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规合一”怎样理解?“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如何打造?今年“两会”期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6页的报告全文后附加了6页共18条名词解释。为了弄清楚这些“新鲜词”的具体含义,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
四规合一:通过改革规划体制机制,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城乡规划的基础综合作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模控制作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约束作用,形成每个县市“一个规划、一张蓝图”,构建衔接一致的空间管控体系,建立健全一套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实现城乡空间统筹安排,确保重点产业布局和重大建设项目在空间管控平台上得到落实。
州住建局副局长余志宏介绍说,2015年6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科学开展“四规合一”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省16个州市和滇中产业新区各选择1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禄丰县、武定县被列为省级试点县。2015年11月,州政府印发《关于科学开展“四规合一”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禄丰县、武定县“四规合一”试点工作。现阶段,两县试点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科学有序开展,计划在今年形成示范性强、科学性高的规划成果,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进而在全州推广。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铺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余志宏说,楚雄市和南华县作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进行先行先试,目前正在与西交集团对接洽谈具体的合作模式。楚雄市委托省市政工程设计院进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可研报告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楚雄市综合管廊工程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可研,楚雄市一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全长18.11公里,总投资104578.25万元;南华县委托省设计院集团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5.29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153244万元。
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据了解,当前,楚雄市已投入146万元在市城管局建设城市管理监控室和呼叫指挥室“二位一体”监控中心,将平安城市“天网工程”视频监控信号接入监控中心,实现城区主要街道数字化视频监控全覆盖。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使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也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根据我州实际,目前,楚雄市、南华县、武定县、元谋县、牟定县作为海绵城市的试点,正在与省城乡建设投资公司对接洽谈具体的合作模式。楚雄市已完成《楚雄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根据可研,楚雄市近期(到2020年)建设内容有:雨水源头控制工程、水生态和水源涵养工程、排水和再生水回用工程、雨洪蓄滞工程、能力建设工程;南华、武定、元谋、牟定四县正开展可研报告编制,已完成基础资料收集。