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9-1127069 | 公开目录:2019年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4日 | 文 号: |
标 题:
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7号提案的答复
|
成文日期: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2019-1127069 | 公开目录:2019年政协提案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 |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14日 | 文 号: |
标 题:
对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27号提案的答复
|
成文日期: |
楚农复〔2019〕23号
民建楚雄州委:
您委提出的关于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我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州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和规模均取得较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原来向成员提供技术、信息和购销服务,延伸到储运、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一、建立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我州于2016年建立了农民合作社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州长任召集人,州农业局牵头,农办、发改、财政、水务、林草、供销社、市管、税务、银监、科协、金融等13个部门为成员。2018年,楚雄州农业局、工商局、供销社联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的通知》,对合作社的登记、管理、示范引导等进行了统一;州政府近年来将“指导培育合作社每年新增200个以上”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同时将贫困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双绑定”等内容纳入扶贫工作考核。
二、制定政策,支持合作社发展。2018年我州下发了《楚雄州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担保贷款实施方案(试行)通知》,筹集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2400万元,初步建立农业融资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2017年6月至2019年,协调担保公司为我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贷款3.31亿元,兑付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担保补助资金693.96万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实施,中央财政加大了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投入支持力度。据统计,2018年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合作社)共获得各级财政扶持资金11664万元,主要支持产业发展、品牌认证、购机补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融资担保贷款担保费补助等方面。
三、培育主体,加快发展壮大。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州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计在册的有6074个,成员24.2万人(户),扶持农科协联会及农科协127个,助力带动脱贫人口33046人。其中: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352家。全州93%以上的村(居)委会都组建了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
四、示范带动,健全合作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合作社法》,着力培育一批“六有”(有规范章程、有明晰产权、有良好运行机制、有严谨管理制度、有合理利益分配办法、有较强服务带动能力)农民合作社,树立一批可看、可学、可比的样板。每年创建州级示范社不少于20家,鼓励州级示范社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快发展,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示范社。示范体系逐渐形成。全州有国家级示范社10个,省级示范社75个,州级示范社121个,县级示范社124个。
五、人才培训,提供人才支撑。通过定期开展系统培训,使农民合作社能利用互联网开展生产经营、技术培训、社务管理,发展电子商务。2018年全州农业部门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03万人,实现转移就业1.02万人,培训绿证学员1.06万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622人,培训各类农机技术人员1.16万人。州科协扶持农技协联合会及农技协127个,组织专家参与科技扶贫426人次,助力带动脱贫33046人;农函大开办了31个专业、230个教学班,覆盖全州90个乡镇、399个村(居)委会。
六、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州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引导合作社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开展 品牌申报认证,对品牌创建实行以奖代补。对获得云南名牌的每个产品奖励10万元,著名商标奖励10万元,知名商标奖励1万元,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奖励5万元;近年以补贴展位费的形式组织合作社参加了“南博会”、“中国农交会”等农产品展销会,促进农产品品牌走向市场,把合作社农产品向州外推介。2018年州级财政兑现“三品一标”认证以奖代补经费305万元。
当前我州合作社发展还存在内部运行不规范、人员素质较低、服务层次较低的问题。日前,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支持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通知》(农办计财〔2019〕44号),将对县级以上合作社的农产品初加工、提升质量、品牌创建方面,以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加大支持力度。下一步我们将以《合作社法》为指导,加大政策、金融扶持,落实税收政策,优化服务,做好以合作社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楚雄州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26日
联系人及电话:袁瑞东 13708788277
抄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公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