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02_H/2017-09131681 | 公开目录: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报告 | 发布日期:2012年04月01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人民政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
成文日期:2017年12月29日 |
楚雄州人民政府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部门,楚雄开发区管委会: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楚雄彝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O一二年三月十三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3月5日在楚雄彝族自治州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李红民
各位代表:
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第十届州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保持稳定、促进和谐,排除干扰、克难奋进,完成了州第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11年与2006年相比,全州生产总值(GDP)由217.4亿元增加到482.5亿元,年均增长11.9%(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93.3亿元增加到354.5亿元,增长了2.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3.6亿元增加到158.3亿元,年均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额由0.5亿美元增加到1.5亿美元,年均增长23.6%;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由43.4亿元、14.3亿元增加到103.2亿元、37.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8.9%、21.3%。城镇化率提高6.6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3%。
——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实施了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4亿元。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57.6亿元,青山嘴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如期建成。完成交通投资108.9亿元,永武等一批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州域高等级公路主骨架网基本建成,农村交通状况得到改善。城镇、民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6.7万千瓦,农村电网改造达95%以上。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全州74%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增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611元增加到17785元,年均实际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85元增加到4627元,年均实际增长10.1%。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生态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保护七彩云南·构建和谐彝州”行动,完成人工造林251万亩,封山育林1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00平方公里。淘汰落后产能70万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6.23%;“两污”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和谐稳定不断巩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受到中央和省的表彰。深入推进平安楚雄建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加强民主法治建设,重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累计办理议案13件、建议1007件、提案1335件,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9%以上。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楚雄州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困难较大、经受各种考验较多的一年。特别是我州极少数领导干部违背科学发展观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使我州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由于政府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和损坏,推进各项工作困难增多,我州面临重塑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再鼓发展信心和勇气的巨大压力。二是对违反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民主决策、严重违纪违法的问题,面临既要严肃查处、认真整改,又要减少损失、促进发展的双重任务。特别是因违法用地等问题被查处,全州67个项目停工停产,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受到严重影响;一些招商引资项目也因违纪违法或缺乏科学论证,难以继续推进实施。三是由于多年积欠和投入违规项目的资金,造成债务负担沉重,资金筹集十分困难,偿还到期债务压力巨大。由于各种矛盾和困难叠加,加之国家为管理好通胀预期,加大了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进一步收紧信贷和土地闸门,更增加了保持全州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和困难。
面对重重困难和极为复杂的形势,在中央和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扎实做好“抓项目、促整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州第十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奋力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与上年相比,全州生产总值增长12.4%,超目标0.4个百分点,为五年来最高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3%,高于目标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9.2%。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1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2.4%,超目标任务7.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2162元、731元,实际分别增长9.1%和13.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再创新高。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低于预期目标1.3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城镇化率达33.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17%。总之,过去的一年,是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的一年,是解套脱困、破解难题的一年,是抢抓机遇、加大投入的一年,是创新思路、真抓实干的一年,是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的一年,是统筹兼顾、和谐发展的一年,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一年。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人民在极为复杂、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充分体现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在困难和挑战面前讲团结、思改革、谋发展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也充分证明各级干部、各族群众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有能力迎难而上推动全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攻坚克难,三次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培育重点产业,强化经济运行调节,保增长成效明显。一是农业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各级财政投入支农资金56.6亿元,增长36%,农业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8.5%,增幅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是近五年来的最高增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值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新增31户。实施“五小水利”工程3万件,改造中低产田地24万亩。巩固解决了1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高度重视抗旱蓄水工作,采取应急措施,增加蓄水1.8亿立方米。二是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着力推进50个重点工业项目实施,加强煤电油运水的协调保供,采取“一对一”措施加强对重点企业帮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71.4亿元,增长16.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培育成效明显,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49户,新增13户。认真落实“工业上山”要求,抓好规划调整,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343平方公里,新增保护坝区基本农田和林地117平方公里,调增荒山荒坡222平方公里。投入5亿元资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产值达239亿元,增长45%。品牌创建取得成效,“老拨云堂”商标被公告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州“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三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着力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5.8亿元,增长11.2%。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实现增加值30.4亿元,增长9%。四是财税金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积极组织财税收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适时妥善处置州属国有部分闲置资产,同时科学合理安排支出,确保了财政收支平衡、民生保障、重点项目推进和债务偿还。经多方努力,争取到国家烟草专卖局给予我州单列两万大箱卷烟生产指标的支持,每年可增加近2亿元的税收,同时扩大了总量,增加了配额,为今后财税收入持续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州财政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集7亿多元资金偿还政府债务,规避了金融风险,维护了诚信政府的良好形象。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3%和13.7%。
(二)狠抓落实,项目争取和实施成效明显。千方百计挖掘潜力,狠抓项目落地,认真抓好融资、土地、环评等关键环节,固定资产投资在制约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仍然实现较快增长。项目前期工作成效明显。加大项目前期经费投入,州级财政安排的项目前期费达7854万元,增长73%;加强项目编报论证工作,以桥头堡建设为契机,完成19类1204个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的项目规划。项目资金争取成效显著。全年共上报项目5645个,总投资852亿元;实际争取项目3773个,争取项目资金62.7亿元,增长13.1%,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通过多方协调努力,争取国家烟草专卖局支持我州建设7件烟草水源工程,总投资达7.6亿元。重点在建项目加快推进。按照“目标时间倒逼、责任主体明确、措施具体有力”的办法,着力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全年实施项目1589个,新开工项目1078个,元双公路建成通车,姚安下口坝水库、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异地搬迁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迅速。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约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达112.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1%;民间投资比重达46%以上。
(三)统筹协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新增幼儿园35所,学前3年儿童入园率达60%,提高5.5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71.2%,高于全省5.4个百分点;校安工程扎实推进;州属五所中专学校整体搬迁到职教园区办学,园区在校生达到1.8万人,被教育部确定为部级直抓的5个试点之一。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禄丰土官钛产业科技创新项目被列为科技部与云南省部省科技合作项目;爱尔发科技公司产业化科技项目列入国家重大专项火炬计划。医改工作稳步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96.5%,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参合率达70%以上;全面完成医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州医院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继续推进乡镇文化站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州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全面完工。人口计生、体育、统计、外事、侨务、气象、地震等工作得到加强,工青妇、儿童、老龄、红十字、慈善、残疾人、档案、史志等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四)加大投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完成民生支出95.6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5.4%。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稳步提高,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7个县市,各类社会保险参保达176.9万人次。实施5500套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林区、煤矿、工矿棚户区改造826套。争取救灾资金3073万元,解决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困难问题。高龄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得到落实。加强价格监管,建立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城乡低保对象补助金每月份别提高15元和12元。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得到加强。
(五)创新举措,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林业保险工作取得进展。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进一步深化,禄丰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得到卫生部和省的充分肯定。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加强与滇中、攀西经济区及金沙江流域地区的交流合作,区域合作不断加强。投入财政资金952万元奖补业绩突出的出口企业,外贸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际引进州外到位资金155.8亿元,增长40.4%。
(六)强化责任,和谐楚雄建设进一步巩固。抓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加强社会建设,强化维稳责任,社会稳定的基础更加牢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力度加大,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宗教和谐得到加强。加强生态建设,人工造林73万亩,全面完成20万亩退耕还林任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1平方公里。强化责任考核,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七)正视问题,各项整改工作有力推进。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深刻反思,切实抓好对违反科学民主决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问题的整改工作。在上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姚安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民房质量问题整改工作顺利完成;二是违法用地整改通过验收,80%以上的违法用地项目得到妥善处理;三是对“4·12”专案查处后所暴露出的缺乏科学论证、无法推进实施的项目进行了认真清理,并积极研究对策,多方寻找出路,力求解套脱困。通过积极主动的整改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我州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把负面影响和各种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维护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迅速扭转了各项工作被动的局面,促进了彝州和谐稳定、持续发展。
(八)完善制度,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领导对我州极少数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重要批示精神,总结教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及时修订出台了《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规则(试行)》,制订和完善了楚雄州人民政府“三重一大”议事规则(试行)等7个配套文件,实现了“定规矩、讲程序、重规范”的目标,并以严明的纪律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为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和依法行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加强行政行为监督,处分、问责了一批干部。建立健全了州、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和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各位代表,通过五年尤其是过去一年的努力,我们在富民强州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州人大、州政协全力支持、有效监督,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历届州委、州人民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属驻楚单位和驻楚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楚雄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五年来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经验弥足珍贵,教训极其深刻,通过认真反思和总结,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富民强州,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加快产业培育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支点,把改革开放作为推进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期待,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破解制约发展的思想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必须始终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科学民主决策,重大事项、重要工作提请州委审定,同时更加自觉地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州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这些得来不易的经验,是我们做好政府工作的宝贵财富,必须长期坚持好、运用好。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楚雄仍然是一个欠发达的民族贫困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我们的工作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薄弱,支柱产业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县域经济实力弱,实现富民强州任务艰巨;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贫困人口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统筹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加强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节能减排压力大,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历史遗留问题多,维稳压力大,解套脱困任务艰巨;各级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作风需要进一步转变。特别是去年发生的极少数领导干部违法违纪问题,其负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我们将高度重视和解决好这些问题,树立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倡导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精神,着眼发展,扎实认真做好政府各项工作,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我州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州宏伟目标的改革攻坚期,是加快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新的增长极的黄金机遇期,是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彝州、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凸显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大于压力,发展环境总体有利。做好今后的工作,必须全面把握形势的新变化,抢抓面临的新机遇,适应发展的新趋势,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把推动发展的作风转变得更扎实一些,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不断开创富民强州新局面。
省第九次党代会吹响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号角,州第八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就是要确保州第八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并谋划好新一轮的发展。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建议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及州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州人民,紧紧围绕富民强州宏伟目标,牢牢把握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速发展为关键,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根本要求,以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开放合作、城乡统筹、富民惠民、文明和谐六大重点工程为主要着力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全面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努力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彝州。
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四翻番、两倍增”的要求和州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富民强州宏伟目标,今后五年我州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总量突破1000亿元,人均达3.6万元以上,经济总量在滇中四州市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地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7%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8%;城镇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以上,2016年达4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分别增长12%以上和13%以上,到2016年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63.5%以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5‰以内。确定上述目标,体现了立足跨越、自我加压的要求。在各地竞相发展、你追我赶的形势下,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凝神聚力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迈开大步往前赶。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今后五年要认真实施好六大重点工程:
(一)实施产业发展工程。以产业园区为阵地,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民营经济发展为动力,集中力量建设烟草、冶金化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文化旅游、新能源新材料六大重点产业,力争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0%以上。调快调优一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确保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实施农业发展百亿元计划,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为烟草加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提供坚实支撑。调快调强二产,加速新型工业化,确保二产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要求,集中力量培优做强烟草加工、冶金化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机电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6个重点工业产业。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实体化的要求,全面启动10县市工业园区建设,突出重点,实施工业“千亿元园区”、“百亿元企业”培育工程和工业发展3年倍增计划,带动和支撑工业经济跨越发展。调快调特三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确保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11%以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力争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加快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其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50%以上。强化产业保障,鼓励和调动更多资金投向产业,力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0%以上。
(二)实施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构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力争5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加快骨干水源、灌区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项目建设,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解决城乡饮水安全问题,配合做好滇中引水前期工作和我州受水区配套工程规划建设,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改造中低产田地100万亩以上,建成20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把楚雄建设成为连接滇川、东南亚、南亚快速便捷陆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着力推进“四纵四横”主骨架公路网建设,努力实现“县县二级路、乡乡柏油路、村村硬化路”,积极支持铁路建设;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以上。加强能源建设,完成电力建设投资800亿元以上。加快城镇、通信、民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施开放合作工程。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加快推进与滇中、攀西、金沙江流域及滇西等区域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成昆经济带云南北大门建设,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桥头堡战略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外向型优势特色产业基地、金沙江流域经济合作区的重要节点。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第一要事的理念,实现招商引资跨越发展,累计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力争突破1000亿元。加快外贸发展,力争净出口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10%左右。重视人才引进和交流。
(四)实施城乡统筹工程。落实“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要求,走特色城镇化道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州域城镇体系的总体规划布局,积极构建“一核两支点,两轴两圈层”区域城镇空间格局,做优州域中心城市、做强县城、做特集镇、做富乡村。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旅的民族生态文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支持楚雄市加快发展,努力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借势昆攀两大经济体,加快州域次级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其他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支持每个县市因地制宜培育2个至3个主导产业,促进一类县领跑发展、二类县加快发展、三类县跨越发展,形成争先进位、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五)实施富民惠民工程。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核心,以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为突破,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州人民成为富民强州的积极参与者和发展成果的共同受益者。把扶贫开发作为农村富民惠民的重要工作,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的主战场,以扶贫开发的新突破促进富民强州取得新进展,力争到2016年贫困人口数量减半,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初步形成有利于发展、生态与人口相协调的运行机制。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加快产业发展,积极促进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完成8.9万套建设任务。加强调控,保障供给,确保物价涨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六)实施文明和谐工程。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依靠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为实现富民强州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有力的舆论支持、健康的文化氛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入开展“和谐彝州”建设活动,加快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新社会管理,深化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生态立州、环境优先,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青山碧水、蓝天白云留给 子孙后代。
各位代表,实施六大重点工程,是州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州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富民强州宏伟目标的具体行动,是筑牢发展基础、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发展层次、成果全民共享的生动实践。实施六大重点工程,产业发展是重点,基础设施是支撑,开放合作是动力,城乡统筹是导向,富民惠民是目的,文明和谐是保障。我们必须振奋精神、团结进取,采取创新举措,务实推进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彝州特色的富民强州之路。
三、2012年的工作安排
今年既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第十一届州人民政府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抗旱形势十分严峻、发展任务极为繁重的一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根据州委八届二次全会对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今年宏观调控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其中三次产业分别增长7%、16%、11%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12%以上和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牢把握加速发展的主基调,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变中求新,围绕推进六大重点工程,扎实抓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项目促投资,推动扩大内需取得新突破。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同时引进更多民间资金,着力抓好项目和投资工作,增投资、促消费,努力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突出抓好固定资产投资。集中精力抓项目,千方百计增投资,围绕推进1020个5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狠抓项目推进,确保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330亿元以上。抓好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加快大姚红豆树、禄丰西河等重点水源工程项目建设,完成161件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任务,争取新开工建设180件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做好南永、元双二级公路债务锁定等工作,力争楚广和武禄高速公路、320国道楚雄至南华一级公路、108国道永仁至武定和双柏至新平(三江口)二级公路项目早日推进实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大协调配合力度,力争广大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上半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城镇、通信、能源、民生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加大投入和考核力度,确保项目前期费持续增长。结合桥头堡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和新一轮脱贫攻坚等重大发展规划,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重点推进纳入省“三个一百”前期项目和全州30个重大前期项目。加强和改进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
强化要素保障。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保障建设项目用地需要。积极争取信贷支持,确保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多渠道增加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的有效信贷投放,力争新增信贷50亿元。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到我州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县开办村镇银行,支持微型金融机构发展,力争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取得突破,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进一步加大直接融资工作力度,探索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进一步加强企业上市推荐培育工作。
扩大消费需求。完善促进城乡消费持续增长的政策,努力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加快世界恐龙谷、彝人古镇等景区和旅游小镇开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继续打造环州精品旅游线路,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6亿元。拓宽消费领域,促进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家政养老等消费。加快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流通平台和流通网络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
(二)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三农”工作再创新业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持续加大“三农”财政投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稳定粮烟生产,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万吨左右,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8%以上。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按照“两不愁三保障”、一高于、一接近、一扭转”的要求,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切实抓好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地区涉及我州7个县的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编制和项目启动实施工作。实施600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建设400个产业扶贫示范村,继续抓好2个扶贫整乡推进试点项目,扶持20个扶贫龙头企业,发放扶贫到户贷款3亿元,加快贫困地区发展。
认真抓好农业科技进步。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重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健全乡镇和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公共服务机构,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使用。
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地29万亩,建设“五小水利”工程3万件,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落实烟草种植面积70万亩,确保完成200万担烤烟收购任务,打造楚雄烟叶品牌。着力抓好元谋龙川江西岸、双柏绿汁江低热河谷地区土地开发整理和项目策划招商工作;加快培育绿色蔬菜、蚕桑和现代种业等特色农业产业。加快猪牛羊等畜牧业基地建设,力争畜牧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大力推进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建设,种植核桃50万亩,实施中低产林改造30万亩,确保林业总产值达80亿元以上。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力争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突破200户,新增20户以上。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开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转移性收入。鼓励开展特色经营,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农民搞好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外销工作,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林权和农村住宅抵押融资等工作,加大信贷投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充分发挥“四群”教育工作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促农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农民增收考核机制,确保实现增收目标。
高度重视抗旱和饮用水安全问题。算好水账,节约用水,精心安排,科学调度,千方百计保证城乡居民用水基本需求,确保干旱缺水地区困难群众的“粮袋子”、“水缸子”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干旱造成的损失。
(三)着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紧紧抓住工业上山、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建设、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央企省企民企入楚、发展中小微型企业、招商引资等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节,全力做好融资、电力、运输、土地、供水等方面的协调保障工作,落实州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县域经济和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制度,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
培强壮大重点工业企业。支持楚雄卷烟厂完成整体搬迁工作并全面投产,推进卷烟辅料企业整合,提升配套发展能力,实现烟草产业发展的新跨越。确保云南工投公司炭质还原剂、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钛材加工、新立公司钛白粉、海绵钛等重点工业项目尽快投产,做好滇中有色公司10万吨粗铜、云冶集团8万吨高钛渣等项目投产后的协调服务工作,力争尽快达产;继续协调处理好德钢技改项目有关工作。加大研发力度,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实现医药产业发展的新突破。加大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绿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强与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改造提升传统机械制造业。依托资源优势,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开发,延伸以钛材精深加工为重点的产业链,力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亿元。加快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富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以上。支持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争取3户企业进入省级以上技术中心行列,5个技改项目纳入省级扶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名牌和著名商标,争取2个以上产品进入云南名牌。高度重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按照“统一规划、分批实施、滚动发展”的要求,以楚雄、禄丰、武定、永仁四个工业园区为重点,以楚雄工业园区云甸片区、禄丰工业园区土官片区为示范,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集聚,改进考核办法,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园区建设和管理取得新突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35%以上,新建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做好调整后新老园区过渡的协调工作。加大招商力度,确保新入园企业达到50户以上。力争在“央企省企入楚”、“民企入楚”上取得突破。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培育壮大实体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内容,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大产业布局的州级统筹力度,认真落实“园区共建、资源整合、利益分享”的政策,高起点规划,差别化发展,设立县域主导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各县市突出特色培育主导产业。进一步下放经济领域、社会事务管理权限,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主权,促进县域经济加速发展。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和创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投资楚雄。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四)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取得新进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城镇化,稳步推进农民转户进城。确保全州城镇化率达35%以上。
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按照城镇上山的要求,引导城镇、村庄、工业向适建山地发展。继续抓好楚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强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积极支持省确定的12个特色小镇加快发展。以供排水、“两污”建设、城镇绿化亮化等为重点,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
鼓励引导农民进城。分层次逐步放宽、放开户籍限制,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自愿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切实保护好农民合法权益,确保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探索撤村并居和迁村并点工作。积极推进产业连片开发、基础设施连片建设、村庄连片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启动实施以水电路气房为重点的乡村改造工程,推动农村民居配套化、管理社区化。实施1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项目,继续推进实施一批财政奖补试点,完成1000户农村安居工程。新建沼气池1.1万户,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5万套。改造、新建农村公路548公里,其中:建设通乡油路120公里,完成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428公里。加快农网改造升级。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五)着力抓好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融资平台健康发展,逐步化解债务风险。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价格改革。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几场境内外重大招商活动。充分发挥商会的作用,制定以商招商奖励政策,推进招商工作取得新突破。实行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落实招商责任,加强跟踪协调服务,切实帮助解决问题。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性,力争招商引资实际州外到位资金突破200亿元。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亿美元。
积极推动桥头堡和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加强政策研究,力争在差别化产业政策、电价改革试点、土地和金融政策、财税优惠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强前期工作,力争有更多的项目进入桥头堡专项规划盘子,争取启动一批桥头堡建设重点项目。加强对接,积极推动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推动昆楚一体化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
(六)着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取得新进步。认真落实州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强州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筑牢彝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文化惠民,加强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州“三馆”、县“两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力争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决策咨询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力争全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左右。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有新发展。认真落实“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推动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力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失业金增长15%以上,适度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扩大低保范围,力争享受城乡低保人数占全州总人口的10%以上。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促进企业职工工资稳步增长。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继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措施,大幅增加农民收入。适当增加村(社)干部报酬。加强物价监测调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帮助有就业能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贷免扶补”等政策,推进就业工作,确保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生活。继续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确保上半年完成5500套保障房续建任务,新开工建设2万套保障性住房,发放租赁补贴5000户,加快林区、煤矿、工矿棚户区改造,抓好国有改制企业困难职工保障房建设工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继续抓好校安工程。统筹解决好集中办学后学校安全保障及学生的食、住、行等问题。认真落实财政教育支出占到公共财政支出14%的要求,实施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全覆盖计划,补助标准提高到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1250元。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都能免费享受健康的营养餐。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新农合管理,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90元,进一步提高住院报销比例。确保新农合参保率保持在96%以上,大病补充保险保持在70%以上。继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
加强科技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力争楚雄国家级钛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项目得到科技部支持。
(八)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新提高。人工造林5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0平方公里。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继续实施天保和植树造林等工作,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落实“以奖促治”政策,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抓好节能减排,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任务。营造低碳生活环境,倡导绿色消费。
(九)着力推进平安和谐楚雄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新成效。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妥善处理好征地、拆迁安置、工程移民、企业改制遗留、劳资纠纷等矛盾和问题。健全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继续实施新一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
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进一步完善地震、防汛抗旱、防火等灾害紧急救援和灾民救助服务体系。
(十)着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动各项工作上新水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州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加强和改进政府法制工作,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优质高效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工、青、妇等社会团体的工作。贯彻落实好全国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和顺有序、和谐稳定。
加强人民武装及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双拥工作,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实现富民强州宏伟目标,人民寄予厚望,政府责任重大。必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锐气、敢于超越的勇气、开拓奋进的志气和秉公为民的正气,扎实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强化法治理念,严格依法行政。完善重大决策程序和听证、风险评估及责任追究机制,努力做到政府决策与群众“面对面”、为民办事“实打实”、有错必纠“硬碰硬”。
(二)加强责任政府建设。积极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转变,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努力为投资者提供公平、稳定、透明的投资环境。强化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用心、用情、用力工作,力戒浮躁、浮夸、冷漠、折腾。认真落实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深入调查研究,加强统计监测预警分析,及时协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完善社会征信系统,开展诚信政府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
(三)加强阳光政府建设。切实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向社会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重视新闻媒体和网络的作用,改进网络管理方式,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
(四)加强效能政府建设。全面完成县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级为民服务站建设任务。全面推行并联并行审批、限时办结、审批通报等制度,优化服务环境。建立综合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级各部门绩效评价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促使政府工作人员勤勉尽责、奋发有为。加强督查工作,充分激发和调动各县市、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形成“工作争着干、困难争着上、奖惩凭考量”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坚持把廉政建设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风险预警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严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带头落实廉政准则,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既要干事,又要干净,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严格实行重大项目行政审批、资金运作、施工操作相互隔离,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各位代表,团结凝聚力量,奋斗成就伟业,实干铸就辉煌!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任何困难都不能改变彝州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任何挑战都无法阻挡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步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州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奋进,开拓进取,为实现富民强州宏伟目标,全面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加快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彝州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