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引号:115323000151673132-xxgk/2017-0925200 公开目录:文字解读 发布机构: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词:文件 发布日期:2016年01月26日 文  号:
标 题: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鲜词”(一)
成文日期: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鲜词”(一)

  “一极一桥一品两区三基地”战略如何定位?“两极四组团四带两区”如何进行空间布局?“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指的是哪些区域?……今年州“两会”期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6页的报告全文后附加了6页共18条名词解释。为了弄清楚这些“新鲜词”的具体含义,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构建“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区域发展新空间(简称“11236”布局)。“一核”指昆明市与滇中新区;“一圈”指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和红河州北部地区的滇中城市经济圈;“两廊”指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三带”指沿边开放经济带、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六群”包括滇中城市群和滇东北、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等城镇群。
  州发改委副主任王文书介绍说,根据全省“一核一圈两廊三带六群”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滇中城市经济圈是支撑“十三五”全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和龙头。楚雄州作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重要成员之一,主动服务和融入全省发展战略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极一桥一品两区三基地”战略:州委八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集中力量打造“一极一桥一品二区三基地”的发展定位。“一极”即“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一桥”即“连接长江经济带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开放合作的桥梁”;“一品”即“国际化、高端化的文化旅游品牌”;“二区”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三基地”即“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的石化产业、冶金产业和绿色产业基地”。
  一个城市的定位将决定城市的发展。王文书介绍说,当前,我们就是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培强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升楚雄在滇中城市经济圈的综合实力,增强竞争优势,将楚雄州建设成为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充分发挥我州在国家和省推进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昆瑞对外开放经济带建设中,内引长江经济带、外联南亚东南亚开放合作的桥梁作用,加强与攀西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等内陆地区的合作,积极争取在楚雄设立检验检疫机构和保税区,实现通关便利化。加快发展进出口加工贸易,把楚雄州建设成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上重要的进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依托彝族文化和古生物、古人类、历史文化资源,做好“一个人一条龙四座山四个古镇”(“一个人”:元谋人。“一条龙”:禄丰恐龙。“四座山”:狮山、方山、紫溪山、哀牢山。“四个镇”:彝人古镇、石羊古镇、光禄古镇、黑井古镇)等文章,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优势,推广旅游线路,加大旅游项目、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力度,把楚雄建成旅游产品丰富多样,民族文化特色浓郁,旅游要素配套完善,环楚精品旅游线路知名度提升,旅游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新兴旅游目的地;抓住国家实施乌蒙山片区和滇西边境片区集中连片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重大机遇,加大民族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力度,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和睦的良好局面,促进彝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把楚雄州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深入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和“绿水青山、节能减排、防灾减灾”计划,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坚持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加强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空间、生态社会的治理和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打造“滇中绿洲”,把楚雄州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和支持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重大机遇,突出特色资源、特色产业和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楚雄州建设成为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冶金产业基地、绿色产业基地。
  “两极四组团四带两区”空间布局:《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构建“两极四组团四带两区”的空间布局。“两极”:楚中增长极和楚东增长极;“四组团”:楚中城市群组团,禄武城镇组团,永元城镇组团,两姚城镇组团;“四带”:昆楚经济带,禄武经济带,永武经济带,永双经济带;“两区”:金沙江和红河流域特色高效农业片区。
  王文书介绍说,云南省2014年9月发布实施的《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年)》把楚雄州定位为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并明确提出以楚雄市为中心构建滇中城市群西部区域中心城市。按照区域增长极发展模式,楚雄州要建成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需要集中力量打造以楚雄城市为核心的楚中增长极和以禄丰县城及土官、勤丰为核心的楚东增长极来支撑全州跨越式发展。
  推进四个组团的融合发展,就要求我们站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一盘棋”的高度,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为着力点,以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各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推进楚中城市群、禄武城镇、永元城镇、两姚城镇4个区域组团发展,力争区域内规划同编、交通同网、信息共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金融同城、科教同兴、资源同用、环境同治,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特色突出、协调发展新格局,逐步推动区域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迈进,最终促成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加快四条经济带的建设,就是要围绕推动形成四个城镇组团间互连互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依托交通干线通道,构筑以昆楚经济带为主轴,以永双、永武、禄武三条经济带为支撑,形成点状组团、带状布局、轴线延伸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两区”建设就是要围绕深入实施国家批准的乌蒙山和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充分发挥楚雄金沙江和元江流域低热河谷地区的气候、特色生物资源优势,把“两江流域”综合开发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以综合开发进程带动脱贫攻坚进程。在继续实施已批准的金沙江(环百草岭)和绿汁江2个综合开发规划的基础上,加快编制“两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重点布局附加值较高的鲜食葡萄、芒果、小枣、龙眼、石榴、火龙果、油橄榄、辣木、树莓等特色林果以及蔬菜产业,把“两江流域”建设成为云南省特色高效农产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