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02_H/2017-09131841 | 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报告 |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19日 | 文 号: |
标 题:
楚雄州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成文日期:2018年02月23日 |
楚雄州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2009年度各县市人民政府和州直各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全文由概述,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复议、申诉和诉讼情况,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附表等六部分组成。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如对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楚雄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邮编:675000,电话:3397571)。
一、概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2009年,全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围绕目标任务,完善各项制度,梳理填报政府信息,开展宣传培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很好成绩。2009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大力开展宣传培训,切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信息查询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查询提供保障
为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我州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州人民政府分管副州长担任组长,州人民政府秘书长,州监察局、州信息产业办的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州财政局、州发改委、州法制局等14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建立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制度。2009年2月,省政府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州召集相关部门召开政府信息查询专题会议,经州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全州政务信息查询工作在州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并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查询提供了组织保障。
2、制定方案,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信息查询的主管部门和工作机构,规范工作流程
为认真贯彻《条例》精神和实施政务信息查询制度,我州分别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和《楚雄州政务信息查询方案》,并印发了《关于做好政务信息查询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全州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信息查询的主管机构,成立了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落实了工作人员4人。全州10县市及州级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86个单位也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机构,全州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784人,其中专职47人,兼职737人。全州落实政务信息查询机构704个,其中州级部门64个。
3、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为确保《条例》的全面施行,我州结合实际制定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政府信息公开考核评议制度等十二项配套制度,十县市人民政府、州县两级政府信息公开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向规范化迈进。
4、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和培训,为《条例》和政府信息查询制度实施创造条件
我州各级各部门按照要求,将《条例》、“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学习宣传纳入单位学习计划,深入学习《条例》精神、配套制度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内容。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实施《条例》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意义,特别是为使政务信息查询“96128”专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州采取张贴宣传画、开展114语音导航、播出广播电视公益广告等形式开展广泛、深入地宣传。为全面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2009年4月,州人民政府召开了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分管信息公开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的视频会议,对信息公开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培训。随后,我州又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期就《条例》、“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网上信息发布、“96128”联络员沟通技巧等内容对分管领导、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特别是为提高96128”专线转接质量,我州每天安排一个单位联络员到96128”服务台对本单位工作范围进行沟通和培训。一年来,我州共组织业务培训5次,参加培训人员累计达4000多人(次)。
5、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
为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政务信息查询工作,我州把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作为日常工作来抓,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网上监测、自查、抽查,找出存在问题及时加以改进,进一步促进工作开展。2009年3月,我州对十县市人民政府及州级86个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核和量化评分,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依照量化评分结果对禄丰县人民政府等9县市、州食品药品监管局等43个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2009年6月,州人民政府组织三个检查组到十县市及州级所有部门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进行了通报。同时,州人民政府督查室按月对政务信息查询回答情况及“96128”电话转接情况进行通报。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和方式
各级政府机关进一步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信息公开形式,丰富公开渠道,以现代方法和传统方法相结合,突出显现政府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重要地位,在人流集中的地方建立大型电子公告牌,同时利用社区、村委会等基层工作单元的力量,搭建城镇和农村基层信息公开平台。各地、各部门采用上网、上墙、上报、上广播、上电视等多种方式,对重要的政府信息、关乎民生的重大事项和工程进行了及时公开。
一是利用全省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平台进行公开。全州共建设政府信息公开网站848个(州级86个,各县市部门和乡镇762个),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网络平台支撑。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上设有政府机构、领导分工、人事信息、行政法规和公文等20个大栏目,41个子栏目。2009年度全州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及“阳光政府”信息发布平台等共发布信息88059条。
二是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彝州政务、县市动态、“州委书记电子信箱、州长电子信箱”、“政风行风热线”等栏目及时发布政务信息,为民排忧解难,成为政府和百姓沟通、互动的快捷通道。住房公积金个人帐户信息查询、个人医保查询 、州级财政工资查询、楚雄州重要商品备案查询等便民检索系统,方便人民群众及时查询信息。
三是明确公共查阅点。指定州档案馆为政府信息公开集中查阅点。目前已汇集了州级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帮助。各县(市)档案馆也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集中查阅点,为公众提供各种政府信息。在74个州级机关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方便。
四是办好《楚雄政报》。通过《楚雄政报》公开各政府机关的重要行政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以及人事任免、机构设置、表彰等信息。
五是开通便民服务热线。2009年5月13日开通了我州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到年底,已开通的州县部门704家,已转接群众来电4602个,转接成功3673个,转接成功率93.12%,满意率97.93%。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百姓。
六是利用广播电视、简报等形式公开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单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简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及时公开政府信息。
七是政务信息网络查询平台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新的查询方式。2009年5月15日全州开通了政务信息网络查询系统,截至12月28日,各部门整理常见问题录入政务信息查询平台7425项,公示行政审批事项733项;通过网络平台公示重大决策听证123项,公示重要事项1350项,公示重点工作2901项,受理公众通过政务信息查询系统提交需查询的事项268项。
二、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09年我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按照《条例》的要求,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1、主动公开信息数量。2009年,楚雄州政府信息公开单位主动公开信息88059条,其中:政府公报公开信息1649条;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公开信息32048条;新闻发布会公开信息172条;其他便于知晓的方式公开信息54190条。公众在公开查阅点查阅信息1298483人次。
2、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范围及内容。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单位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涉及20个大类41个小类,分别为政府机构、领导分工、人事信息、行政法规、规章和公文、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政府审批事项、政府采购信息、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依据、行政执法项目、扶贫、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环保、卫生、安全、食药、质监、应急管理、地方性法规、规章等方面的内容。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09年,楚雄州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单位受理依申请公开信息599份,其中:在依申请公开中,现场书面申请567份;电子邮件形式申请5份;信函申请4份,其他形式申请23份。依申请的信息全部得到答复。
四、举报、投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处理以及应对情况
2009年,楚雄州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单位未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举报、投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申请。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条例》实施一年多来,虽然我们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单位领导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工作主动性不够。二是对政务信息查询“96128”专线的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提高公众知晓率。三是公开的形式单一,由于受资金的限制,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受到制约,政府信息除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村务公开栏、政务公开栏和电视台上公开外,缺乏更多形式方便群众获取更新的信息。
六、下步工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查询的良好氛围。
2、加大培训力度。广泛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政务信息查询工作基本规范的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使《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数字化。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百姓。
4、加大公开力度,切实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5、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拓宽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附:2009年楚雄州政府信息公开年度统计报表
楚雄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0年三月十八日
2009年楚雄州政府信息公开年度统计报表
1、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
|||||
工作项目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2009年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88059 |
|||
其中:1、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信息数 |
条 |
32048 |
|||
2、新闻发布会信息数 |
条 |
172 |
|||
3、政府公报信息数 |
条 |
1649 |
|||
4、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信息数 |
条 |
54190 |
|||
设立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260 |
|||
公开查阅点查阅数 |
人(次) |
1298483 |
|||
2、依申请公开情况 |
|||||
工作项目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依申请公开信息申请数 |
份 |
599 |
|||
其中:1、现场书面申请数 |
份 |
567 |
|||
2、电子邮件形式申请数 |
份 |
5 |
|||
3、传真形式申请数 |
份 |
||||
4、信函邮寄形式申请数 |
份 |
4 |
|||
5、其他形式申请数 |
份 |
23 |
|||
已办理答复的依申请公开申请数 |
份 |
599 |
|||
其中:1、同意公开申请数 |
份 |
599 |
|||
2、同意部分公开申请数 |
份 |
||||
3、不予公开申请数 |
份 |
||||
其中:①“非《条例》所指政府信息”申请数 |
份 |
||||
②“信息不存在”申请数 |
份 |
||||
③“非本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数 |
份 |
||||
④“申请内容不明确”申请数 |
份 |
||||
⑤“重复申请”申请数 |
份 |
||||
4、其他 |
份 |
||||
3、咨询情况 |
|||||
工作项目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查询)数 |
人(次) |
130658 |
|||
其中:1、96128电话查询数 |
人(次) |
4602 |
|||
2、网络查询数 |
人(次) |
67138 |
含各部门网站查询 |
||
3、现场咨询数 |
人(次) |
54765 |
|||
4、其它方式(请说明) |
人(次) |
4153 |
|||
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查询)处理数 |
人(次) |
129699 |
|||
其中:1、96128电话答复数 |
人(次) |
3673 |
|||
2、网络答复数 |
人(次) |
67108 |
含各部门网站查询 |
||
3、现场咨询答复数 |
人(次) |
54765 |
|||
4、其他方式答复数 |
人(次) |
4153 |
|||
4、行政复议、诉讼及申诉情况 |
|||||
工作项目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因政府信息公开被行政复议数 |
件 |
||||
其中:1、维持原行政行为数 |
件 |
||||
2、决定撤销、变更或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 |
件 |
||||
因政府信息公开而引发的行政诉讼数 |
件 |
||||
其中:1、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数 |
件 |
||||
2、判决变更数 |
件 |
||||
因政府信息公开而引发的行政诉讼费用 |
元 |
||||
因政府信息公开而引发的申诉数 |
件 |
||||
其中:1、信访数 |
件 |
||||
2、举报数 |
件 |
||||
3、其他方式 |
件 |
||||
5、收费和减免情况 |
|||||
工作项目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依申请公开收费金额 |
元 |
||||
其中:1、检索费 |
元 |
||||
2、复制费(含光盘、纸张) |
元 |
||||
3、邮寄费 |
元 |
||||
对依申请公开减免费用金额 |
元 |
3000 |
|||
其中:1、检索费 |
元 |
||||
2、复制费(含光盘、纸张) |
元 |
3000 |
|||
3、邮寄费 |
元 |
||||
6、人员及经费支出情况 |
|||||
工作项目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政府信息公开指定工作人员数 |
人 |
784 |
|||
其中:1、全职人员 |
人 |
47 |
|||
2、兼职人员 |
人 |
737 |
|||
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安排 |
万元 |
101.55 |
|||
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实际支出 |
万元 |
156.346 |
|||
填表说明 |
|||||
部门 / 州(市)主管领导(签审): (盖章) 年 月 日 |
|||||
填表人 |
复核人 |
||||
电话 |
电话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