价计算,水按净水量计算,下同),下降24.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水耗为4.10立方米/万元,下降56.0%;重工业增加值水耗为41.03立方米/万元,下降17.4%。

(六)十县市单位增加值水耗参差不齐,呈“一升九降”格局。2012年全州十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水耗低于全州平均水平的有楚雄市、双柏县和元谋,其他七县的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十县市中,工业单位增加值水耗上升的仅永仁县,上升26.7%,其他九县呈程度不同的下降。具体如下表:

全州分县市净取水总量表(扣除外供水量)

县市

2012年净取水量(立方米)

2011年净取水量(立方米)

增长(%

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

下降率(%

 

31368404

35643905

-12.00

19.99

-24.1

楚雄市

4426122

8157461

-45.74

4.38

-51.9

双柏县

237790

225151

5.61

8.36

-23.7

牟定县

854233

863403

-1.06

30.44

-26.8

南华县

1287075

1390226

-7.42

23.79

-22.5

姚安县

502365

610278

-17.68

44.87

-45.0

大姚县

7281732

6397542

13.82

81.51

-1.8

永仁县

600801

369753

62.49

46.17

26.7

元谋县

560163

554734

0.98

16.48

-27.2

武定县

890023

682812

30.35

22.20

-23.5

禄丰县

14728100

16392545

-10.15

56.61

-22.9

 

 

二、存在问题

(一)工业企业重复用水有待推广普及。提高工业循环用水率,是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是重复用水企业少。2012年末全州规模以上有155户工业企业,重复用水企业仅有62户,重复用水企业数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四成,而60%的企业无重复用水;二是工业企业重复用水普及面较窄。2012年,全州工业重复用水量为3.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6.5%。其中,重复用水量100到1000万立方米以上企业有5户,重复用水0.21亿立方米,占重复用水量的比重为6.1%;重复用水量1000万立方米以上企业有3户,3户企业重复用水量达3.17亿立方米,占重复用水量的比重为93.1%,8户重点企业重复用水量占全州工业重复用水量的比重高达99.2%,上述表明我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普及面不广,过于集中在少数的用水大户。

(二)水资源瓶颈效应初步显现,节水意识有待提高。首先是近几年来,随着楚雄工业经济发展处于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而自2009年以来的四年中,楚雄州持续的干旱使全州生产生活用水呈现严重短缺,水资源供求矛盾显得较为突出,在出现干旱导致地表水严重不足的状况下,势必造成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也造成企业因缺水而制约正常生产;其次是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宣传力度不够,企业对节水问题不够重视。当前部分企业重增长,轻节约,重眼前,轻长远,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观念没有根本改变,落后的管理、落后的技术、落后的设备造成了企业用水浪费;再次是企业节水投入不足,尤其工业取水大户,要实行工业节水,必须更新改造取水设备,有的甚至要更新改造工艺设备,企业在节水方面投入资金有限。

(三)工业废水排放量高速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统计是对未来环境进行分析的依据,是进行科学决策、合理规划之前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加强工业废水的治理,保护环境势在必行,治理废水污染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近几年来楚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工业废水排放量的高速增长。据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废水排放量达539.40万立方米,比去年增加237.69万立方米,增长78.8%。

  三、节约用水的思考

(一)提高全民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一是要转变观念,增强全民水资源保护及节约意识,充分认识水资源的价值,改变过去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充分认识水资源短缺,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高全民的节约用水意识,促使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二是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工业用水价格调节市场化。实施对水价分类管理,利用经济杠杆激励水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加强工业取水管理。首先是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是保护水资源的根本出路,有关部门要紧紧抓住当前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的机遇,在制订和落实工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科学调整工业结构和用水结构。其次是从政策上引导,经济上扶持工业企业改善生产工艺,改良生产装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生产,促进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实现废水减量化,不断提升工业用水循环化水平。最后要积极引导先进节水设备和节水技术的科技创新,提高工业节水的科技含量。

(三)不断提高重复用水利用率。节约利用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和潜力,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有关部门要从政策上引导,鼓励工业企业改善生产工艺,改良生产装备,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用水系统、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技术等大力发展和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缺水严重的县市对新上高耗水、高污染的工业项目严加控制,避免造成当地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高用水行业的企业布局和生产规模要与当地水资源、水环境相协调,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已淘汰的高耗水工艺和设备重新进入生产领域,加快推进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的使用,不断提高工业企业重复用水利用率。

(四)加强地下水资源监管力度。有关主管部门要对全州的水资源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对地下水的开采进行有效的检查,进一步从法律法规方面强化地下水的管理,严格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强化价格宏观调控手段,提高企业开采使用地下水缴费的水平,有效地维护全州地下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