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xxgk/2017-0925049 公开目录:文字解读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文件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28日 文  号:
标 题:
解读《楚雄州补短板惠民生专项行动方案》——法律援助和公益法律服务专项行动
成文日期:2018年01月23日

解读《楚雄州补短板惠民生专项行动方案》——法律援助和公益法律服务专项行动

近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印发了《楚雄州2017十大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楚政通〔201724号,以下简称《通知》),为便于社会公众、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更好地理解《通知》中《楚雄州补短板惠民生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的实施法律援助和公益法律服务的内容,切实抓好落实工作,现就此项工作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说明如下:

一、法律援助政策解读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司法行政部门主要依据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云南省法律援助条例》开展法律援助工作。

  (一)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

1.有合理的请求及事实依据;

2.请求事项属于法律援助范围;

3.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承担法律服务费用;

(二)法律援助范围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因劳动关系请求经济补偿、赔偿的;

6.因身体遭受严重损害请求赔偿的;

7.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要求变更或者解除收养、监护关系的;

8.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对方重婚或者配偶与他人同居的受害方要求离婚的;

9.因被刑事立案侦查、提起公诉而请求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的;

10.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事项。

(三)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提供的材料

1.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2.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申请人经济状况证明;

3.与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四)受援人在法律援助的过程中的权利义务

1.了解法律援助活动的进展情况;

2.有事实证明法律援助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时,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机构予以更换;

3.如实陈述案件事实与相关情况,提供有关证明和证据材料,配合法律援助人员开展法律援助;

4.经济状况和案件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告知法律援助机构。

(五)努力实现法律援助应援尽援近年来,全州司法行政系统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法律援助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和《云南省法律援助条例》,认真落实进一步扩大民事和行政法律援助覆盖面以及进一步放宽法律援助审查标准的政策措施,在法律援助条例规定范围的基础上,将劳动合同、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就学就医、土地承包、社会保障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帮助困难群众运用法律援助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城镇居民法律援助放宽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倍执行,农村居民法律援助按上年度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执行,并将70岁以上以及患有重大疾病的老年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等11类弱势群体视为符合经济困难标准;进一步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在全州11个法律援助机构、30名法律援助人员的基础上,依托乡镇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51个、法律援助联系点1088个,实现了法律援助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全覆盖。加强“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建设,群众法律服务更加便捷高效。2016年,全州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518件,受援总人数4026人,基本实现了应援尽援目标。

二、公益法律服务政策解读

公益法律服务是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等法律服务资源,按照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类贫困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公益的法律服务。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公益法律服务工作体系。2015年以来,依托州属6家律师事务所,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成立了集法治宣传、诉讼代理、法律咨询为一体的贫困少数民族、贫困老年人、贫困妇女儿童、贫困青少年、贫困残疾人、贫困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站,在10个县市成立了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室,广泛开展公益法律服务,使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但确有困难的各类群体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律师代理服务。同时,依托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站,建立了司法鉴定公益法律服务和公证公益法律服务楚雄工作站,形成了司法鉴定和公证公益法律服务联动机制,切实保障了贫困群众法律服务需求。2016年,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法治宣传和咨询3000多人次,调解、办理案件600多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二)成立流动公益法律服务团。2014年以来,积极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引导广大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性法律服务,成立组建了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少数民族法律服务团、妇女儿童法律服务团、农民工法律服务团、青少年法律服务团、特殊人群法律服务团、司法鉴定法律服务团、公证法律服务团、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团、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团10个法律服务团,法律服务团坚持每个月深入到一个县市贫困地区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代书等公益法律服务。法律服务团成立以来,先后20余次深入到各县市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三)推进公益法律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广泛动员全州广大律师积极服务精准扶贫工作,进一步聚焦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采取一对一点对点措施,突出解决贫困群众因纠纷致贫、因官司返贫和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依托州属6家律师事务所,成立了6个由24名律师组成的楚雄州律师服务精准扶贫法律宣讲团,结合公益法律服务团开展精准扶贫宣讲工作,扎实推进律师队伍服务精准扶贫、法律服务助力脱贫攻坚。

(四)加快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按照司法部和省司法厅部署要求,2016年,州司法局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对全州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体平台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制定了详细统一的建设范式。以服务网格为基础,整合各类公共法律服务项目,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合理分布、均衡发展,在州、县市、乡镇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村(社区)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提供公益、专业、均等、便民的综合性、一站式法律服务。到2018年,在州级和县市完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平台建设;到2020年,在全州各乡镇基本完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和部分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总体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体系健全、功能齐全,管理科学、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今年,我们考虑在县市各选择条件成熟的2个乡镇中心和2个村(社区)进行试点建设,分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