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xxgk/2017-0925060 公开目录:文字解读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文件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17日 文  号:
标 题:
解读《楚雄州补短板惠民生专项行动方案》——农村公路硬化专项行动
成文日期:2018年01月23日

解读《楚雄州补短板惠民生专项行动方案》——农村公路硬化专项行动

近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印发了《楚雄州2017十大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楚政通〔201724号,以下简称《通知》),为便于社会公众、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更好地理解《通知》中《楚雄州补短板惠民生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的实施农村公路硬化的内容,切实抓好落实工作,现就此项工作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说明如下:

一、相关背景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对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活跃农村经济,加强城乡交流,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总书记要求要通过创新体制、完善政策,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保重点、保基本、补齐交通运输发展短板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省人民政府201464日召开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并出台《云南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云政发〔201429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的通知》(云政办发〔201596号)。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州人民政府出台了《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州农村公路建设的意见》(楚政发〔201417号),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我州农村公路硬化工程建设管理。

一是明确了目标任务。围绕确保2017年全州实现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目标,按一村一路原则,我州在已完成5266公里建制村硬化路的基础上,2017年再实施农村公里建设1411公里。

二是明确了资金来源。1.纳入《国家农村公路通畅工程项目库》的项目,交通运输部将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确定相应的补助资金;未纳入《国家农村公路通畅工程项目库》的项目,交通运输部不予补助,由省、州、县市人民政府落实解决建设资金。2.交通运输部和省财政补助资金分年下达,全部资金需到2020年下达完毕,为确保2017年实现100%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标的实现,采取贷款垫付的方式安排补助资金,贷款贴息资金从省财政补助资金中列支。贷款事项由省交通运输厅与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负责落实。

三是明确了补助政策。1.对纳入《国家农村公路通畅工程项目库》项目,按照交通运输部确定的补助标准60万元/公里全额安排到项目,不足部分由县市人民政府解决。2.对未纳入《国家农村公路通畅工程项目库》的项目,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发〔201596号)要求,省级按每公里平均3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支持,不足资金由州县市人民政府解决。

四是明确了责任主体。1.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本辖区通建制村硬化路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协调财政、税务、国土、林业、水利、环保、电力、通信等部门支持配合,宣传、引导和鼓励沿线乡村、群众积极支持。2.省州交通运输部门是通建制村硬化路建设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通建制村硬化路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县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本辖区内通建制村硬化路的建设管理。

五是明确了基本建设程序。对通建制村通硬化工程的计划、建设标准、设计、招投标、质量安全、廉政管理等进行明确,规范了基本建设程序。

二、主要内容

(一)计划管理

重点对通硬化路项目进行了明确,5年计划2年执行,实行预计划管理,要求当年计划当年完成。通建制村硬化路计划按年度计划、预下达计划管理,项目年度计划一经下达,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按质按量按期完成,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及建设规模,不得降低建设标准。

(二)建设标准

重点要求路基路面宽度4.5米以上,路面类型可采用沥青、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体三种路面类型进行了明确。

1.通建制村硬化路建设标准按照云南省2014年发布的《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地方标准)执行。其中,路基宽度不少于4.5米,路面要求满铺、与路基同宽,并按规定设置错车道。鼓励有条件的县市提高建设标准,配套设施绿化、美化工程。

⒉通建制村硬化路需配套完善排水设施和必要的交通安全防护设施,设置限高、限宽、限载标志标牌。

⒊通建制村硬化路应保证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的调查深度,对路基路面进行综合设计。软基、沉陷、缺口、排水、安保、绿化和招呼站等应作重点调查和兼顾。

⒋通建制村硬化路路面结构类型提倡因地制宜、建养结合、技术经济合理。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沥青、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体三种路面类型。

(三)建设质量管理

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加强建设质量控制,确保工程建设达到设计深度和设计质量。要加强安全督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要坚决遏制建设领域腐败,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规范招投标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确保工程优质、项目廉洁。

(四)资金管理

重点对资金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通建制村硬化路部、省补助建设资金只能用于项目建安费,专款专用,分账核算。除上级补助资金外,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积极筹措配套资金,整合交通、财政、水利、扶贫、农业、林业、国土等部门的相关资金用于通建制村硬化路建设。要通过社会捐赠、捐助、群众投工投劳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