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02_/2017-1024016 公开目录:政府文件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文件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16日 文  号:楚政通〔2016〕34号
标 题: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审议意见的通知
成文日期:2016年05月12日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审议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楚雄开发区管委会:

现将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我州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的意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审议州人民政府〈关于我州广播电视工作情况的报告〉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16512  

 

 

(此件公开发布)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审议州人民政府

《关于我州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的意见

 

2016428日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楚雄彝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州工信委主任苏铸红受州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我州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经审议,同意这个报告。提出以下意见:

一、做好布局规划,统筹产业发展。要按照延伸产业链、集中连片布局、优势互补联动、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对全州工业园区产业规划布局进行调整。根据各县市资金禀赋和发展基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好冶金矿产、石化、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的发展规划。继续抓好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规划的修改完善工作。

二、加强园区建设,夯实平台基础。要继续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改善园区供水、供电、通路、通信的保障条件。按照特色化、集群化、专业化发展方向,有效盘活存量土地,提升园区用地效益,推动园区转型升级。继续推进物流基地建设,畅通工业物流通道,进一步提高物流通道运行质量和效率。

三、突出产业重点,增强发展后劲。要通过出台扶持政策、优先保障资源要素等措施,对烟草加工、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以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进行精准服务、重点帮扶,有效整合资本、资源,不断壮大工业发展主体。围绕建链、补链、强链的工作思路,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力强的终端项目、配套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四、转变招商理念,突出工业招商。要围绕中东部产业转移的方向和重点,结合全州重点、特色产业,精心策划包装一批产业招商项目,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转变招商引资理念,培育扶持中介招商,实现招商主体从政府向企业的转变。积极鼓励现有企业再投资,把招商引资与鼓励企业再投资结合起来,多渠道加大工业经济的投入。按照储备一批、引进一批、巩固一批、壮大一批的原则,着力引进大项目、高新项目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

五、注重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做到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选拔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引进亟需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型人才、技工人才,不断壮大我州科技人才队伍。建立激励机制,重奖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六、强化保障措施,改善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和部门联系重点企业和项目制度,全面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对行业龙头企业、特殊困难企业实行精准服务,重点帮扶。切实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重点突出企业社保费下调、地方规费减免、行政审批精简等内容,规范行政事业和中介机构收费行为。继续加强银政企合作,引导各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审议州人民政府

《关于我州广播电视工作情况的报告》的意见

 

2016428日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楚雄彝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州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董智昆受州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我州广播电视工作情况的报告》。经审议,同意这个报告。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州人民政府要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强化阵地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纳入我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科学编制全州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妥善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促进我州广播电视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融合发展,提升水平。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适应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变化趋势,认真研究制定我州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管理体制和传播体系等方面深度融合;要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尊重新闻的传播规律,创新方法和手段,努力建设特色节目、品牌栏目和精品节目,进一步增强播出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巩固和扩大受众人群,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努力提高党的新闻舆论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三、增加投入,加快建设。要进一步整合传输网络资源,形成适应新媒体技术下的统一规范技术传输路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把公益性广播电视事业经费投入和基本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快全州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施广播电视采编播和传输各个环节移动互联网技术升级改造,扩宽社会化传播渠道,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不断夯实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基础。

四、强化服务,依法管理。要强化广播电视事业的公共服务属性,构建面向农村,覆盖全州,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广播电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公共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能力,切实做好传输网络及村村通户户通工程维护,提高广播电视收视质量。要创新服务方式,充分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拓展服务空间,增强服务效果,提升服务品质。要进一步完善安全播出监管体系,加强监测,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有效打击非法销售、违规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等行为,确保广播电视信息传播安全。

五、完善机制,激发活力。要牢固树立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的理念,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畅通广播电视人才的进出口渠道,改善人才评价方式,努力探索广播电视人才脱颖而出的新路子;要进一步深化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符合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特点,激励广播电视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分配机制,增强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力度、有品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