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xxgk/2017-0925095 公开目录:文字解读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文件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30日 文  号:
标 题:
解读《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州城乡公共厕所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
成文日期:

解读《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州城乡公共厕所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

  近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州城乡公共厕所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便于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实施意见》内容,现就《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的背景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城乡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设施和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规划不落实、布局不合理、数量不足、设施不完善、男女厕位比例与实际需求不配比(在旅游景区表现尤其突出)、管理维护水平不高等问题,难以适应城乡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需要。为切实加强城乡公厕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城乡公厕的管理水平,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城乡公共厕所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云政办函〔2016〕7号),楚雄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公厕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要求: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改并重、卫生适用,规范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多渠道增建公厕,整改不达标公厕,通过“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彻底改变我州城乡公厕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和服务管理不到位的现状,逐步建立“以独立式公厕为主、组合式公厕为辅,沿街公共建筑内厕所对外开放”的设置格局,进一步增强城乡公厕的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公共厕所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文明素养的标志。加强城乡公厕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城乡形象的重要窗口。
  二、工作目标
  到2017年,全州新建城市公厕174座,提升改造城市二类以上公厕108座;新建乡镇公厕175座,村庄公厕517座。力争到2020年,全州城市公共厕所达到511座;乡镇公共厕所达到553座,村庄公厕达到 1722座。10县市(县城)建成区公厕达到5座/平方公里以上,其中二类以上公厕达到80%以上;城市(县城)60%的公厕男女厕位比例达到2︰3或以上标准;乡镇建成区400—500米间距设置1座公共厕所,每个行政村设置1座公厕。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管理规范、免费开放的城乡公厕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城乡公厕的档次和管理水平。
  三、重点工作
  根据我州城乡公共厕所的实际情况,在坚持细化创新和问题导向原则,充分体现国办发〔2014〕25号、云政办函〔2016〕7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和创新。
  (一)编制城乡公共厕所建设规划
  各地区在调研评估基础上,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技术规范标准,在2016年底前科学编制城乡公厕建设专项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二)加快城乡公共厕所配套建设
  在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片区规划等地区性综合开发建设和建设大型公共建筑时应当将公厕纳入建设工程配套建设。在大型广场、减灾避险等场所预留应急公厕供水、排污管道接口,做好活动公厕设施储备,遇有大型集会和突发事件时能及时提供公厕服务。在城市次干道、公交车站枢纽、农贸市场和老旧小区建设一批二类公厕;在建设固定式公厕选址比较困难、流动人口密集的地方,设置一批移动式公共厕所,有效解决公厕不足,行人和游人“入厕难”的问题。
  (三)做好城乡公厕改造重建
  在推进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等项目建设时,要摸清城镇公厕布局现状和类别情况,并按照“重建数量不得低于拆除重建数量”的原则规划建设二类以上标准公厕。
  (四)稳步推进农村公厕规划建设
  2016—2017年,各县市要在每个乡镇分别选择1个公厕建设示范村和1个农村卫生户厕示范村,以点带面、整村推进,加快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步伐,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村户厕无害化建设改造,全面推动农村厕所革命。
  (五)加快旅游厕所建设步伐
  认真实施好《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州旅游厕所建设的实施意见》,统筹安排旅游景区、城镇游客聚集公共区、主要乡村旅游点、旅游小镇、旅游交通沿线等旅游厕所建设,按照国家关于旅游厕所建设标准要求,全面完成旅游公厕建设任务,力争旅游厕所达到国家A级标准。
  (六)鼓励开放单位内部厕所
  全面推进公共场所和社会服务单位内部公厕对外开放,积极引导城镇沿街周边、国道省道公路沿线机关、企事业单位、加油站、商业服务区、超市、宾馆饭店等内部厕所向社会开放。
  (七)强化城乡公厕日常管理
  对擅自占用城镇公厕规划用地或者改变其使用性质、公厕管理不善、养护不到位、经费不落实、标准不达标等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力争2016年6月底前实现全州城市(县城)公厕全部免费对外开放。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城乡公厕工作政府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并把城乡公厕规划建设管理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年度目标任务,纳入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二)强化资金保障
  各县市人民政府要对城乡公厕规划建设管理的投入给予倾斜,根据确定的公厕年度建设任务,落实建设资金。积极探索“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等不同建设管理模式。
  (三)完善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城乡公共厕所建设的验收管理制度;二是开展城乡公厕、农村户厕等现状摸底调查;三是积极倡导文明入厕、爱护环境的行为,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或委托专业公司管理等办法。
  (四)加强宣传教育
  充分发挥各类文化宣传媒体的教育作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城市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组织以支持公厕建设为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广大市民关注公厕建设和管理、支持公厕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关于强化督查,严格考核
  州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县市工作推进的指导、帮组和监督检查,州人民政府督查室要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州政府将予以表扬,对因工作不力、未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的县市,州人民政府将按照行政问责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