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06_/2017-1020020 | 公开目录:政府文件 |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主题词:文件 | 发布日期:2010年03月08日 | 文 号:楚政发〔2010〕1号 |
标 题: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烟叶工作的意见
|
成文日期:2010年01月08日 |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烟叶工作的意见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省、州烟叶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2010年烟叶生产各项政策措施,稳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全面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和质量,实现烟草产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推进我州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烟草农业理念为统领,把严格控制烟叶生产规模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强基础、控规模、兴科技、上水平、增特色、提质量、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特色优质烟叶生产,着力抓好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夯实烟叶生产基础,全面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和优质烟叶保障能力,促进烟叶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目标任务:2010年全州烟叶种植面积45.5万亩,收购计划157.5万担(含2009年丰产烟叶15万担),其中,指令性收购计划133.2万担,出口备货计划24.3万担;烟叶收购等级综合合格率80%以上。
二、主要政策
(一)产量政策
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和省人民政府“谁超收、抵扣谁,超多少、扣多少,逐级抵扣”的原则,下达各县市2010年烟叶种植和收购计划,各县市必须坚决执行下达的种植收购计划,完不成收购计划或超种超收的县市,将对有关领导进行行政问责,并取消州对县市的烟叶生产收购奖励。
(二)奖励政策
1. 烟叶收购计划总量挂钩奖励56万元。其中,烟叶收购计划10万担以下(含10万担)的县奖励4万元,10万担以上的县市奖励6万元。完不成计划和超种超收的,取消该项奖励。
2. 烟叶工作管理考核挂钩奖励394万元。实行担烟计奖,与下达的烟叶计划收购量挂钩。按《楚雄州2010年烟叶工作管理考核办法》的综合考核结果进行兑现,综合考核总分90分以上(含90分)的县市,全额兑现应得考核奖励;考核总分60分(含60分)至90分的县市,考核得分乘以应得奖金为实得奖金;考核总分低于60分的县市取消挂钩奖励。奖金分配比例为:州级20%(协调领导小组25%、烟草公司75%),县市80%(党政部门70%、烟草公司30%)。
3.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奖励80万元。对州、县、乡、村委会、生产合作组织、专业化服务组织等进行考核评选,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4. 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建设奖励120万元。
5. 兑现2009年度密集型烤房建设考核奖励150万元。
(三)生产扶持政策
2010年全州烟叶生产产前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共计67032万元,州财政继续安排投入1500万元,含生产收购考核奖励470万元、基本烟田建设项目管理费450万元,其余部分列入产前投入项目,2010年烟叶生产扶持及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的具体项目是:
1. 专用复合肥2765万元。2010年烤烟专用复合肥需求3.6万吨,每吨采购销售综合价格3467元,按合同数量配套供应,以每吨2700元价格售给烟农,每吨补贴767元。
2. 砂培育苗520万元。对育苗专用肥、农药进行以物代金扶持。
3. 抑芽剂400万元。按每担补贴2.8元的标准,实行以物代金补助。
4. 生产合作社烟叶生产科技措施补贴950万元。
5. 土壤改良3300万元。用于烟区土壤改良措施补助。
6. 机械深耕、起垄补助975万元。50亩以上连片面积在4月30日前完成预整地,实施大型拖拉机深耕每亩补贴20元、机械起垄每亩补贴10元;小型农机机耕每亩补贴10元、起垄每亩补贴5元。
7. 烟叶植保统防补助700万元。
8. 烟叶种植风险防范补贴1000万元。按烟叶种植户的缴费标准,烟农缴费与烟草补贴的比例为:50亩以下烟叶种植户1:1;种植合作社1:0.5;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1:0.75配套补贴资金。
9.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基地单元核心示范区补助700万元。
10. 工商合作基地单元建设补助2000万元。
11. 百万担特色优质烟叶K326品种补贴2000万元。每公斤K326上中等烟叶增加肥料补贴0.4元。
12. 烟叶预检补助428万元。按下达计划每担补贴3元。
13. 预检袋补助100万元。
14. 烤烟防雹费441万元。州财政和州烟草公司各承担50%。
15. 烟叶生产科技培训费513万元。
16. 烟草科研、生产实用技术研发和推广800万元。
17. 育苗设施补贴5500万元。
18. 烟水烟路建设补贴27400万元。
19. 烤房建设13300万元。每座补助2.4万元;实施烘烤收购一体化设施建设6个点,每个点50万元,计300万元。
20. 烟用农机具补贴2440万元。
(四)收购政策
1. 严格执行国家对烟叶生产、收购实行计划管理的有关政策,严格与烟农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不准无合同或超合同收购烟叶。
2. 严格执行国家烟叶收购价格政策,不准压级和提级收购,及时兑现烟农烟叶款,除烟草部门垫付与烟叶生产有关款项可扣外,其余款项一律不允许在收购款项中代扣代缴。
3. 在烟叶收购移库验收中产生的降级损失,县、乡人民政府与烟草公司各承担50%。
4. 全面推行烟叶原收原调。实行“云烟系列、K系列”分品种单收单调,全州初烤烟叶除安排直调省烟叶公司部分外,由州烟草公司进行统筹安排。
5. 严格执行烟叶专卖管理规定,严厉打击内外勾结和倒买倒卖贩运烟叶的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烟叶收购秩序。
三、主要措施
各级党委、政府和烟草部门要正确认识、准确把握烟叶生产形势,全面部署,精心组织,认真抓好2010年烟叶工作。
(一)认清形势,坚定不移地严格控制烟叶生产规模。严格控制规模,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发展,是巩固烟叶良好发展态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州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各县市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长远思想,要理性、冷静、科学地处理好各自的烟叶生产,严格按照分解下达的种植计划和收购计划组织抓好2010年的烟叶工作。一是要把控制规模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全面安排。二是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干部和烟农的计划观念、合同意识。三是要严格按照下达的计划,以州公司规定单产确定种植面积,以种植面积来规划地块、落实农户、供应物资,确保计划分解细化到户、到田块。四是要全面推行电子合同,规范合同管理。按照“全面推广、一次到位、明确权责、完善提高”的原则和“农户申请、资格审核、合同签订、合同公示、建立档案、录入微机、核实面积”的程序,全面抓好合同签订,做到面积、地块、收购量、种烟农户“四落实”,坚决杜绝无合同、超合同种植收购烟叶。五是要对照合同严把种子管理、烟苗供应、大田移栽、物资发放、烟叶收购5个关口。六是州、县市要成立计划合同落实督查工作小组,把严格分解计划、落实种植面积、提高合同签订质量作为督查工作的主要任务,督促基层做好各项工作。
(二)精细管理,提高烟叶生产收购管理水平。围绕“高茎壮苗深栽、深耕深翻高起垄、适时揭膜促管理、适时封顶留足叶片”4项关键实用技术,重点在烟区生态建设、土壤改良、科学施肥、标准化生产、成熟采收、科学烘烤、上部烟叶可用性、烟叶预检收购等方面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收购管理水平。一是要坚持隔年轮作,轮作率90%以上。二是抓好规模化连片种植。全州烤烟种植面积必须50亩以上连片。三是以打造百万担K326特色优质烟叶为重点,优化品种布局。全州2010年品种结构K326占 62.96%,云烟85占8.04%、云烟87占24.3%、云烟97占4.4%、NC297占0.22%,云烟99占0.04%,津引品种KRK26占0.04%。四是强化育苗管理。要充分发挥育苗设施的效能,搞好技术、服务、供苗、送苗协议的签订,督促育苗服务社做好育苗物资的准备,科学确定育苗播种时间,全面落实好砂培育苗技术措施,严格育苗技术操作规程,保证烟苗质量,壮苗率95%以上。五是强化整地管理。全州4月30日前完成预整地,海拔1900米以上的区域要提前;全州机械化深耕起垄作业率坝区100%,山区、半山区要充分利用各种农机具,减少劳力消耗,提高整地质量。所有种烟田块整地质量要达到“墒高、沟直、土细、墒面饱满”的要求。六是强化移栽管理。针对今冬明春干旱的气候环境,各地要及早做好抗旱移栽准备,做到适时移栽,移栽苗龄不超过65天。全州5月10日前全面完成移栽任务。七是强化中耕管理。要把中耕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折不扣地落实中耕管理各项措施,做到土不板结、沟无积水、墒无杂草、株无病虫、长势一致、无花无杈,打造优质生产管理。八是强化烘烤管理。要加大对烘烤服务社管理人员的培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密集烤房烘烤率。九是强化收购管理。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对收购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合同收购执行到位;加强预检员管理,增强预检员的责任,提高报酬,从严考核,切实解决好把内混青混杂混级问题,提高把内纯度、等级纯度和等级合格率;加强收购现场管理,提高收购管理水平。
(三)乘势而上,高水平建设现代烟草农业。2010年,围绕“一基四化”的总体目标,按照“整县推进、单元实施”的工作思路和“高水平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的要求,在继续完善提升禄丰整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基础上,全面推进楚雄、姚安、牟定、武定4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其余县继续以乡镇为示范进行配套建设。一是各县市要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切实加强领导。要成立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县市长是第一责任人,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负总责,分管副县市长和县市烟草分公司经理是直接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全州上下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协作,通过建立一个稳定长效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组织保障机制,统筹规划,科学决策,层层负责,确保全州到2011年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二是要积极调动和处理好“各级政府、群众、烟草企业”的积极性。要站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高度,合理统筹资源,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群众、烟草企业和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全民参与,保障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和发挥成效。三是要抓好规模化种植。全州烤烟种植面积按照隔年轮作要求必须布局在50亩以上连片面积内,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区做到100亩以上连片种植面积达100%,500亩以上连片种植面积不得低于总面积的40%,示范区户均种植面积达20亩以上。四是抓好生产组织管理方式调整。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机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以烟草为主体的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3种规模经营主体,推进烟叶种植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专业化,促进传统生产经营向现代农业管理方式转变。2010年,整县推进的4个县及其他县的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3种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必须一步到位,覆盖率达100%。五是抓好育苗、机耕、植保、烘烤等环节的专业化服务。专业化服务组织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全州统一制定的合作社、服务社章程范本规范运作,进一步研究服务社的组织管理,要建立产权关系清晰、责任主体明确、依章依规行事、烟农得到实惠的保障机制,把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成为普惠共享、相互制约、和谐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服务组织。六是抓好示范,典型引路。在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的同时,要结合各地实际,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对一些规模集中,交通方便,特色突出的项目区域,必须集中力量、整合资源,进行重点配套建设和打造提升,通过典型引路,推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整体工作和大面积生产水平提升。
(四)突出特色,打造百万担K326优质特色品牌。随着全国卷烟品牌的高度集中和大规模的扩张,对优质原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打造出更加优质的特色烟叶是楚雄烟草在更大规模的剧烈竞争中实现更大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楚雄烟草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2010年,要按照“生态决定特色、品种彰显特色、栽培保障特色”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百万担K326优质特色品牌。要求全州海拔1900米以下的85个种烟乡镇要集中布局K326品种,通过完善扶持,改进与K326品种配套的栽培、植保、烘烤及收购管理措施,进一步彰显楚雄K326品种烟叶“清甜香润”的特色。力争经过2年到3年的努力,把楚雄州打造成全国优质烟叶战略基地和骨干品牌核心原料基地。
(五)把握政策,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要按照设施农业发展的方向,用好行业补贴政策,统筹规划,系统设计,综合配套,重点抓好烟水、烟路、烤房、机械化、育苗工场、收购站点、防雹点、信息化等基础设施的综合配套和系统完善,使烟区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服务功能更趋完善。一是遵循“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综合配套、分步实施、创新发展”的建设思路,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做细做实规划,提高规划水平。二是按照“统一规划、项目管理、渠道不变、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结合中低产田改造,进一步加大项目整合力度。三是把好规划、立项、招标、实施、验收关。严格制定并执行项目建设标准、质量标准和补贴标准,严格工程验收制度,坚持高标准,保证高质量,建成经得起历史和时间考验的项目。四是加强建后管理。要理清产权关系,明晰产权主体,建立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确保烟叶生产配套基础设施长期有效运行、发挥作用。
(六)规范运作,进一步完善烤烟种植风险防范互助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烟草补贴、烟农入保、保险代理、气象保障、滚动使用”的原则规范运作,健全和完善烤烟种植风险防范互助机制。2010年在烟草补贴不变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烟农的缴费标准,依据签订的烟叶种植收购合同产量,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下的烟叶种植户每担5元;烟叶种植合作社每担10元;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每担15元缴纳互助金。50亩以下的烟叶种植户互助金缴纳标准可以在以上3种标准中选择,受灾补偿按照缴纳的互助金对应的标准进行补偿。受灾补偿按《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烤烟种植风险防范互助机制的意见》(楚政发〔2008〕18号)文件执行,要求参保覆盖率达100%。
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把烟叶工作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是要继续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组织、引导、协调作用。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深入烟田调查研究,深入烟农了解心声,深入基层解决问题,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三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岗位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基层抓烟队伍稳定、素质全面提升。四是要采取有效方式和途径,开展烟叶生产技能培训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提高烟农素质,培育“以烟为主、精于种烟,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烟农队伍。五是要加强检查督促和考核,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措施执行不离标,做到各项工作早安排、早布置、早落实,把严格控制规模、稳定烟叶生产、提高烟叶质量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附件:楚雄州2010年烟叶计划任务分配表
二O一O年一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